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读宝宝心:写给年轻父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735483
  • 作      者:
    李建茹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内容介绍
  0~6岁属于婴幼儿期。宝宝诞生后度过的最初时光,是生命中最娇嫩、最脆弱、最需得到全方位的照顾与呵护的阶段。养育涉及到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后者尤为重要。
  儿童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包括4个方面: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情感与交往能力的发展、道德品行的发展。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方面,都应予以密切的关注,不妨常常问自己3个问题:我希望孩子做到什么?我能为孩子做些什么?在养育过程尽可能避免什么?
  《解读宝宝心:写给年轻父母》作者正是从研究婴幼儿的心理出发,把多年来为父母咨询的內容集中整理成册。作者将其专业方面深厚的积淀转为深入浅出的解答,以年龄顺序做章节,在书中每一个章节中先描述出婴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而后针对父母最关心、最常见、最头痛的问题,一一给出了科学性的、有效性的、易操作性的和生动通俗的解答。作者在每一个问答前精心设计的小题目富有童心,与实际内容呼应,相映成趣。
  此书适合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幼儿教师以及关心儿童心理成长的读者浏览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和宝宝不完整的“对话”中。父母于浑然不知中已经开始影响宝宝 言语能力的发展了。如果父母认为孩子还不能使用言语。就不去主动和他 们“交谈”的话。宝宝就不具备一个良好的言语环境。语音刺激不够充足 。不能引起宝宝的反应。其应答性的反馈就会大大减少。如果父母的心目 中有一个假设一宝宝是交谈的对象。是一个值得关注和询问的人。是一个 需要我们耐心面对的人。父母就会主动地说话。并在虚拟“对答”中适当 地停顿片刻。给宝宝留出反应的时问。父母的行为意味着要和宝宝在言语 层面上建立起新的联系方式。开辟一条情感表达的途径或者说培养一种对 话的习惯。来替代宝宝那些原始的非言语方式的表达。比如发脾气、摔打 玩具、哭闹不休、执拗不从等情绪化或简单行为。父母应使用缓慢的语速 。简短的词句。清晰的语调。加上多次重复和解释。是对1岁宝宝进行言语 发展训练的基本方法。 从乳儿到婴儿阶段。依恋仍然是宝宝情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依 恋是指宝宝和抚养者之间形成的亲密而持久的情感纽带。这种双向关系相 互影响并彼此接近。周岁前主要体现在母婴之间。2、3岁后父亲也将加入 进来。这种具有血缘的亲密关系被称为亲子关系。当熟悉的人出现在4、5 个月的宝宝面前时。他(她)会立即显示出天真、快活的样子。脸上和肢体 动作都会做出渴望亲近的表示。这是乳儿对人有所指向的最初反应。但其 对于具体的依恋对象尚无从选择。 依恋是对于婴儿来说。真正具有意义是在6个月至2岁。他们要经过一 个特殊的情感过程。心理学称为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依恋情感是儿奄早 期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核心部分。在这个阶段中。宝宝的心理任务是与外 界建立基本的信任感。而心理问题的发生往往与重要的客体丧失有关。1岁 左右的宝宝已经能区分出谁是最亲近的人。对母亲的依恋格外明显。这种 依恋安全感通常指向具体的抚养者。宝宝依恋安全感的形成。有赖于同抚 养者之间关系的性质和稳固的程度。这是宝宝最初的社会关系。依恋情感 的满足使宝宝体验到安全感。他们会表现得安静、快活。对外部世界饶有 兴趣并跃跃欲试。反之则表现得焦躁不宁、孤僻发蔫、断断续续地哭闹。 用哄劝等刻意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暂时有效。但很快宝宝又沉浸在自己内心 不安的情绪体验之中。与依恋相关的另一个方面是分离。哪怕是短暂的分 离体验也会让宝宝情绪反应强烈(焦虑感所致)。 短暂分离时宝宝哭闹不停。这种场面往往令父母难以招架。无所适丛 。分离时的哭声是宝宝自然的情绪反应。哭声是其呼唤母亲归来的信号。 如果母亲能很快地重现在面前。宝宝重又处于安全和舒适的感觉中。哭应 该被视为积极的情绪反应。但如果孩子的信号得不到“呼应”(妈妈没有马 上出现)。焦急不宁的孩子就会越来越少地使用积极的“召唤式”。而是选 择“阵发式”情绪反应。他们可能闹一会儿、停一会儿。一边观望、沉默 、静静地等待。一边显现出委屈、可怜无助的样子。一些适应性、灵活性 强的孩子在其他人的照看下。会将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环境中的事物上。于 是便自行缓解了焦虑;而那些适应相对慢一些的孩子。他们的感觉和注意 力仍然“滞留”在分离体验中。执着地专注于与妈妈“不见不散”。不易 接受其他人的哄逗。不能转移注意力。焦虑体验显得强烈而持久一些。当 宝宝重新见到妈妈时。一直被压抑的情绪就会猛烈地爆发出来。“一发不 可收拾”。此时妈妈不要急于哄劝宝宝止住哭声。以自然停止为好。哭是 一个发泄的过程。有助于宝宝心情的恢复。 家长关注孩子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和心理需求。而懵 懵懂懂的孩子是我们爱抚、养育的“受体”。其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家 长有着怎样的育儿心态。和孩子之问发生了什么?父母和孩子之间是怎样一 种关系?家庭中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借助什么力量进行互动的?每个家庭 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肯定是不尽相同的。 1岁宝宝主要发展的是独立活动能力。当宝宝开始自由地行走。手中可 以准确地玩弄和操纵物体。能够进行简单的言语进行交际。并初步理解周 围事物时。父母们就会发现小家伙的嘴里时常会冒出“不”。或者用摇头 、违拗来表示他(她)不愿意。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们的第一感觉是原来乖 巧、温顺的宝宝不那么听话了。他(她)开始“违抗”父母的意志。对不对 都想尝试。想随心所欲。想当然地“我的事情我做主”。尽管在父母的哄 骗或厉声阻止下。宝宝还会顺从和妥协。但自我意识的发展让家长日渐感 到小家伙越来越不容易“对付”了。这就是我们说的婴儿的独立性。婴儿 早期萌发的独立性和依恋性是共存的。只是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方面 分别有所表现而已。纵观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在维持依恋 和选择独立两者之间的不间断地进退探索。在不同时期维持着相对平衡状 态。寻找着一种适合发展的可能性。 宝宝们在独立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反抗举动是很常见的。他(她) 们究竟“反抗”的是什么?是不是像父母们通常所理解的“长大了就不听话 了”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小脾气。可能一会得出不一样的看法。 尚未摆脱}昆沌的婴儿的违拗行为不完全是指向抚养人。只因为父母是宝宝 最亲近的人。关系亲密者难免“首当其冲”。成为宝宝情绪的第一发泄对 象。其实。宝宝在说“不”的时候。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源于其与本人内心 意愿之间的冲突。一个人成长中存在着很多内部冲突。解决的“突破口” 经常会以选择反抗其他人的方式呈现出来。 P26-28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O至1岁
娇小的生命,神奇的成长过程
“认生”——我不要见到新面孔
睡姿会造成我偏头吗
我可以不睡在妈妈的臂弯里
“爱挣”不是较劲是运动
坐起来,看我的双手“解放”了
宝宝在用吭叽招呼你
看!我能站起来了
锻炼,谁来助我一臂之力
挥舞手臂的快乐天使
爬,你看我怎样移动身体
他全然不懂什么是“小雀雀”
细心解析“夜哭郎”
宝宝“粘人”不是错
脾气告诉我们什么
“踢踏”——我在自娱自乐
洗澡让我好紧张
周岁内,教育宝宝做什么

第二章 1岁
我周岁了,尽管对周围的一切还似懂非懂
让宝宝“粘”却不失可爱
闹脾气——我要“独立”
换个角度看“拧”宝宝
“似哭不哭”的意义
莫为宅宝闹而伤脑筋
病后娇气太难缠
理解孩子耍脾缷
出去玩,我要看看外而的世界
不是缺点是特点
管教“爱出于”的孩子
宝宝睡前为何“无理取闹”
我会走,不要妈妈拉着手
宝宝开门“叫”,爸爸开口笑
从嘴急说欲望和规矩
打着玩就能打吗
这里真新鲜,让我很好奇
学与不学不一样 “畏惧不前”不是我的锗
帮助害羞的女儿“脱敏”
扯绝洗头,宝宝害怕什么
“演练’’吃饭有乐趣
宝宝的优势在忭格
依恋是为了获得安全感
我的玩具不给你
放开点,约束太紧飞不高
游戏不是这样的
“冷处理”对待小淘气
宝宝吮指“意味深长”

第三章 2岁
行走在天生秉性和初识规矩之间,儿女正当可教时
羞涩宝宝称呼难
我不认识新衣服
莫名的优越感弊大于利
“接过”女儿的烦恼
爸爸,我和你不认生
与女儿亲密有度
谁也不能和我“分享”妈妈的爱
你永远搞不懂我和谁最亲
“离去”不是“失去”
病后入园难,教你一点小技巧
规矩内化就是好习惯
另眼看待宝宝的淘气
体验人生第一次“离家”
不舍妈妈的“替代物”
手紧未必是自私
“暗夺”胜于“明抢”
“代人受过”也委屈
“不”后面的意义
……
第四章 3岁
伙伴、群体,我的世界变大了
第五章 4岁
世间真奇妙,有数不清的“为什么”,谁来告诉我
第六章 5岁
在人际关系中,谁是我的第一道“曙光”
第七章 6岁
成长中的我有时不乖,爸爸妈妈能接受我的变化吗
附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父母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重大任务》(节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