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英奇,1930年生。1952年2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留校工作。1953年11月调中央警卫局保健处。历任保健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处长、处长;1984年10月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第七后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后全国政协常务委页;中国红十字会第五,六后常务副会长、党组书记;首任红十字会与虹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现任中国老年医学保健研究会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全国老干部健康指导委页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会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许佩珉,1928年12月出生于浙江黄岩,先后担任过彭德怀、邓小平、陈云、李先念,李富春等人的专职保健护理工作。曾担任刘少奇同志的保健医生近8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赴加拿大渥太华癌症中心进修,曾在国外做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报告,获得好评。曾获北京市爱国立功奖及国务院医疗卫生事业特殊贡献证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医院肿瘤科专家。
展开
从神秘的首长保健走向开放的全民保健
前卫生部副部长,原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 顾英奇
我们编辑并组织高层医疗保健专家撰写《健康红宝书——十南海与中国高层医疗保健专家对你说》(以下简称《健康红宝书》——编者)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人群对保健知识的需要;二是让这些专家把自己长期积累的珍贵经验和真知灼见写下来,贡献社会,存之久远。
本书的作者中,有几位是我青年时代做中央保健工作时的叫事和战友。曾昭耆教授一直在北京医院工作,曾担任过贺龙、罗荣桓元帅,张鼎丞、张治中、傅作义将军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许佩珉教授曾在中南海工作,担任过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保健医生,还先后为陈云、彭德怀、邓小平、李先念、李富春、蔡畅、谭震林、董必武等领导做过医疗保健工作;还有我熟悉的北京医院的知名专家、主任,他们当中多半参与过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医疗、保健工作。这批专家不仅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而且有丰富的医疗保健实践经验。他们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积累了别人无从接触的经验,又都有长期从事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丰富经历。可以说,他们既有为领袖服务的经验,又有为群众服务的才能,这是一批非常难得的高级作者。由这批专家撰稿,不仅保证了本书的质量,更使本书具有其他医疗科普作品难以匹及的权威性。
近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医学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即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卫生服务观念、健康保障需求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认识到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健康高于财富。人们也不再认为无病就是健康,长寿就是幸福,懂得了什么是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羸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完好的总体状态。”卫生服务思想不再局限于有病才治病,而是提倡和我国传统医学的“上医治未病”观点相吻合的预防疾病。“治未病”的观点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健康,是一级预防,实用价值高,所需投入少,效果显著,受到广泛重视。我国非常重视预防工作,建国以来一直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和科学进步,人们也不满足于只是预防疾病,而开始追求更为积极、主动的“促进健康”的新生活方式,与其相伴的是保健医学和自我保健医学得到了迅速发展。保健医学,不只对老年、妇女、儿童等人群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人类从胎儿时期起就需要保健医学。一位冠心病患者的发病年龄可能在45岁左右,而冠状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早在少年、甚至儿童时期就已开始了。但是这种变化,不是不能预防,也不是不可逆的,若从心理卫生、社会适应、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劳逸调节、运动、嗜好入手,通过医学干预,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依此类推,许多的健康问题都需要保健医学的指导。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人群中迅速出现了所谓的“文明病”或“富贵病”,这些健康问题大多数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国际医学专家对全球疾病现状进行研究后指出,在致病因素和疾病防治中,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因素占8%,气候地理等自然因素占7%,而个人的行为、生活方式因素占60%。由此可见,多数疾病是由于个人的不良生活方式造成的,换句话说,就是绝大多数疾病通过戒除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社会生活环境及医疗保健条件都可以预防其发生、发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只要改变个人不科学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多数疾病。因此,需要医学家广泛地宣传防治疾病、保健医学、自我保健的知识。编辑本书,正是为了在这方面贡献一点力量,是送给读者,尤其是中老年朋友的一份健康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