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象学入门:反思性分析:a first introduction into phenomenological investiga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24444
  • 作      者:
    (美)莱斯特.恩布里(Lester Embree)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莱斯特·恩布里,任教于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威廉·迪特里希杰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现象学与人文科学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现象学是上个世纪哲学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一百年来,现象学的强劲势头一如既往,而且从哲学渗透到人类学、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从欧洲传布到美国,从西方播散到东方。
  现象学同样激发了中国学者和学生强烈而持久的兴趣。现象学与中国古老智慧的对话和融合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果。
  该书顺应了这一趋势,为广大学生和读者指明了初步了解现象学的门径。作为一种引人入胜却又相当技术性的哲学方法,现象学需要醇正的入门读物,而这本书就是一个良选。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观察活动
    现象学的研究途径,根本上是由这样一种最好称之为“观察”,或者更恰当地称为“观察活动”的活动构成的。当然,也有其他活动参与到这种研究中来,但它们都是次要的。另外,这里称之为“观察活动”的活动并不止一种或者一类活动,况且并不是每一种观察活动都是现象学的。仅仅“什么是观察”这个问题就需要花力气去澄清。在这里我们首先从一种非现象学性的观察人手,它可以称之为“非反思性的观察”——或者,如果那样说显得带有贬义的话,可以称之为“直接观察”——然后再集中于那些称之为“反思性观察”最恰当不过的东西上。
    并非每件一般来说对于观察要提及的重要内容都会在本章涉及到。然而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发现那些本章描述过的那类内容,并观察它是否和这里叙述的相符。换句话说,一个“描述性说明(account)”将提供给学生以作观察确认之用。这样一种说明(account)一开始将用常识性的措词,而技术性的表达将随进一步的需要发展起来。这是最自然的发展方式,但无论是描述结果的说明(account)者还是阅读者都必须极力关注描述的事实本身,这样才不会仅仅去重复那些我们已经循规蹈矩地相信的东西。
    所有普通的成年人多多少少都已经熟悉观察活动了。因此我们现在并非要学习什么崭新的东西。我们这里的问题更主要地是要增强我们在观察活动中的技巧,并不仅是反思它这样做的目的,以及如何完成的,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如果学生已经学过如何使用显微镜看东西,那他就已经在观察技巧方面有了类似进步。我们将从一个非常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足够深入的分析,以便使学生进入某些以前从未注意的观察角度。
    第一节 一起进餐的例子
    我们的第一个例子将是一次用餐。也许学生在自己学习本章内容和到课堂上去进行讨论之间至少去吃一顿饭。当他读到这里写的内容时,他将对这样一件熟悉的事情有一个模糊的意识,但他也可以在下次用餐时进行实地观察。人们可以单独吃饭也可以和他人一起吃饭。这里集中考虑集体用餐。我们中大多数人倾向于集体用餐,而它也更为复杂。我们都曾许多次和别人一起去吃早饭、午饭、晚饭、小吃,或者别的什么定时进餐或不定时的进餐。我们可以成为这样一个事件的参与者,围坐在桌子边上,或在野餐篮旁边等等。与我们的共同用餐者和食物相互作用。但我们也可以成为一餐的观察者。作为参与者我们模糊地意识到或者“经历”着发生的事情,但是为了认知它,我们需要进行所谓相应的观察。
    ……
展开
目录
写给教师的前言
导论
练习
第一章  观察活动
第一节  一起进餐的例子
第二节  某些类型的规定
第三节  文化性的规定
第四节  观察活动和分析
练习
第二章  说明活动
第一节  “观察”的一些意义
第二节  可听品质
第三节  描述性与解释性说明
练习
第三章  反思
第一节  一般性的反思
第二节  被关注着的对象和关注过程
第三节  自我观察以及对他人的反思
第四节  被反思观察的情绪和价值
第五节  反思中的其他对象
练习
第四章  愿望、评估或信念
第一节  评估活动和作为被评估者的对象
第二节  认知和信念
第三节  意志、意愿和行动
第四节  文化性特征和对象
练习
第五章  经验
第一节  直接经验
第二节  间接经验
练习
第六章  分析
第一节  意向性分析
第二节  动机分析
第三节  本质分析
练习
第七章  检验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态度
第二节  关于某些态度的检验
第三节  三种态度和三种认同性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