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口腔预防医学/21世纪临床口腔医学丛书》: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腔健康状况分级系统,包括恢复健康所需的相应口腔保健措施,简称SI指数(the staLas and intervention index,SI)。这种措施是一种从0到一0.9的分级表(表l-3),其中0表示不需要任何口腔保健措施,-0.9则为口腔保健的最高限度。关于后者,则应注意,除这种口腔卫生以外所需的保健措施,就是口腔外科与保健范畴以外的事了。
分级表内一方面负数绝对值越大,表示口腔健康状况越差,另 方面所需口腔保健措施也就越复杂,再者,措施越来越复杂时,花费也随之增长,治疗失败和错治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治疗时与治疗后的疼痛与不适感也会增加。在设计此指数过程中,所有这些因素都已考虑在内。
口腔健康状况分级为患者口腔健康状况诊断分级提供了基础,而表示诊断的数字系统,也可用来保存流行病学记录。而且,既然每一级口腔健康状况都有一套相应的疗法,那么SI指数也可用来划分在不同SI指数情况下所需的设备和器械。
SI指数的另一好处是,与适当口腔组织模型一起来表示口腔疾病和防治结果时,可以用来作为口腔健康教育和卫生督促印简单工具。这样的教育可使人们作出正确决定,究竟需要哪 种口腔保健措施。这 措施在发展中国家社区特别需要,因为那里口腔保健机构和资源经常是有限的。
第二节 口腔预防医学史
预防疾病的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如《易经》中提到:“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黄帝內经》中也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记载。但由于古代不发达的生产力限制,过去印口腔预防医学以个体摄生为特征,现代以群体为研究对象的口腔预防医学是在工业化社会发展中形成的。
一、口腔预防医学古代史
宋代杨仁斋著(1100)《直指方》曰:“百物养生,莫先口齿。”若要维护人体健康,首先就要保持口腔的功能正常,足见古人对口腔卫生保健极为重视。口腔卫生保健是维护和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及防治口腔疾病的重要措施,《内经》所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圣济总录》曰:“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催伏诸谷,号为玉池,揩理盥漱,叩啄导引,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罕,齿槽固密,诸疾不生也”。强调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对于口腔卫生保健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到显著成效。远在公元前3世纪,人们就已知早起饭后漱口,3世纪后,有使用牙签、叩齿等方法,7世纪用树枝揩牙,13世纪已开始制造牙刷,使用牙粉刷牙。
l.漱 口
古代已认识到漱口对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我田春秋时期《礼记》上就有。“鸡初鸣,咸盟漱”的记载。《直指方》亦曰:”凡署毒酒常伏于口齿之间,莫若时时洗漱’,这也是保持口腔清洁齣简单易行之法。我国古代医籍《医说》中曾指出:“早漱口,不若将卧而漱,去齿间所积,牙亦坚固”。《金丹全书》也有:“今观智者,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西汉名医谆于意认为龋齿是“食而不漱”所致,李鹏飞著(1330)<延寿书)记载:“食毕漱口数过,齿不蛀”,“凡饮食讫,辄以浓茶漱口,烦腻即去而脾胃自和”,指出应当经常或于饭后、睡前漱口,才能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龋齿的发生,也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良好的漱口习惯,我国最早使用的漱口剂有酒、醋、盐水、茶及温水等。酒、醋、盐水等有解毒杀菌作用,茶中含有氟及维生素等,可以防龋,保持口腔清洁。以后逐渐发展到采用香药去秽,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羹香、佩兰等,不仅保持口腔清洁,还可以治疗口腔疾病。
2.刷 牙
宋代陈自明(1137) 《妇人大全良方》中,认为“产后不得刮舌刷齿”,虽然观点不正确,但可说明当时刷牙已很普遍了。元代罗元益著(1281)《卫生宝鉴》提出要早晚二次刷牙。忽思慧(1330) 《饮膳正要》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书,有“清旦用盐刷牙,牙无齿疾”的记载。
我国于公元前数世纪已经开始用刷牙方法来清洁牙齿,但使用的工具很简单,就是用杨柳
枝,东汉高世安译(25)《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讲到洗浴时所需的七种用具,其中有“六者杨枝”之句,当时的杨枝,就是一种将杨枝的一端或两端砸扁成剛状制成的牙刷,形如扫帚,以蘸药刷齿,最原始的牙刷在随着佛教的传入在我国开始出现了,东晋释法显撰(317) 《佛国记》有:“沙衹国南门道东,锦在此嚼杨枝”的记载。
1953年在热河省赤峰县大营村出土的辽驸马卫国王墓中的陪葬品里,发现了两把骨制的牙
刷柄,据周大成(1956)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参观文物时考察;它们的形状和现代的牙刷很相似,
由于年代已久,牙刷头部所植的毛束已经腐朽遗失,但仍可看出植毛的痕迹,刷柄完整,颜色微黄,刷头植毛部分两排,共有8个孔,孔部上下相通,毛束之间均有相等的间隔,柄圆,植毛部呈扁平长方形,制法极似现代的标准牙刷,可以认为这是人类现存最早的牙刷实物,为人类牙刷的最早发明,为我国在口腔医学方面对世界的伟大贡献。
元代郭钰(1337)的《静思集》中有《郭恒惠牙刷得雪字诗》云: “南州牙刷寄来日,去腻涤烦一金直”亦有牙刷的记载。在欧洲于1780年制造出商品牙刷。
在非洲和亚洲一些国家,以摩擦过的嫩枝头刷牙的方法到现在还被保留着,在西方社会则是用线或小块的海绵来清洁牙齿的。牙刷在17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1649年,Verneg写给流放
在法国的Ralph Verneg爵士的信中提到,请后者打听一下“清洁牙齿的小刷子……把短鬃毛装在一起而成”。现在有很多遗留下来的18、19世纪的金银制柄的牙刷,它们中的一些是精美的
洗手间用具或旅行用具的一部分,其中还有牙粉盒和舌刮。
我国人民早就认识到洁牙剂对刷牙清洁牙齿的重要性,在唐代开始用食盐揩牙,五代时已经出现了复方配制的洁牙剂。
五代梁朝学者刘孝标(900)撰写的《类苑》一书中,载有一首揩齿药的诗文,诗云: “猪牙皂角及生姜,西国升麻熟地黄,木律旱莲槐角子,细卒荷叶要相当。青盐等分同烧煅,研熬将来使更良,揩齿罕牙髭鬓黑,谁知世上有仙方”。这个配方有10余种药物,用这些药物制成的牙粉来揩齿,可以“牢牙”,还能收到“髭鬓黑”的功效,难怪诗中称赞为“仙方”。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