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疮疡辨证
皮肤是机体的一部分,覆盖于体表,内有经络与五脏六腑相系。肌肤腠理受邪,必渐趋于内,脏腑有病亦可形诸于外,内外相关是一个整体。因此疮疡皮肤病和其他内科疾病一样,要从整体观点,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八纲,来进行辨证论治。皮肤病又有自身的特点,其自觉症状或皮损形态,往往可以在体表表现出来,使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有利条件。现分述如下:
(一)辨脉象、舌苔
1.辨脉象 脉象在皮肤病的诊疗中有一定参考价值。例如:风盛,常见弦脉、浮脉;湿盛,常见滑脉、缓脉、濡脉;热盛,常带数脉。风热证,弦而带数或浮数;湿热证,滑而带数;风湿证,弦滑;脾湿证,缓滑;风寒证,弦而缓。
2.辨舌苔 辨舌苔为望诊的一种。通过观察舌质、舌苔表现,以帮助临床辨证。
(1)舌质红,主热。红而起刺为血热;舌尖红为心火,舌边红为风热;舌质红而干,苔光剥,系阴虚有热;舌质红,苔薄白为湿轻热重;舌质红,苔白腻为湿重热轻;舌质红,苔薄白、干燥,为风燥;舌质红,苔黄,为脾胃有热;舌质红,苔黄燥,便干者里热盛;舌质红,苔黄厚腻带灰,为湿热俱重。
(2)舌质淡,为血虚。舌质淡,苔白滑为风寒。
(二)辨痒痛麻木1.辨痒
风痒:多指外感风邪客于肌肤所致瘙痒。风性善行而数变,袭于肌肤,走窜人注,则遍身瘙痒,如风痦瘤(荨麻疹)。
燥痒:风胜则燥或因血虚风燥,肌肤失养引起之燥痒,如风瘙痒(皮肤瘙痒症)。
湿痒:湿留肌表,积湿生热,黄水频流,浸淫四窜而作痒,如湿疹等。
虫痒:蕴湿生虫,其痒尤烈如虫疥(疥疮)等。
2.辨痛凡气血壅滞,不通则痛。痛可分为寒痛、热痛、虚痛、实痛、风痛、气痛、瘀血痛等。其中以寒痛、热痛、瘀血痛与疮疡皮肤病关系较密切。
寒痛:痛处不移,遇冷则甚,如脉管炎。
热痛:皮色焮红赤肿,灼热疼痛,遇冷则痛减,如缠腰火丹。或因热毒壅盛,经脉阻塞,气血不行引起之疼痛,如痈疖疔疮,阳证之疼痛。
瘀血痛:初起隐痛,微胀,微热,皮色黯红,继则皮色青紫而胀痛。如静脉炎、结节性红斑等。
3.辨麻木麻为血不运,木为气不行,故麻者木之轻也,木者麻之重也。凡是肌肤已死,气血不运,就感到麻木不仁,如大麻风。若肿疡之现麻痛者,系疮毒壅塞,气血失运所致,如疔毒。若溃疡见麻木者,系气血亏虚之表现。
(三)辨形色
1.辨肿肿与痛关系密切,人身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就会发生肿痛。肿可分为虚肿、实肿、火肿、寒肿、湿肿、风肿、痰肿、气肿、郁肿、瘀肿等。与疮疡皮肤病有关的肿有下述几种。
实肿:肿块高突,疮肿肉不肿,如化脓性炎症性疾患,痈、疖等均属之。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