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可以说明人们对呼吸的认识还远远不够。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的一些科学家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考察,结果他们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现象:他们通过测算,发现当地的土著居民蛋白质的摄入量很低,只是实际消耗量的一半,但那些土著居民看上去却很健康,并没有由于蛋白质缺乏而引起的营养不良症状或其他病症。这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为什么入少出多还不产生消极影响呢?经过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找到了答案。原来,在那些土著居民的胃里,有一种类似大豆根瘤菌的细菌。大豆根瘤菌有种特殊的本领,它们能够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就与此有关。而那些土著居民胃里的细菌,也有相同的作用,它们能够利用吸进的氮在胃里促进蛋白质合成。换句话说,当那些土著居民吸进空气的时候,也就同时提供了蛋白质的来源,借助于特殊细菌的帮助,他们的呼吸就等于吃饭,而且这种“饭食”来源很丰富,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众所周知,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很高,大约占78%,远远高于氧气的含量,氧气的含量只占大约21%。
这个发现足以使人们对呼吸刮目相看,它说明在特定的情况下,呼吸发挥的生理作用可以超出人们的想象,并不局限于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常理。然而,这个例子虽然与呼吸关系密切,但其呼吸并没有受到主动的调控。巴布亚新几内亚岛上的土著居民并不知道他们的胃里有什么细菌,也不会感知到胃里发生了什么,更不会知道呼吸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他们不可能主动操作和调控其呼吸的过程,只是自然呼吸而已。其实,从探索呼吸锻炼方法的角度考虑,这些土著居民如果适当地调控他们的呼吸过程,或许可以更多地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吃”得更饱一些。当然,这需要进行科学的实验和论证。
如果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居民并没有意识到呼吸与其“饭食”的关系,那么,许多体育运动员对于呼吸与其运动项目的关系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有一位举重教练曾经谈过举重与呼吸操作的关系。当被问及举重运动员是不是可以不系腰带时,他回答说可以,并解释说,那宽而厚的腰带主要对运动员的腰起保护作用,并不影响举重的成绩,如果运动员的技术过硬,自我保护的意识强,不系腰带也是可以的。当然,系上腰带会更有安全感,运动员的心理负担也会减轻。但当被问及在举杠铃之前那一刹那,运动员不憋一口气行不行时,他则肯定地回答说:“那当然不行!”他解释说,如果不憋一口气,杠铃根本举不起来。只有憋住一口气,才能增大肌肉的爆发力。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那一瞬间,必然在憋气的同时快速发力,憋气为发力提供了内在的作用基础。由此可见,憋气的呼吸操作对于举重的实施和举重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憋气并不是简单地屏住呼吸,憋气与屏息不一样。屏息是指呼气或吸气之后作的停顿,停顿的时间或长或短,由人为控制。憋气则是指吸气之后,立即紧闭声门,然后做用力向外的排气努力,但并不呼出气。例如,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为了集中注意力,听起跑的枪声,要暂停呼吸,这是屏息;而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的刹那间,向上发力时脸憋得通红,那是憋气。屏息没有增加肌肉发力的作用,反而可能减少肌肉的发力。例如母亲为了不惊醒睡着的孩子,蹑手蹑脚走进屋里时会屏住呼吸,这时候肌肉的发力有所减轻。只有憋气可以增加肌肉的发力,而且憋得越厉害,也就是向外排气的努力做得越大,肌肉的力量增加也就越大。
正因为呼吸对于体育运动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优秀的运动员都很重视调节呼吸,研究适合于自己运动项目和体能特点的呼吸操作方法。本书所介绍的呼吸锻炼方法,有一些就来自于体育运动的呼吸训练。这些呼吸方法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通气,从而提高呼吸的效率,有益于身心健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