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1952年)前言:
收在本书中的文章,最初虽然发表于不同的年份,却是一个整体计划的一部分。为了这次再版,对阐述的内容做了稍许改动,弥补了几处缺陷,不过主要的论证未变。文章的顺序现在更有条理了,与论证的展开相一致,而不再像它们初次发表时那样随意。因此,本书先是对一般问题做了理论探讨,然后考察了相关观念的历史作用。这不是为了卖弄学问,也不仅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因为在我看来,这对于证明那种特殊发展的真正意义至关重要。不过我也十分清楚,这样做的结果是,本书的前几章较之其他内容更难理解;把较为具体的讨论放在前面也许更恰当一些。然而我依然认为,关心这个题目的大多数读者,会觉得现在这种顺序更为恰当。至于那些对抽象讨论无多大兴趣的读者,可以先读冠以本书标题的第二部分。我希望他然后会发现,第一部分对这个问题的一般性讨论更有意义。
本书的两部分主要内容,最初部分地分别发表在1942—1944年和1941年的《经济学》杂志上。第三篇研究是后来写的一篇演说稿,最初发表于1951年6月号的《标尺》,同时也是从给前两篇论文所准备的笔记中整理而成。这些杂志以及伦敦经济和政治学院的编辑,还有它们可敬的出版商、芝加哥的亨利·瑞格纳里公司,允许我重印当初在其赞助下发表的文章,在此必须向他致谢。
F. A.哈耶克
展开
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1899-1992),二十世纪著名古典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与经济学,并于1921和1923年先后获得两个博士学位,曾在奥地利贸易周期研究所工作。1931至1950年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经济科学与统计学教授,嗣后还担任过芝加哥大学社会与道德科学教授和弗莱堡大学经济学教授。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奖。哈耶克的主要理论贡献是他对货币理论、社会主义经济计划和政府干预的研究,但他对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货币理论与贸易周期》(1933)、《纯粹资本理论》(1940-1941)、《通向奴役这路》(1944)、《个人主义与秩序》(1948)、《科学的反革命》(1952)、《感觉秩序》(1952)、《自由宪章》(19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