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主要精神就是大乘佛教。大乘以深入世间、自利利他为本,自利利他以六度为本,六度以般若为本。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纲要,一切大小乘教义皆从此出。《大智度论》云:“般若波罗蜜为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即是般若波罗蜜。”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其中就有二十二年谈般若。当《大般若经》传人中土以后,玄奘大师在唐高宗显庆年间奉旨翻译此经时,曾感“桃开六度”(桃花一年开六次),足证此经之殊胜。
后世学佛者多,而悟道者少,就是因为不能深入般若,有的望而生怖,有的无知妄谈,虽尽知种种教义,尽学种种法门,但都是寻枝摘叶,舍本求末。因为一切大小乘经义,三藏十二部典籍,最终都要归于般若性海,故不领悟般若即不得解脱成佛。《大般若经》以扫相、破执、显中道第一义谛为纲要,共有六百卷、四处、十六会、二百六十五品。
《金刚经》是佛在第二处给孤独园的般若会中第九会所说。全经五千余字,不但文字简洁,而且义理深邃。它综括了《大般若经》的纲要和佛之言教的全部精微实谛,专谈见道与究竟道的无分别智的无相境界,从头至尾都是在扫除妄执。众生之所以在生死中流转,根本原因就是受了妄见的驱使。要想解决生死大事,必须破除自性妄见。虽说一切佛法都能破除妄见,但唯有《金刚经》说得最直捷了当,有如金刚宝剑,若依此而行,当下即可断除。纵观全文,句句都在说理说修,每一句都能贯通全经,语语都能入门悟道,是人生最高的大智慧,是世、出世间最胜妙的法宝,是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闻道之宗、众生明心见性之机括。经文所诠,虽是佛家修学的理论,但也实属世人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和修身正己的为人之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