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088768
  • 作      者:
    陶德麟, 何萍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分《导言》、《总论》、《思想历程》、《反思与探索》、《简短的结语》五个部分。《导言》是全书提纲挈领的概述。《总论》编明确地提出了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着重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意义、内涵和前提性问题,以详实的材料和严密的分析集中批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可能”和“不必要”的观点,论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进程》编按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到现在的时间顺序,详细分析了一系列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中艰辛探索和开拓创造的足迹,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继续和发展。《反思与探索》编在前编历史回溯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方向和方法问题,强调必须以中国现代化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特别要重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简短的结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作为全书的结论。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反思》分《导言》、《总论》、《思想历程》、《反思与探索》、《简短的结语》五个部分。《总论》编明确地提出了本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观点,着重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意义、内涵和前提性问题,以详实的材料和严密的分析集中批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可能”和“不必要”的观点,论证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征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历程》编按照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到现在的时间顺序,详细分析了一系列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程中艰辛探索和开拓创造的足迹,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化过程中的继续和发展。《反思与探索》编在前编历史回溯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方向和方法问题,强调必须以中国现代化问题为中心,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前特别要重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寻找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简短的结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作为全书的结论。
展开
目录
导言
总论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
  1.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成功与否的标准
 2.总结经验的历史主义原则
 3.研究的视角和视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问题
思想历程编
1919:李大钊的思想足迹
1.“新纪元来!”
2.“问题”与“主义”
3.《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4.唯物史观与中国前途
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
1.关于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解读
2.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及其特点
瞿秋自: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人
 1.瞿秋白所理解的辩证唯物主义
2.对辩证唯物主义俄国特色的阐释
3.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论题
 4.对中国革命问题的思考
5.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造性阐释
1.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论”
2.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考察目前中国的出路”
3.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认识史的综合”
1920:毛泽东的思想足迹
1.从五四运动中走来的毛泽东
2.在不同思潮问的思考与徘徊
3.走向马克思主义
 4.湖南自治运动的曲折与思考
5.蔡和森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6.毛泽东对1920年思想转变的总结
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本体论意蕴和主要特征
1.泡尔生的《伦理学原理》和毛泽东的批注
2.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本体论意蕴
3.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特征
4.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在社会历史观中的运用
5.毛泽东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意义
……
反思与探索编
简短的结语
附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