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
五元、明、清时代
元灭金、宋,以蒙古族入主中原,崇武贬文,但统一了全国各民族地区。东征不就,建国近九十年。明归汉族,传世277年。清由满族入关统治,传国266年。这三朝时期,鼎革相沿。明、清两代,有若干朝确也武功文治,盛极一时。清初顺治、康熙,以征讨为主,乾、嘉之治,太平了120多年。
在元朝半个多世纪里,中国古代桥梁的构造类型,基本上已经齐备,当然还有所改进。造桥的能力渐强。大部分木桥都用石桥代替,如前述元、大都的城市桥梁。南方名桥中,宋建的吴江垂虹木桥,于元、泰定二年(1325)姚行满以63孔石拱桥代替之。
明代继隋之安济,唐之永通,又于明·万历十年(1582)在河北邯郸永年县仿建了一座安济桥式的敞肩圆弧拱。虽桥跨略小,但构造精良可相伯仲。
明、清两代长大石拱桥已是不足为奇、举不胜举、蔚为奇观。
明代亦曾兴建全国性的大工程。今天所见东起山海关,西到嘉裕关的长城,都经明代修缮,砌以砖石。同时亦大修栈阁,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因故址增修为栈阁2275间,统名日连云栈。”这是在维修旧栈之外所增设。明时千里栈道复又兴盛到清代汉中栈道还有九万余间,所以明清画家以栈道为题材者甚多。
明、清时代因火药已大量应用,炸山筑路已较方便,所以后期多改栈道为碥路。
闽、浙山区,无巴山蜀水之险,不用栈阁,但南宋传下的贯木拱桥,于此特盛,实物都在,有些贯木拱桥竞能保存三四百年。
湘、桂山间,特多风雨花桥,在结构上为木伸臂梁,又自成一区地方、民族风格。
云、贵、川的索桥遍布。明代所传景东桥已不存在,现存最古的铁链桥是明、成化中(1465-1487)僧了然所建的云南保山霁虹桥。明末清初,朱家民,李芳先所建铁链从狮口中出的贵州安顺永宁的盘江铁锁桥、奇特、坚劲,惜早已遭到破坏而不存。清·康熙四十年(1701)修建于今四川泸定的泸定桥,得因红军曾于此血战而今作为重点文物维护一新。
直到50年代,还能在四川见到不少竹索悬索桥,包括有名的都江堰多孔索桥。
铁链桥到清末发展为加工、安装更为简单方便的铁眼杆桥。
宋元之际,战争时应用浮桥。明开国之初,徐达引兵过蒲津,去兰州,在金城关造浮桥以攻河西走廊。到清时,整个黄河上各个风云一时的众多浮桥,只剩下金城关一座,于是额为“天下第一桥”。清·咸丰二年(1852)洪秀全太平军攻武昌,在长江上搭架过三座浮桥。后一路下江,夹江为营,浮桥相渡,直趋金陵。全国各省县镇地方,未造永久性桥梁,用浮桥以渡者不在少数。在50年代,仍能见到清代留下的几经修缮的浮桥。
秦、汉皇家,晋、唐私家园林,到今天一座也看不到。今日所见都是明、清的园林。中国园林,取景于自然,取意于玄、禅、乐山乐水,因此桥梁众多,并且各种类型的桥梁都有、还加以集中,改观,具有园林的特色。康熙、乾隆几代经营的圆明园,盛时有各类桥百余座。江南私家园林,或以石胜,或以水胜,或以花木胜,其桥梁亦往往各有特色。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