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中静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43555
  • 作      者:
    王前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前,1950年生于沈阳。1979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专业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91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破格评为教授。2000年在职获博士学位,现为大连理工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并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哲学、科技思想史。
展开
内容介绍
    许多人以为,科学技术就是相对论,原子弹、DNA、因特网这一类东西的总和、这种理解是狭隘的。科学技术更应包含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理念,一种使其不被滥用的思想根基。
    风中静思是一种意境。这种意境并非只能在自然界找到。人世间的各种“风”同样会把人刮得晕头转向,此时的风中静思别有一番滋味。
    这些年社会上许多事情成“风”,诸如出国成风、炒股成风、卖保健品成风、办“补习班”成风、开网吧成风。这些“风”开头或许是某些人有意所为,而后盲从者越来越多,逐渐形成风势,愈刮愈烈,使人随风而起,飘飘然不知将被吹向何处。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素以客观、冷静、理智为思想特征的科学技术,也时常被用作助长风势的工具。人们相信某种“灵丹妙药”,是因为广告里大讲其“科学”根据。人们追求奢华的享受,是因为可以体验高技术的魅力。似懂非懂的科学新名词,花样翻新的技术新产品,引得许多人追来逐去,忽东忽西,不知晓自己身处风潮之中,与真正的科学相去甚远。当种种风潮此起彼伏的时候,只有静下心来细心思索,方能真切体会到这社会流行之风的存在和力度,体会到它的喧闹和荒唐。这毫不亚于在大风呼啸之中静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体察和静思社会流行之风更难。因为人在社会之中,想不随风而动而又识得风情,必须练就一种入俗而又超俗的功夫。多年来哲学思考的训练,一种可以边教书边思考些“怪”问题的职业保证,使我有可能在社会流行之风中静思其本性、趋向和后果。我在而后能思,我思故我在。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历史。在西方,作为现代技术诞生标志的纺织机和蒸汽机出现在18世纪,可是现代特征的市场经济体系则在此之前早已形成了。对于我国民众来说还颇感新鲜的不少商品经济组织形式,在欧洲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西方13世纪开始使用汇票,16世纪欧洲各地已有债券发售出让,7世纪出现了证券交易市场和大商业公司。工业革命出现之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先行完善和发展不仅为近现代技术准备了充足的资金,造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使高速度大批量的机器生产有充分的用武之地,而且通过建立各种经济组织,确立各种法律、规范和行业规则,使市场经济活动大体上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保证了近现代技术的应用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基本协调。可是在我国,要完全重复这一历史过程已经不可能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必须一边发展现代技术,一边构建市场经济体制。因此,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体”与“用”尽管都在发展,但很难完全同步,两者的错位在一些方面难以避免。许多时候,“体”的落后导致了“用”的混乱。我国技术发展中的一些久拖不决的现实问题,往往是经营管理中一些旧的体制、模式和观念影响的结果。
    七
    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问题之一是产品质量问题,如机电产品使用寿命缩短,性能下降;有些药品和营养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有些原材料杂质太多,达不到工艺所需要求;有些建筑物交付使用后不久就出现屋顶渗漏、墙皮脱落。这类事情人们逐渐习以为常,似乎这是没有办法扭转的。尽管国家已经有了《产品质量法》,而且经常有“质量月”之类的突击检查活动,但目前看来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管理并没有真正落实。像质量法规、制度、标准、检验报告这一整套形成文字材料的东西,可能都是无懈可击的。但这些书面的东西可能和真实的情况相去甚远。一些企业管理者和质量检查人员都有可能出于私利而随意修改数据,变通检验结果。在对检验评比、处罚规定、统计数字、考试分数都有人加以变通的情况下,技术标准上的变通并不是孤立的事情。这种“不该变通的变通”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缺陷,是一种潜移默化但有着巨大影响的行为。另外,我国不少企业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偏低,工业产品单位能耗编高,没人时灯常亮、水常流的事情并不少见。这种粗放式管理,反映了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经营的潜在影响。我国自古以来有许多发明创造,然而自古以来技术发明并无“专利”可言。一项新技术、新产品问世之后,大家无偿地学习、模
    仿、辗转流传是很自然的事情。受这种观念影响,至今不少人专利意识仍很淡漠。一项新技术、一种新产品一旦被市场看好,效仿者马上蜂拥而至,很快就会把新东西淹没在模仿攀比的汪洋大海之中。凡此种种,都是由于文化观念之“体”的落后,造成了现代技术之“用”的混乱。    
    与我国传统技术“以人为本”的特征相对应,西方技术发展更多地体现了“以物为本”的特征,这就是注重发挥物力(自然力)和下具的作用,尽可能提高效率。同样是利用畜力、水力、风力,古代西方人总是力求使其有更多的用途。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用大量史料表明,西方于12和13世纪经历了第一次机械革命,他指的是由水磨和风磨的增多而导致的一系列革命。通过用齿轮传动将水轮的垂直运动转化为磨盘的水平运动,可以大大提高磨盘转速。水轮还可以用来带动粉碎砂石的臼槌、打铁的重锤、铁匠炉的风箱和机械锯,等等。风磨经过改进后,功率也大为增加,一个轮子可以带动几件工具。这些变化显然是为了节省人力资源和提高效率。出于性能和效率的考虑,古代欧洲的工具制作多用金属,这同我国古代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照。
    工业革命的爆发是以将工具发展为大机器为突破口的。18世纪可用于精密加工的车床、镗床、刨床等机床的发明,使得工具与动力密切结合起来,形成了能够生产各种大型机器的工作母机系统。冶金、采矿、交通等领域的机械化,则为大机器的生产提供了材料和能源基础。蒸汽机、发电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在代替人的体力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而后电子计算机在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方面异军突起,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面貌。近现代技术体系中的各种工作机变得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繁多,以至于工人的技巧的作用范同越来越小,直到在自动化的工厂中近乎为零。这是一种呈加速发展的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导致了一个与我国传统技术形态完全不同的机器世界。从理论上讲,用机器取代人的绝大部分体力劳动和相当大部分脑力劳动,应该是可能的。不要以为这种理论设想不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从工业革命到现在不过几百年时间,机器的应用就造成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谁能完全准确算出再过几百年又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如果人本身几乎不劳动,又不参加体育锻炼,势必引起体力的下降甚至生理的退化。可是让机器去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人却无所事事,还要靠体育活动维持生理机能的强健,这是不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呢?如果绝大部分人游离于机器系统之外,只有极少数人控制着决定整个人类命运的庞大的机器系统,一旦出现非法操纵机器以图私利的行为怎么办?我们如何保证极少数控制机器的人的决策是公正、合理的呢?况且机器本身并不是完全可靠的。机器系统越复杂,由于个别部件偶然失灵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和地区,即使进行体育锻炼,人们抵御疾病的能力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至于机器系统的可靠性,现在已经有了一些事例,如“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事故,计算机网络上“黑客”的骚扰,等等。2001年美国“9.11”事件,暴露出现代高度发达的机器和建筑系统也存在某些不安全、不可靠的弱点,在恐怖分子的意外袭击下甚至可能造成致命的伤害。机器系统越庞大复杂,人为干扰后造成的后果就越严重,将来这类麻烦可能更多。面对这种“异化”的技术,许多人持有一种恐惧心理,技术恐惧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当这种技术发展到极限时,或许人们应该回想起《庄子》里那个抱瓮灌溉的老人所说的话。如果机心太重,搞得纯白不备,神生不定,那就真可能是“道之所不载也”。
    五
    西方近代技术从明末清初开始传入我国,当时影响不大。直到鸦片战争的炮声响起,国人才开始明显意识到中西两类技术的差异与差距。从那时起,“以人为本”的技术与“以物为本”的技术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起初,我国传统技术处于竹节败退的境地。大刀长矛的十八般武艺抵挡不住洋枪洋炮的攻击。随之而来的“门户开放”,使得一些两方技术伴随着新型工厂、矿山的建立而安家落户。尽管当时“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明智主张,但仍有顽固派主张“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炮者,至蠢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巧便为利”。洋务派开办新型产业仍遇到重重困难。我国近代下业发展速度一直很慢,而且集中在大城市和矿山。广大农村仍顽强维持着传统技术。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上半叶仍无多大改观。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下业化速度加快,技术在器物层面上和制度层面上大都达到近代或现代水平。然而,传统的“以人为本”的技术文化观念仍发挥着潜在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国技术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是企业设备更新比较缓慢,技术设备严重老化,这种局面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未根本改变。除了经济等方面原因外,还有一个潜在因素,就是以为千具能用就行,实在不行了再换新的,这实际止正是我国传统技术中对待农具和手工工具的一种心态。另外,一些新技术推广较慢,除了经费、宣传、教育等因素外,还有一个人们能否适应的问题。一些老技术往往与工人们多年的经验、技能、诀窍紧密相连,要舍弃这些东西重新学起势必遇到许多困难。所以,许多人宁愿在管理、促销上下功夫,也不肯投入很多力量,通过采用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    
    将文化思想模式看做科学发展的文化路标,对于理解科学与文化的一般关系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第一,讨论文化思想模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对科学思想发展规律的新理解。文化思想模式的作用既涉及科学的“外因”,也涉及科学的“内因”,它是科学与社会文化相互
    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会文化思想的背景上,可以看到科学思想的发展呈现被选择的特征。换言之,科学的“内因”也并不是完全决定论的。其中包含的科学之外具有统计性质的因素的影响,或许远远超出以往人们的习惯想像。因此,有必要在社会文化思想背景下重新审视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对东西方科学思想的性质、价值、优缺点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以促进东西方科学思想的相互补充,促进现代科学健康、全面地发展。
    第二,讨论文化思想模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改进科学教育。相对封闭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往往受到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模式的强烈影响,这样很难避免传统文化思想模式的弱点。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创造一种开放的文化思想环境,使学生容易接受先进的科学思想模式,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复杂问题。近年来,我国很多理工科大学生表现出对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文化、艺术、美学、心理学等方面问题的浓厚兴趣,这应该说是件好事。但这种兴趣的自发成分居多,还缺乏理论上的自觉引导。从科学研究角度看,学习科学之外的文化知识,目的在于形成适当的文化思想背景,以便于掌握现代科学的思想模式,具备适当的心理情态。因此,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应有所选择,以提高效率,漫无边际涉猎并无好处。另外,科学教育本身也必须重视对科学思想模式的培育,使学生自觉领会现代科学的精神。这方面比较适合的途径,是开展科学思想史的教学,最好把科学思想史教学融会于科学理论知识教学之中。这当然对现代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要培养出能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推向世界先进水平的一代科学精英,就不能不进行这方面的改革。
    第三,讨论文化思想模式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有助于协调科学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表面上看来,科学的研究对象没有社会气息,科学工作者似乎也远离社会生活。实际上,科学思想模式与其他文化思想模式的相互作用,在社会生活各个层面,以各种隐蔽方式广泛存在。要保证科学的顺利产生、发展和传播,必须促进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思想环境的形成,使社会各方面理解科学,尊重科学,保护科学事业。应该看到,由于传统文化思想模式的潜在影响,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还要克服很大思想阻力。科学与文化的深层关系,正在成为影响我国科学技术以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历史告诉人们,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不仅需要科学研究机构和设备的现代化,还需要科学工作者思想模式的现代化,需要整个社会文化思想环境的现代化。科学表面上看与人的社会生活无缘,正因为如此,社会文化因素对科学的影响才更深刻,更值得重视。
展开
目录
第一编 技术的文化透视
作为“超人”的技术/3
“体”与“用”的错位/16
失控的技术会怎样/27
“以人为本”和“法宝”的意识/39
悟性技术的现代影响/52

第二编 追寻历史的足迹
科学的文化路标/65
“天”的观念对科技发展的影响/77
“生生日新”的科学内蕴/86
《梦溪笔谈》是科学史著作吗/94
“心的思维”断想/106
创新之源的探索/118
古算真情/122
“原子”与“元气”的分野/125

第三编 静观风潮起落时
是科学还是伪科学——由“气功”引发的理性思考/135
知识与行为的统一/143
警惕“学”“术”分家的倾向/149
生活呼唤理性/152
“术”类图书畅销的反思/157
应试教育的文化解读/161
“望子成龙”心态剖析/171
青少年科技素质与民族的命运/177
网络的“网”效应/186
跋  我的心路历程/1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