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人要学会面对现实。当你无力改变的时候,就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一位妇女身患绝症,当其丈夫在拿到化验通知单急急忙忙往家赶的路上,遭遇交通事故而去世。这位妇女因此得到了一笔并不丰厚的抚恤金。她没有用这笔钱治病,而是决定留下来给儿子。她希望在她死后儿子的生活能有所依靠。但她没有想到,儿子不能承受失去亲人之后的痛苦,他不愿面对父亲死亡的事实。终日里神情恍惚。经常旷课。当母亲察觉到时,她才明白,自己走后,儿子的情绪可能会更加糟糕,这是金钱所无法弥补的。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儿子如何去面对人生的不幸,如何幸福地生活下去。
于是,她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积极治疗自己的疾病。虽然她知道这只是在拖延生命,但她希望通过这个过程让儿子学会面对死亡。她和儿子谈她的病情,以及治疗的效果。她的儿子先是逃避,但慢慢地。他领悟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他对死亡渐渐地不再那么胆怯,逐渐地去接受。
不久之后。这位妇女去世了。在临死前,她将儿子小时候穿的衣服拿了出来。她的儿子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他说:“妈妈,我的生命是你给的,我会好好地去珍惜它的。”他的妈妈幸福地笑了,欣慰得如同曾经生下儿子时一样。后来。他的妈妈安然地走了,他一个人坚强地生活在这个世上。他懂得了坦然地面对一切。
珍惜“下一次”有位得高望重的老教授,不但著作等身,而且天性乐观。妻子在“文革”中不堪折磨而自尽,一个儿子也被打成残疾,以致他到了老年,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顾儿子,但他被公认是那所大学里最有趣、最会开导学生的老头。
有一群学生毕业时,他为大家讲了一堂课。在课堂上。当讲到如何面对生活时,他深情地对那群学生说:“你们从小到大读了也不下十年书了,很想找到对自己人生来说有帮助的内容,来使自己生活幸福。但我认为这所有的内容,却只有几个字。”在学生们期待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如果,下一次”。
教授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倒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专业”……获得幸福的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为“下一次”,“下一次我有机会一定去进修”,“下一次我不会错过我爱的人”……“造成自己心理障碍的。影响一个人的幸福观念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或丰裕,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心境的改变。如果把心灵浸泡在后悔和遗憾的水中,痛苦就必然占据你的整个心灵。”……留意人生的每个站点儿子事业有成,但其对金钱的追求已到了近乎于痴迷的程度,很少去花时间顾及家人和别的事情。一天,父亲给一向标榜自己心算能力超强的儿子出了一道题:“一辆载着457名旅客的列车驶进车站,这时先下去38人,又上去了103人。”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儿子的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在再下一站下去91人,又上去67人。”“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了10个人,又上去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人,上去9个人。”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您是想马上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副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列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儿子一下子懵懂了。父亲的语气变得严肃而沉重:“人的一生就像开出的一趟列车,不要只想到金钱上的得与失,而要知道你的一生中每一阶段和其他方面的得与失!”人生不是减法“那一年我18岁,刚到城里在一家饭店打工。一天晚上,被老板给欺负了,事后,他给了我1000块钱。我想,反正事情也发生了,就把钱收了,后来,每次他都给我钱。”“你没有想过要告他吗?”“告有什么用?再告我也不是黄花闺女了,况且要是告了,不仅名声坏了,而且连一分钱也拿不到。”“后来呢?”“后来我离开那个饭店到别处去打工。就有别的男人找我,我想,跟一个人和跟两个人没什么区别,也就做了。”“再后来呢?”“再后来,我就主动去拉客了,反正我已经是这种人了,主动一点挣的钱多。”“当时那个老板欺负了你以后,你想到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吗?”“当时我就想自认倒霉算了。怎么会想到今天?”这是一名记者采访一名三陪女的笔录。
当然这个三陪女也想不到会有今天。她想的只是一次减法。没想到这却是一道连减题。她也似乎一直在按照一个奇怪的逻辑去做事:不论到了多么糟糕的情境里。她都能很快地让自己的心理状态向这种情境妥协,然后让自己心安理得地习惯下去。她的逻辑在做一种人生的减法,如果生命都是10分。别人给她减去了一分,她就赶快让自己去等于9分。而不想着怎么把这一分补回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