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听大师讲庄子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25356
  • 作      者:
    马志明,吴建雄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编辑推荐
    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的代表作《庄子》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他提出的万物一体的思想,是对世界认识的一个进步。《听大师讲庄子》集合了国学巨擘——鲁迅、胡适、闻一多、章太炎等人的思想,并用他们如椽之笔释谈中国人的“心灵圣经”——《庄子》。具体内容主要有:孤独是智者的福、进化是世间生命的响亮旋律、在动摇的关头找盲点、瓶颈恰恰是转机、“倒退”才是真进步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这个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心灵上的解压和自救,于是两千多年前的庄子走进我们的心灵,用他的逍遥哲学来清洗我们的心灵,来医治我们的心灵。鲁迅、胡适、闻一多、章太炎、李泽厚、冯友兰、林语堂、陈鼓应、南怀瑾、张中行、钱钟书,11位国学大师一一登台。这些国学大师们都对庄子智慧有独特而深入的体悟,都可谓是庄子的“隔世知音”。有了他们的解读,庄子不再寂寞;有了他们的解读,庄子终于穿越千年时光,给现代人以心灵上的抚慰。
展开
精彩书摘
    孤独是智者的福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秋水》如果把世界上最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集中到一起,给他们出一个共同的命题,恐怕最能令这些人感兴趣的就是“孤独”了,因为孤独乃是一切思想家的宿命。德国哲学家尼采就曾经说:“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迫使我孤独。”海德格尔也说:“运思的人越稀少,写诗的人越寂寞。”哲学家、思想家、诗人,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和稀有的人群,正是稀有,他们愈加孤独,这是他们共同的宿命。庄子是孤独的,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和诗人。庄子在向尘世寻找人生价值受挫之后,就开始把目光收回到自身,向自己的内心探求自由和逍遥之道,通过“坐忘”而达“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都说庄子是出世的,其实他并非真的出世,而是以出世的态度来入世,真正出世之人的心是死的。庄子以自己为文本,铺展开浪漫人生,以本真抗拒异化,在超越现世界的同时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心世界。庄子处在天人之间,扮演的是一个类似于先知的角色,引导人类领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自然之道以及“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但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动荡非常的历史时期,又有多少人能追随庄子呢?退一步说,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庄子呢?庄子虽然是孤独的,但他并不害怕这种孤独,反在这份孤独中领略到生命的莫大愉悦。在庄子看来,孤独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虚无,遭遇虚无,感受孤独,透过它就能看到生命的本真存在。庄子用自身的经历和体验表明,孤独可以穿透各种虚妄的硬壳,带来“真”的启示:在一片茫茫之地,你越发地看清自我,从孤独深处活出本真的“自我”。正如鲁迅在《墓碑文》里所说:“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鲁迅也是孤独的。虽然鲁迅成为受人敬仰的文化界的领袖、思想界的旗手,虽然鲁迅在当代中国的地位是其他人都难以企及的,虽然现在有数不清的人在研究着鲁迅,虽然他已被誉为“民族魂”,但鲁迅终究是孤独的。鲁迅的孤独感与他的身世有关。在童年时期,他经历了家道败落后的世态炎凉,经历了父亲的早逝;在青年时期,他外出求学,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东渡日本后更有了一种异乡人的漂泊感和弱国国民的自卑感;成年之后,他用自己辛辣的笔抨击各种丑恶现象,为此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朋友都误会他。鲁迅曾用过一个词——“铁屋”,借以比喻当时那个死气沉沉的社会,而那些麻木的国人就是铁屋中的沉睡者。从很大程度上来说,“铁屋”这个词也暗示着他内心的孤独和封闭。活在那样一个沉闷的年代,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者说的话根本就没有人听,这种孤独感是可以想见的。没有多少人理解他,其中也包括他的亲戚朋友。他是铁屋中少数几个醒者之一,正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而这种独醒又会带来怎样的孤独与焦虑!他说:“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反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人生,而人生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在其笔下,鲁迅呈现给我们的往往是荒原,是“非人间”。但是,即使这人世让他失望透顶,他仍不愿离去、不愿归隐、不愿弃之不理。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个历来的传统,他们在仕途失意或者看透了人间世态的丑恶之后,每每会选择归隐,让自己的身心纵情于山水之间。然而鲁迅却是个例外,他虽然在内心里对当时的那个世界失望透顶,却一直都是一个积极的入世者。可以说,孤独对于鲁迅来说,是一种生存状态。在自己的小说中,鲁迅塑造了一系列孤独者的形象,比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故乡》中的“我”……形形色色的狂人、孤独者、过客……这些人物的魅力都来自于其内心深刻的孤独感。诗人、哲学家、思想家们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总是超前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庄子是这样,鲁迅也是这样。(P7-9)
展开
目录
大哉庄子(代序)——胡星斗
掐捏“人间世”的七寸——鲁迅解《庄子》
“人学家”的本性生活
孤独是智者的福
身在现世,怎么离去?
出世必为天良,入世便为人心
阿Q精神胜利法的脆败
飞得更高,迎着狂风舞蹈——胡适解《庄子》
进化是世间生命的响亮旋律
从是非中挣脱出来
不能停止生命翅膀的拍打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林语堂解《庄子》
在动摇的关头找盲点
或变脸,或当乐天派
取法自然,克服人生的悲怆
不妨像动物那样得快乐
清静无为,达至“无用之用”——冯友兰解《庄子》
减除私欲,则至福常留
瓶颈恰恰是转机
“倒退”才是真进步
抹平心中的坎坷
齐物是最好的因果——章太炎解《庄子》
众生平等,时时要有慈爱之心
消解虚名的妄讹,方能接近真相
惆怅中再生感知的心——闻一多解《庄子》
对人类原生态的诗意畅想
破除鬼神迷信的皮相之见
对失意者贴心抚慰
洞达世情而不染一世——钱钟书解《庄子》
人生虽不快乐,但不悲观
那么好的钟点,猪哪里晓得
健全人格,不迷失于物性——李泽厚解《庄子》
反“异化”,反不良的改造
生活是场挣扎
人格升华,与大道合一
超然入世,千秋归于一梦
潜心感悟,瞬间即永恒
善待生活,处处用心
独立不可拔,冲破命运的樊笼——南怀瑾解《庄子》
鼠目寸光照不彻自由的宽阔
从宇宙的“空”中获得“满”
保持头脑像刚出炉的刀
先求自渡,然后渡他
葆赤子之心,以身作则
用精神管理身体,祛贪欲
推己及人,做自己的“王”
揭开画皮,避纷乱以自处——陈鼓应解《庄子》
诡辩是无意义的杂音
信息爆炸年代忌患“知识厌食症”
勿强行妄为硬碰硬
“圣人”该死,“仁义”当废
信仰母亲,投向自然的怀抱
随心顺性,无愧而达观——张中行解《庄子》
灵魂出窍,冷眼旁观识真知
死亡不是最可畏惧的
坐忘得失谐我心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