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语新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692046
  • 作      者:
    马千里著
  • 出 版 社 :
    重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马千里,企业策划专家,以提升企业发展力为策划目标的“企业发展策划”的开创者,专攻经济策划和企业策划研究及企业策划实战服务。陆续在《中国商人》、《商界》、《智囊》和《中国经营报》、《经理日报》、《华夏酒报》等报刊发表策划论文数百篇。在多家报刊和网站开有财经时评专栏。主要论述有:《企业生化论》、《整体产品论》、《品牌半径说》、《中小企业诊断》、《论总董事会制》、《国企九问》、《城市CI研究》等。逐渐形成了“企业发展策划”的独特策划理论,成为“企业发展策划” 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其“品牌半径”、“成本错觉” 等策划概念已经被业界广泛认可和引用。
展开
内容介绍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在一定思想指导下精心编辑的一部成体系的论著。本书作者对《论语》一书作了重新理解,讨论了《论语》全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各篇论述的中心论点等。本书也可以当做《论语》的文意诠释,文字简易通俗,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论语》是本口语化很浓的书,文字表述应该很通俗浅易。但毕竟时代久远,加之对于成书时代背景的疏远和《论语》所记载言论起由的缺漏,读起来确实难免有晦涩之感。《论语新裁》之“新”不在于释义之新,而在于对《论语》一书的重新理解,作者使用简易通俗的文字讨论了《论语》全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各篇论述的中心论点等。作者还理顺篇章其中脉络,使《论语》成为完整的系统论述之书,更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新裁缘起
    在今天读来,《论语》仍然是本口语味道很浓的书,文字表述通俗浅易,因为它本来就是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语录”。但毕竟时代久远,加之大多读者对于成书的时代背景和书中所记载言论的起由缺乏了解,读起来难免有晦涩之感。历代批注、释译《论语》的著作很多,但大多只侧重字句疏通,让读者还是难以把握其真谛,尤其许多章节历来解释不一,更增加了读者理解的难度。故而,大多数普通读者常有“看似明白其实还很糊涂”的困惑。
    早在我写作《论语的管理智慧》(2005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时候,就多有朋友提及同样的感觉,希望我写一本能够让普通读者真正读得懂《论语》的书。其实,我写《论语的管理智慧》的过程也是重温经典、系统学习的过程,有此念头,便更加注意字面背后的意义,这本专门研究《论语》的书也就渐渐成竹在胸,《论语的管理智慧》封笔,便开始了《论语新裁》的初稿。
    《论语新裁》之“新”并不全在于释义之新,而更在于对《论语》一书的重新理解。历代学者多论《论语》为散录先贤言论,并无严格的编纂体例,集章为篇,只是“大致归类”,每篇并无明确的中心思想,各章之间也不存在前后文的联系。而在撰写《论语的管理智慧》的时候,由于提炼文意的需要,对篇章之间的脉络多有留意,依稀发现不仅每个章句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甚至每篇还可以看做独立的论文,各篇之间也存在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之清晰令人惊叹。我想,以前我读《论语》之所以不能够完全懂得原意,多是因为心存其断裂,从而难以完整把握,致使读来如散沙、如乱麻,了无头绪,不过领略一些断章之意罢了。私下认为,如果能够理顺其中脉络,必恢复《论语》整篇论文的本来面貌,而非零散的语录了,这样对于理解将大有裨益。尤其把一些理解上历来就存在歧义的章句放在全篇的结构中去看,其含义也只能是唯一的了,这也是本书要重点论述的一个方面。
    至此方才想起先贤们曾有的“《论语》一书乃有意编排”一说并非妄谈,可惜的是没有人进行深入的论述,这些说法至今不被广泛认可;朱熹推崇《论语》首篇《学而》的第一章,称其“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也仅仅看到开头的一些玄机,并未发现全篇的奧妙;近人南怀瑾主张此说,但语焉未详。
    我看《论语》全书之大要尽在末篇《尧曰》三章,可谓“治国之道、从政之本、修为之旨”。然而历来大儒多视其为“逸篇”,至多论其为全书的总结,不以纲领称也。而我认为读《论语》应从末篇始,始得《论语》之精妙。而前后参考互见,则得《论语》大旨。本书将逐章逐篇分析,以系统、完整的观点再次诠释《论语》,以弥补先贤有所见而未详言之憾。
    心里有了这层意思,再读《论语》,颇觉其文意流畅,结构完整,竞如一块圆润的温玉了。今借此书,与同好共读,以收揽旧解之支离,分享新裁之畅快!
展开
目录
新裁缘起
总裁
《学而》篇第一:论语绪论
分裁
人生三大境遇
《论语》列出的课程表
修为的态度
“和为贵”的实践哲学
修为的最高境界:知人
《为政》篇第二:为政大略
分裁
为政以德
以民众为父母
不“知人”无以“善任”
为政者的修为原则
为政方略和原则
《八佾》篇第三:礼乐之治
分裁
违礼乱相
虚妄之礼
知礼用礼
为政以礼
礼尽其善
《里仁》篇第四:人之为仁
分裁
仁是经国济世的大智慧
知仁、求仁和用仁
“一以贯之”的修为原则
仁者有度
《公冶长》篇第五:从政指要
分裁
仕途的三种境遇
从政需要的德行
从政需要的能力
从政的原则
评说名臣为镜鉴
从政者必须注意的要点
《雍也》篇第六:中庸之旅
分裁
冉雍的发现
中庸之美
必由之“道”
重在修为
水落石出说中庸
《述而》篇第七:济世之教
分裁
孔子教学思想概论
孔子的教学原则
孔子都教些什么
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泰伯》篇第八:德政标榜
分裁
什么是德政
德政需要哪些德行
如何施行德政
尧舜之治:德政的典范
《子罕》篇第九:修为本末
分裁
修为求本勿逐末
以孔子为标准的修为
修为艰辛勤劝勉
修为的方法和态度
《乡党》篇第十:孔子素描
分裁
庙堂之上
燕居之时
往来之礼
仁在其中
美哉孔子
《先进》篇第十一:中庸为政
分裁
从政者的基本德行
有从政之德,还需有从政之“命”
中庸例说
中庸之于君臣之道
治国之机
《颜渊》篇第十二:克己复礼
分裁
详说克己复礼
仁的多种表现
“克己复礼”施于政事
“以仁交友”和“以友辅仁”
《子路》篇第十三:治国津筏
分裁
“正名”是治国的基础
最高管理者的才德要求
一般从政者的才德要求
仁政与国防如何和谐统一
《宪问》篇第十四:修己安人
分裁
安己:安天下的基础
安人者的德行要求
安人者的修己之道
修己以安天下
《卫灵公》篇第十五:小国之治
分裁
“俎豆之治”是远虑之政
求诸己的小国外交
内修政理重在用人
德政核心是推行大道

《季氏》篇第十六:萧墙之乱
分裁
违礼:治乱之由
克己:平乱之策
复礼:治国之本
《阳货》篇第十七:进退之机
分裁
决不身处险境
莫被表象迷惑
不入小人之国
教化的努力
《微子》篇第十八:君臣大义
分裁
失政之君画像
天下逸民素描
周公之治无逸民
《子张》篇第十九:师孔之道
分裁
孔学的实质在于“用”
修为孔学的方法
修为孔学的注意事项
正确认识孔学的价值
《尧曰》篇第二十:论语大旨
分裁
治国之道
从政之本
修为之旨
后记
又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