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糊涂读史:明清的帝国偏执与盛世张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1175969
  • 作      者:
    端木赐香著
  • 出 版 社 :
    新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糊涂读史,视角新,不同流俗,而又说得有根有据;文字风趣,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不愧为优秀的大众史学读物。
  ——袁伟时
  三糊涂用多种语言讲述历史故事:古代的语言,二三十年前的语言,当代的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她究竟在讲历史故事呢,还是用相同的历史故事反衬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呢?这种讲述方式的效果很像给语言照镜子,我们忽然瞥见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嘴脸,说不定还能猜出这些人的肚子里怀着什么鬼胎。
  ——吴思
  糊涂读史不糊涂。她这本读史随笔,表现出“个人化的历史和细节化历史”的趣味和跟光。我乐意拟想,她是历史夜色中弯弯出道边一个手执松明子的好心人,在既往“事故多发地段”守望,以防过各堕入吞噬性灵的深谷或掉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仁义、多情且心细、执著。
  ——鄢烈山
  历史呈现在这里,成为一段段生动敏锐的个人经验,充满后现代的反讽精神。这份“糊涂”难得,因为热情与真诚,洞透的思考,深刻的痛。
  ——周宁
  端木赐香是一位历史教师,但读她的文章后,我更愿意认为她是以“非学术”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分析史实。尽管有人说她谈史如“说评书”般,而我认为这正是她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中国从来就不缺呆在一个圈子里考据史料或阐述微言大义的史学家,但平民的历史观从来不是通过这类史学家的巨著获得的。端木赐香谈史,依据的史料几乎都有来源,用“评书”的形式演义又如何?君不见蔡东藩的历史演义对公众的影响远甚于《二十四史》。
  ——十年砍柴
  作者有意识地将研究重心聚焦于明清两代的人和事。“一个朝代的偏执”是作者对明朝皇帝的性格和明朝士大夫的性情的概括,而清朝的荒唐外交活动与愚昧的“大唐中士”意识,则反映出这个老大帝国的傲慢的盛世情绪和盲目自大的自我想象。
  滑稽荒诞的历史细节和故事,轻松幽默的途述和阐发,掩藏不住作者对古老文明如何走向新生的沉重热望。本书的作者透过历史的花边柳絮和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去触摸历史深处的脉络,最终得出这样的理解;明清两代的走向与选择,既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历史的必然。
展开
作者简介
  端木赐香,女1968生人。网名三糊涂,原名李桂枝。现在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著有《我是如此美丽》、《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等。平生要务:拆历史的墙角,探文化的陷阱。这是个良心活儿,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有意识地将研究重心聚焦于明清两代的人和事。“一个朝代的偏执”是作者对明朝皇帝的性格和明朝士大夫的性情的概括,而清朝的荒唐外交活动与愚昧的“大唐中士”意识,则反映出这个老大帝国的傲慢的盛世情绪和盲目自大的自我想象。
  作者透过历史的花边柳絮和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去触摸历史深处的脉络,最终得出这样的理解;明清两代的走向与选择,既是文化的积淀,更是历史的必然。
  滑稽荒诞的历史细节和故事,轻松幽默的途述和阐发,掩藏不住作者对古老文明如何走向新生的沉重热望。
展开
精彩书评
  糊涂读史,视角新,不同流俗,而又说得有根有据;文字风趣,旁征博引,引人入胜,不愧为优秀的大众史学读物。
  ——袁伟时
  三糊涂用多种语言讲述历史故事:古代的语言,二三十年前的语言,当代的官方语言和民间语言。她究竟在讲历史故事呢,还是用相同的历史故事反衬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呢?这种讲述方式的效果很像给语言照镜子,我们忽然瞥见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嘴脸,说不定还能猜出这些人的肚子里怀着什么鬼胎。
  ——吴思
  糊涂读史不糊涂。她这本读史随笔,表现出“个人化的历史和细节化历史”的趣味和跟光。我乐意拟想,她是历史夜色中弯弯出道边一个手执松明子的好心人,在既往“事故多发地段”守望,以防过各堕入吞噬性灵的深谷或掉进“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仁义、多情且心细、执著。
  ——鄢烈山
  历史呈现在这里,成为一段段生动敏锐的个人经验,充满后现代的反讽精神。这份“糊涂”难得,因为热情与真诚,洞透的思考,深刻的痛。
  ——周宁
  端木赐香是一位历史教师,但读她的文章后,我更愿意认为她是以“非学术”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分析史实。尽管有人说她谈史如“说评书”般,而我认为这正是她的文章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中国从来就不缺呆在一个圈子里考据史料或阐述微言大义的史学家,但平民的历史观从来不是通过这类史学家的巨著获得的。端木赐香谈史,依据的史料几乎都有来源,用“评书”的形式演义又如何?君不见蔡东藩的历史演义对公众的影响远甚于《二十四史》。
  ——十年砍柴
展开
精彩书摘
  李自成进京,相当于农民集体闯进大观园,你以为他们第一件事是干什么?当然是抢钱了。起初,这些农民也不知道所谓的富到底是个什么具体情形,正如我们不知道赖昌星的小红楼每天上演什么好戏一样。但是农民也不傻,凭着本能,他们总能发现些什么:大明的国子祭酒孙从度当时卧病于会馆,一位姓罗的大顺将领不小心闯入其房间。
  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官员竟然开口责骂,罗将军大怒,将其捆绑责打,并学着黑社会绑架人的小样儿,要求其家人拿钱来赎,没想到孙家一下拿出七千两黄金来。李自成一听,那样子比初次进城的现代农民陈奂生还要傻,他瞪着一对牛眼感叹道:“一翰林富乃至是耶!”知道“凡官员家必多金”的真理以后,自成就不客气了。农民身上先天具有的“剥夺剥夺者”的气节,支持着他要动手了。官家与农民军互称为贼,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李自成特在中央设立“比饷镇抚司”,以刘宗敏、李过主之。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甲申核真略》)这样子,有些类似现在的强迫捐款。我们这小地方,就经常搞这种勾当,市长或者校长带头,大家按官职来,一级一级地分摊下去。比如校级捐600,处级捐500,轮到我们这些小讲师,就只能捐300了。
  当然你多捐人家也要,问题是百姓们谁好意思?万恶的旧社会里,官员们的觉悟都不高,往外拿钱的时候诸般忸怩。自成没有办法,就让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侍候,这帮富人一受刑,就纷纷把钱拿出来了。最滑稽的是崇祯的老丈人周奎。城破之前,他那皇帝女婿鉴于缺兵少粮,守备虚弱,遂要求自己这老丈人做个表率,带头捐个款,他遣太监徐高前去通知,没想到老头竟然坚决地说,要钱没有,要头有一颗。徐高虽是宦者,但嘴上的功夫还是有的,再三跟老头说明“上意”。没想到老头还是不为所动。最后,徐宦官哭了,说:“后父如此,国事去矣。”周奎一看不捐实在说不过去,这才答应捐献一万两。崇祯认为太少,要他拿出二万。老头没办法,写密信给自己的闺女。周皇后答应帮爹出五千,并劝爹尽可能拿出两万来。当然了。老丈人心里可能明白,现在根本不是什么钱不钱的问题。也就是说,老丈人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也挽救不了女婿家破国亡的命运了。更何况,女婿的银库里,钱多的是。不过老丈人不知道,这钱不给女婿,自己照样保不住。
展开
目录
正篇一
大明风姿:一个王朝的偏执与意象
朱重八闹革命
朱重八做皇上
元璋的爱民
元璋与学风、民风
大流氓朱棣
小流氓朱厚照
一代倔种嘉靖朝
没兴头的万历
“汪直”事件
居正身前
居正身后
啥叫农民!
正篇二
大清风流:傲慢的盛世情
绪,沉重的“中国"情结

打鬼
罗伯特·赫德的尴尬
大清的尴尬
李鸿章的傲慢
林则徐的睁眼
大英帝国与大清帝国之间的侮辱与
自取其辱
嘉庆的自作多情
大清帝国羞答答的外交
托马斯·斯当东的见证
林则徐的销烟
琦善的投降
正篇三
大清风流:帝国的旧事,历
史的风尘
洪承畴与新领导的互动
“王牌寡妇”叶赫那拉氏PK“童贞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慈禧老太太的家事
老太后的奢侈
同治的毛病与不幸
两个帝王之师的因材施教
詹天佑的优秀
龚家的“抖擞”
孝庄太后下嫁?
外篇一
古史风韵:中国历史的文本脉络
二帝的绝地天通
老九
殷商后人与安阳人
始皇的知音们
圣人的小样儿
鲁哀公的非礼和孔子的非礼
圣人身后
宋襄公的仁义
孟子的仁政
王莽的虚伪
范仲淹的忧乐
敢于说不的丞相们
“小康”与“大同”
项羽
朱熹的反腐倡廉
刘宋家的“历史文本”
历史之假设
外篇二
古史风韵:中国历史的花边柳絮
大宋的“言论自由”
褒姒的谣言
会相面的老丈人
人家的“里子”咱们的“面子”
朝贡啊朝贡
登泰山也不能小天下啊
早衰的原因探索
中国文化之风格
商人缺德探源
以食为天!
范家的“私通”
谢太后之榜
圣人的小样儿
鲁哀公的非礼和孔子的非礼
圣人身后
宋襄公的仁义
孟子的仁政
王莽的虚伪
范仲淹的忧乐
敢于说不的丞相们
“小康”与“大同”
项羽
朱熹的反腐倡廉
刘宋家的“历史文本”
历史之假设
外篇二
古史风韵:中国历史的花边柳絮
大宋的“言论自由”
褒姒的谣言
会相面的老丈人
人家的“里子”咱们的“面子”
朝贡啊朝贡
登泰山也不能小天下啊
早衰的原因探索
中国文化之风格
商人缺德探源
以食为天!
范家的“私通”
谢太后之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