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涂读史,视角新,不同流俗,而又说得有根有据;文字风趣,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不愧为优秀的大众史学读物。
——袁伟时
三糊涂用多种语言讲述历史故事:古代的语言,二三十年前的语言,当代的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她究竟在讲历史故事呢,还是用相同的历史故事反衬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呢?这种讲述方式的效果很像给语言照镜子,我们忽然瞥见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嘴脸,说不定还能猜出这些人的肚子里怀着什么鬼胎。
——吴思
糊涂读史不糊涂。她这本读史随笔,表现出“个人化的历史和细节化历史”的趣味和跟光。我乐意拟想,她是历史夜色中弯弯出道边一个手执松明子的好心人,在既往“事故多发地段”守望,以防过各堕入吞噬性灵的深谷或掉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仁义、多情且心细、执著。
——鄢烈山
历史呈现在这里,成为一段段生动敏锐的个人经验,充满后现代的反讽精神。这份“糊涂”难得,因为热情与真诚,洞透的思考,深刻的痛。
——周宁
端木赐香是一位历史教师,但读她的文章后,我更愿意认为她是以“非学术”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分析史实。尽管有人说她谈史如“说评书”般,而我认为这正是她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中国从来就不缺呆在一个圈子里考据史料或阐述微言大义的史学家,但平民的历史观从来不是通过这类史学家的巨著获得的。端木赐香谈史,依据的史料几乎都有来源,用“评书”的形式演义又如何?君不见蔡东藩的历史演义对公众的影响远甚于《二十四史》。
——十年砍柴
作者有意识地将研究重心聚焦于明清两代的人和事。“一个朝代的偏执”是作者对明朝皇帝的性格和明朝士大夫的性情的概括,而清朝的荒唐外交活动与愚昧的“大唐中士”意识,则反映出这个老大帝国的傲慢的盛世情绪和盲目自大的自我想象。
滑稽荒诞的历史细节和故事,轻松幽默的途述和阐发,掩藏不住作者对古老文明如何走向新生的沉重热望。本书的作者透过历史的花边柳絮和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去触摸历史深处的脉络,最终得出这样的理解;明清两代的走向与选择,既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
——袁伟时
三糊涂用多种语言讲述历史故事:古代的语言,二三十年前的语言,当代的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她究竟在讲历史故事呢,还是用相同的历史故事反衬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呢?这种讲述方式的效果很像给语言照镜子,我们忽然瞥见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嘴脸,说不定还能猜出这些人的肚子里怀着什么鬼胎。
——吴思
糊涂读史不糊涂。她这本读史随笔,表现出“个人化的历史和细节化历史”的趣味和跟光。我乐意拟想,她是历史夜色中弯弯出道边一个手执松明子的好心人,在既往“事故多发地段”守望,以防过各堕入吞噬性灵的深谷或掉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仁义、多情且心细、执著。
——鄢烈山
历史呈现在这里,成为一段段生动敏锐的个人经验,充满后现代的反讽精神。这份“糊涂”难得,因为热情与真诚,洞透的思考,深刻的痛。
——周宁
端木赐香是一位历史教师,但读她的文章后,我更愿意认为她是以“非学术”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分析史实。尽管有人说她谈史如“说评书”般,而我认为这正是她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中国从来就不缺呆在一个圈子里考据史料或阐述微言大义的史学家,但平民的历史观从来不是通过这类史学家的巨著获得的。端木赐香谈史,依据的史料几乎都有来源,用“评书”的形式演义又如何?君不见蔡东藩的历史演义对公众的影响远甚于《二十四史》。
——十年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