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的诊断有许多并不需过于担心
我曾经阻止过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名立教大学游泳队的学生,准备去参加奥运会。在例行检查时,我发现他患上了结核,而他本人没有任何的自我体征。最终,他放弃了参加奥运会。试想一下,如果他没有接受我的检查的话,也许他就去参加奥运会了。
得了病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这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由于没有任何的自我体征,从而有可能致使病情恶化,并传染给别人;另一方面,同样因为没有任何的自我体征,患者本人就可能没有任何的精神负担,从而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依然斗志昂扬。
当然,给别人添麻烦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即使患了病,却仍能坚持工作、乐观地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健康诊断时,医生们会对大家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查。例行的检查结束后,一般来讲,我会对那些没有特殊疾患的人说:“你一切正常。”可是接受我诊断的许多人却并不信服我所说的。他们中有许多人仍然认为自己这儿不好,那儿不对,去看许多的医生。
上了年纪的人,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医生经常会告诉他们说你患有心律不齐的一种。
在我看来,这种病患就像是人长白头发一样的正常,所以在我的诊断书上一般不会出现。可是担任健康检查的其他医师们却大都会写在诊断书上。于是那些看到病历上写有这种疾病的人便会认为,我的心脏不好,如果遇有刺激,随时都可能停跳。
对于这样的人,我认为最好还是不要给他检查心脏。因为检查实际上对他的健康带来了损害。如果我们做医生的都能够做到在认真检查的前提下,详细地告诉病人:这种疾病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症状(或没有症状),对病人的日常生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可是现在的医生们都是大忙人,他们只会简单地对病人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病人的感受会完全不同。他们会认为,既然医生写在了诊断书上,那就说明自己的心脏有缺陷,所以他们中会有很多人要求说:“我很担心,请给我再检查一遍。”
心脏工作的原理是,由一个可以称之为起搏器的装置在维持着心脏的跳动。一般情况下,人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动70下(小孩子的更快一些)。像马拉松选手高桥尚子(世界著名的日本女子马拉松选手——译者注)等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每分钟的心跳大约是33次。这是因为,他们的心脏起搏装置已经完全适应了他们所从事的运动以及他们本人的状态。他们平时的心跳总是在每分钟33次左右,即使是在跑动中,也不会超过
这种心脏起搏装置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我们的心脏之所以会以一定的节奏跳动,就是这个起搏器作用的结果。起搏器会通过电子刺激的方式传达指令,而在其指令传向心脏的左心房和右心房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侧快、另一侧慢的情况。其实说慢,也不过就是零点零几秒的差距。用肉眼观察的话,几乎就是同时,所以基本上不用担心。
由于医生没有向患者交代清楚具体的情况,所以当病人第二次来的时候,他会说:“上次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我的右脚上缠有纱布,所以才会出现上次的结果。今天我把纱布解掉了,所以请给我再做一次心电图检查吧。”这样的笑话虽然滑稽可笑,但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
类似的笑话还有很多,有的甚至比相声还可笑。但不论是喜剧还是悲剧,都是因为医生的说明不够充分造成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