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通过坦桑尼亚巴加莫约县(Bagamoyo District)及周边国家或地区两学年的田野调查,探索艾滋病广泛流行背后的社会文化过程。以往对艾滋病的研究,视角主要有三个,一是疾病视角,二是文化隐喻视角,三是社会结构视角。疾病视角是生物医学的专利,将艾滋病纳入病理学解释是其应有之义。艾滋病不仅仅是生物学现象,而且充满了文化想象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基于田野调查中“邂逅”的种种艾滋病相关的身体表达、身体实践中的“隐喻”,来诠释“隐喻”背后承载的主体性。*同时,人们往往将艾滋病同不良生活方式、贫困、愚昧、缺乏道德联系在一起。社会结构视角的代表人物是医学人类学家保罗·法默(Paul Farmer),他提出“结构性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认为艾滋病流行的背后是社会结构的后果,也是社会结构施之于身体的暴力,这些结构性因素包括阶层、性别、民族和年龄等等。但我一直期望从早已“疲劳性”的“结构”分析中抽离,挖掘主体性,揭开社会文化表达之“缄默”的面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