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9105293
  • 作      者:
    中华医学会编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技术操作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治疗、护理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医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本书为《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其中一册,内容主要包括:临床皮肤病与性病的实验室检查技术、治疗技术的规范操作程序等。可供皮肤性病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人员、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和医疗事故鉴定人员参考。
展开
内容介绍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是受国家卫生部委托,由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组织编写的权威性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包括临床皮肤病与性病的实验室检查技术、治疗技术的规范操作程序。本书内容科学实用、可操作性强,是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医疗技术操作的重要指导性专著,适合皮肤性病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人员、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和医疗事故鉴定人员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实验室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有时可以协助临床确定诊断。由于皮肤位于体表,活检操作较为简单,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辅助诊断的重要手段。然而,有时组织学改变呈非特异性,为明确诊断必须反复活检进行病理学检查。
  (适应证)
  按皮肤病理诊断的价值依次为:
  1.皮肤肿瘤、癌前期病变、病毒性皮肤病、角化性及萎缩性皮肤病、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等有高度诊断价值。
  2.大疱性皮肤病、肉芽肿性皮肤病、代谢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血管性皮肤病、色素障碍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黏膜疾病等有诊断价值。
  3.某些深部真菌病、皮肤黑热病、猪囊尾蚴病(囊虫病)等感染性皮肤病可找到病原体。
  (禁忌证)
  严重瘢痕体质者(尤其是特殊部位)应慎重,需要征求患者同意。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活检取材方法。
  (1)常规捎毒。
  (2)局部麻醉。
  (3)用手术方法或钻孔器取材。
  ①刀切法:用手术刀可取较大较深组织,适用于各种皮肤病变,尤其是结节、肿瘤等。
  ②钻孔法:较方便,但应用受一定限制.适用于较小损害,或病变局限于表浅处,或手术切除有困难者。
  ③削除法:用刀削除病变组织,适用于表浅增生组织,如疣状物等。
  2.将所取组织按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制片。必要时做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及电镜等检查。
  〔注意事项〕
  1.皮损选择  一般选择充分发育的典型皮损,须取原发病变。水疱、脓疱宜取早期皮损。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时,应分别取材。必要时从皮损边缘取材,一半病损皮肤,一半正常皮肤,以便对比观察。如考虑肿瘤和结节性皮肤病,取材应尽量包括皮下脂肪组织。
  2.麻醉  尽可能在病变周围进行,避免在拟取皮损内直接注入麻醉药。
  3.取材  取材要根据实际情况,宽、长足够,应包括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皮下结节须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较小皮损沿其边缘全部取下即可;较大斑块、环状皮损应取活动性边缘;溃疡性病变应取活动性边缘。色素痣切1:3应稍宽,切口至皮损边缘的距离根据部位不同而定,最好在0.5cm以上。要防止水疱、脓疱破损。活检组织应避免挤压。
  4.固定  一般用4%甲醛溶液(10%福尔马林溶液)立即固定。固定液与组织体积之比为8:1。
  5。术后处理  术后用无菌敷料包扎,保持创口清洁,选择适当时机拆线。
  第二节  皮肤免疫荧光检查
  该项检查技术是根据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特点,采用荧光染料(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是异硫氰酸荧光素,其异硫氰基在水溶液中与免疫球蛋白的自由氨基经碳酰胺化而形成硫碳氨基键,成为标记的免疫球蛋白,即荧光素标记抗体)标记的已知抗原或抗体,通过荧光光源检查,以发现未知的抗体或抗原。免疫荧光检查实际上是血清学方法与显微示踪技术相结合。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的不同,分述如下免疫荧光检查方法。
  一、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适应证)
  工.非感染性大疱性皮肤病  如各型天疱疮、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
  2.结缔组织病  如红斑狼疮等.
  3.各种血管炎
  4.某些感染性皮肤病
  5.皮肤肿瘤等
  (禁忌证)
  同本章第一节“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操作方法及程序)
  1.从患者受累或可能受累的皮肤组织黏膜组织处切取活检标本,做冷冻切片,或石蜡切片(特殊方法)。
  2.将一定浓度的荧光素标记特异性抗体与组织抗原共同孵育,设定适宜的孵育温度和时间,使组织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
  3.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反应部位显示相应荧光,即为阳性反应,根据荧光分布和形态确定抗原部位和性质。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的基本改变)
  1.基底膜荧光
  (1)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基底膜带呈线状、颗粒状或团块状荧光,以IgG及为主。
  (2)疱疹样皮炎:真皮乳头内基底膜带颗粒状IgA沉积。
  (3)类天疱疮、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线状IgG及沉积。
  (4)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基底膜带线状IgA沉积。
  (5)扁乎苔藓:真皮乳头层内弥漫性或灶性、球状IgM和沉积。
  2.表皮细胞间荧光  寻常型、红斑型、落叶型、增殖型天疱疮及疱疹样天疱疮等,可见表皮细胞间IgG沉积。
  3.血管壁荧光  多种血管性皮肤病,如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显示管壁及管周荧光。
  (注意事项)
  1.原则上,每次实验应该设有阳性和阴性对照。
  2.取材部位:在水疱性皮肤病中,应尽量取最早期水疱损害,保持疱的完整性,或取初发的红斑性损害;在红斑狼疮中,取充分发展的皮损处组织;系统性红斑狼疮,亦可取未受累或避光处的皮肤组织,如果为阳性则更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3.标本应及时检查,并且应避光保存,否则荧光会淬灭。
  二、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用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某种特异抗体或自身抗体。反应中有两对抗原抗体相继发生结合反应,第一抗体与抗原是相对应的特异结合,而第二抗体(即荧光素标记抗体)则是针对第一抗体的抗抗体。
  〔适应证〕
  1.血清中各种抗微生物抗体的测定,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如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疱疹病毒等。
  2.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的测定,可用于结缔组织病、大疱性皮肤病和其他自身免疫病的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混合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有不同类型的抗核抗体。
  ……
展开
目录
第1章  实验室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第二节  皮肤免疫荧光检查
一、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二、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三、补体结合法
第三节  皮肤试验
一、斑贴试验
二、划破试验
三、皮内试验
四、挥发性变应原(空气播散)试验
五、变应原检测体外试验
第四节  玻片压诊法
第五节  皮肤划痕试验
第六节  皮肤紫外线最小红斑量测定
第七节  滤过紫外线检查
第八节  真菌检查
一、真菌直接镜检
二、真菌培养
第九节  疥螨检查
第十节  蠕形螨检查
第十一节  阴虱检查
第十二节  麻风杆菌及麻风相关检查
一、皮肤切刮涂片检查
二、组胺试验
三、出汗试验
四、立毛肌试验
第十三节  淋球菌检查
第十四节  衣原体检查
第十五节  解脲脲原体检查
第十六节  梅毒螺旋体检查
一、梅毒螺旋体检查
二、梅毒血清学检查
第十七节  醋酸白(甲苯胺蓝)试验
第十八节  卟啉检查
第十九节  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第2章  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第一节  电疗法
一、电解法
二、电干燥术和电凝固术
三、电烙术
第二节  光疗法
一、红外线疗法
二、紫外线疗法
三、光化学疗法
四、激光疗法
第三节  药浴
第四节  冷冻疗法
第五节  放射疗法
一、X线疗法
二、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六节  皮肤外科治疗
一、磨削术
二、切割术
三、体表小外科手术
四、腋臭手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