明清之际,在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天主教传播较为广泛。明朝万历年问传教士来华最早建造教堂的四个城市中就有南京。至明朝末年,传教士在江南所建教堂数目位于全国前列。清顺治朝开始,传教士逐渐把传教重心转移至京城,拥有一技之长的传教士多集中于北京,但江南仍是除北京外传教士主要的传教区域之一。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容教敕令”颁布后,江南教堂数量迅速增加。雍正、乾隆中国禁教时期,大批传教士被驱除出境,而江南因河道众多,便于隐匿,仍有不少中西传教士在此进行传教活动。
由于江南在中国传教史上地位重要,故本书以这一地区作为研究的主要范围,对天主教在该区域的传播分时段做一详细考察。因评价传教成效的主要指标就是教堂的多少和信众的多寡,因此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平民信徒和女性信徒这两个互有交叉却又不相统属的奉教群体,以求更全面地了解明清时期天主教在华传播及影响。
本书由导言、正文(分为五章)、结语和附录四个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概述了选题的切入点、前人研究状况、创新之处等。
第一章论述了明末天主教在江南的传播情形。被誉为近代来华传教先驱的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神父,采取适应中国情形的传教策略,为其后来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朝末年天主教在华拥有的教堂,已分布于今北京、山西、陕西等省份,江南地区更是成为传教士在华的主要传教区域。
第二章探讨了顺治、康熙时期江南天主教的发展状况。在顺治朝,皇帝对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神父的恩宠,客观上为天主教在华传播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江南地区的教堂和教徒数目均有所增加。在康熙朝,皇帝对待天主教的态度有一个从严到宽、再从宽到严的过程。康熙帝态度的变化,对天主教在华传播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康熙晚年下令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播,为雍正、乾隆朝全面禁教之肇始。
第三章论述了雍正、乾隆禁教时期江南天主教的发展情况。雍正即位以后,下令将京城之外的传教士一律驱往澳门,各地教堂或拆毁或改作他用,江南教堂也难逃此运。乾隆即位后,承袭雍正帝的禁教措施,各地相继发生教案。江南传教区在两次教案的打击下,元气大伤。但在乾隆朝的禁教政策之下,仍有不少传教士在江南偷偷传教。
第四章就平民信教做了探讨。当时构成信教主体的是广大平民百姓,本章对平民信教的原因、传教士传教的方式等做了详细分析,同时对当时仇教者指责的“传教士以金钱收买小民”一说进行了辨析。最后选取为学界研究所忽视的江南传道员何世贞作了个案研究。
第五章论及女性信徒。以“招万民为徒”作为目标的传教士发现,向中国妇女传教困难较多,但当时还是有不少妇女信奉天主教,甚至还出现了发誓终身不嫁,一心侍奉天主的童贞女。在江南,更有天主教三大“女柱石”,为传教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本章对这些情况做了较详尽的分析。
本研究认为,任何一种外来宗教的存在,必须以不危及统治者的利益为前提,以适应本土文化为策略。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采取了适应中国情形的传教方法,获得了较大成功。但罗马教廷下令禁止中国信徒“祭祖”、“敬孔”,割裂了中国人对先祖、对孔子的尊敬之情,背离了中国传统思想,导致天主教在华被禁。当时,士绅阶层真正领洗人教的人数并不多,构成信教主体的是广大平民百姓,女性信徒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从这些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人手,无疑对研究明清之际天主教的在华传播情形及影响有一定帮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