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独生子女容易患多动症吗?
过去曾经认为,由于家长过度溺爱、娇惯,有可能导致多动等行为异常增多,但据包头地区城乡儿童多动症调查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反而较非独生子女患病率低。由于城市儿童早期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接受社会化的体验,充分弥补了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孤独、娇惯的不足,所以到学龄期多动症的患病率并不高于非独生子女。
14.淘气的孩子一定是多动症吗?
对于爱蹦爱跳爱跑,且不爱顺从家长的孩子,人们习惯地称之为“淘气”。由于淘气的孩子活泼、喜动,有些家长便怀疑得了多动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淘气与医学上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正常儿童的顽皮现象,后者则属异常的行为障碍。从医学角度看,儿童的生理特点是:身体和心理发育都很迅速,但还不成熟,所以他们幼稚,天真活泼,精力充沛,似乎有使不完的精力,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他们倍感新鲜,总想亲自摸一摸,动一动,“实践”一番,又因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以皮质下中枢活动占优势。大脑的抑制能力不如成人,所以他们表现活跃,却不稳定,易激惹,不听话,也不像成人那样坐得住,因此孩子贪玩、喜动、淘气是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的正常现象。如果比较小的孩子整天孤癖、少动,像个“小大人”,反而可能是不太正常的现象了。
15.多动症的发病与种族、
城乡区域有关吗?
不同调查群体及不同诊断方法显示,多动症的患病率从1.7%~16%不等。所有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种族、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都有相当比例的学龄儿童患有多动症。根据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包头地区城乡32所小学147424人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多动症的发病与民族、种族间无相关性,因为混居生活的少数民族,如蒙、汉、回、满等族的学龄儿童,其社会环境接受教育的方式基本相同,民族问儿童多动症的患病率相近。该调查还表明,农村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市,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据万国斌等对湖南省城乡6911名7~16岁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农村多动症患病率重型者为1.3%,轻型者为1.77%,城市多动症患病率重型者为0.69%,轻型者为2.54%,农村重型多动症的比例较高,而城市轻型病例偏多。现行的诊断标准越来越注重注意障碍,而不像从前仅局限于多动症状,因此,女孩的多动症诊断率比过去升高了,应用美国精神病协会的诊断标准,对本病诊断依据侧重在注意力障碍方面,这样,女孩注意力障碍型较多,所以发病率较前增加,二者差别减低。
16.多动症与少年违法犯罪之间有何关系?
刘志海通过对1292名违法犯罪少年的调查,发现其中有978名在学龄期曾被诊断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为75.53%,从而提示患儿童多动症后易发生心理变态、品行障碍,甚至违法犯罪。由于多动症尚未被多数人真正了解和重视,所以在学校,这些患儿常被看作是思想品德差,屡教不改的最坏学生,老师经常批评斥责或处以种种惩罚;回到家,父母常“恨铁不成钢”,丢了家长面子或不可救药而往往施以粗暴的、简单的教育方式。在同学、亲友及邻里中,这些顽皮孩子也常受到讽刺讥笑或歧视疏远。因此,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成了精神上的弃儿,于是就会出现孤独、悲观、厌世等情绪障碍,甚至产生愤怒、敌视、反抗等严重对立情绪,从而出现自暴自弃、自我形象丑化,以及索性破罐子破摔等心理变态。他们常以逃学或离家出走等方式力图摆脱“逆境”,对抗现实,到另外一种环境,另外一群伙伴中去寻找知音或同情、温暖和欢乐,同“小哥们”抱作一团,吸烟酗酒,打架斗殴,无视社会公德,扰乱社会治安。总之,若处理不好,多动症患者较正常儿童更易失足,而且症状越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症状改善越缓慢者,误入歧途的这种可能性则会更大些。
由此可见,多动症与少年违法犯罪之间确实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儿童多动症很可能是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潜在性因素。
17.多动症相当于中医的什么病证?
中医没有“多动症”这个名称,亦无多动症的专门病证论述,一般将本病归于中医的“失聪”、“健忘”、“虚烦”、“不寐”、“妄动”、“妄为”等范畴。
中医文献虽无“多动症”这个病名,但在许多文献中均有类似病证的记载。如《素问·阳明脉解篇》日:“阳盛者则四肢实,实者则能登高也……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灵枢.行针》篇日:“重阳之人,其神易动,其气易往也……言语善疾,举足善高。”《灵枢·通天》:“太阳之人,居处于高,好言大事,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此太阳之人也。”《圣济总录》:健忘之病,本于心虚,血气衰少,神精昏愦,故志动乱而多忘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脾主意与思,意为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今脾受病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安……。”《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小儿脏腑实,血气盛者,则苦烦躁不安。”唐代孙思邈“孔圣枕中丹”(龟板、龙骨、远志、九节菖蒲)治读者善忘者。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将本方易名为“聪明丸”,用治“学童为事,有始无终,言谈不知首尾。”此方即使在现代,用治多动症有学习困难、智力偏逊者,效果亦较好。《临证指南医案》中指出:“忧劳愤郁,而耗损心脾。宗养心汤及归脾汤法,精不凝神而龙雷震荡,当壮水之主,合静以制动。”《类证治裁》亦云:“寤不成寐,食不甘味,旭赢,脉细数,阴液内耗,厥阳外越,化火动风,烦躁煽动,此属阴损,最不易治。”
18.中医文献中有类似“多动症”的描述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