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br>第1章 传统型原子钟<br>1.1铷原子钟<br>1.1.1铷汽泡型<br>1.1.2铷激射器<br>1.2 氢原子钟<br>1.2.1主动型氢激射器<br>1.2.2被动型氢激射器<br>1.3铯原子钟<br>1.3.1磁选态型<br>1.3.2光选态型<br>1.3.3铯原子柬频率基准<br>1.4传统型原子钟的性能及其限制<br>1.4.1主要特性<br>1.4.2性能限制<br>第2章 新一代原子钟<br>2.1冷原子喷泉钟<br>2.1.1工作原理<br>2.1.2关键技术<br>2.1.3原子喷泉钟回落信号原子数损失的估计<br>2.1.4冷原子喷泉钟的领先水平<br>2.2空间基准钟与汽泡型冷原子钟<br>2.2.1空间基准钟<br>2.2.2汽泡型冷原子钟<br>2.3 CPT钟<br>2.3.1 CPT现象<br>2.3.2 CPT钟工作原理<br>2.3.3 CPT钟的前景<br>2.4光钟<br>2.4.1光梳<br>2.4.2光钟的基本组成<br>2.4.3激光频率标准<br>第3章 我国第一台冷原子钟<br>3.1结构与特点<br>3.1.1装置的基本组成<br>3.1。2冷原子喷泉的设计与配置<br>3.1.3激光-光学系统<br>3.1.4电子测控系统<br>3.2关键部件及其性能<br>3.2.1磁光阱<br>3.2.2 C场及其磁屏蔽组件<br>3.2.3微波谐振腔<br>3.2.4荧光收集器<br>3.2.5主、从激光器<br>3.2.6声光调制器(AOM)<br>3.2.7 PC机控制系统<br>3.3飞行时间信号<br>3.3.1基本估算公式<br>3.3.2 TOF信号测量<br>3.4主要性能指标<br>3.4.1主要性能<br>3.4.2不确定度评估<br>第4章 原子钟的高端应用<br>4.1 原子钟在导航星和空间站的应用<br>4.1.1星载原子钟的改进与更新<br>4.1.2新一代空间频率基准<br>4.2用原子干涉仪测量重力加速度<br>4.2.1工作原理<br>4.2.2装置概要<br>4.2.3主要环节<br>4.2.4结果<br>4.3 2l世纪的时间频率计量<br>4.3.1计量科学的革新<br>4.3.2导航航天及信息业应用<br>4.3.3新一代原子钟和“天文钟”<br>附录:与原子钟的发明和改进相关的诺贝尔物理学奖<br>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