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上颌骨
为一对纵长而宽广的大型骨板,组成吻的主要部分(图18:A,图19:B),由体和四个突起——鼻突、轭突、齿槽突和腭突等五部分组成。
体的前半部宽、后半部窄,内含复杂的气腔,除本身所含的鼻附窦——上颌窦(Sinusmaxillaris)之外,更含有鼻腔本部的一些隐窝(见下述)。体的背外侧壁宽阔(图38:A),其腹侧缘须于齿槽突;内侧缘的前半部向背内侧延伸成狭长的鼻突,后半部同样向背内侧延伸成狭的轭突。三者所连成的广阔外表面除后端部分为轭骨压接之外,其余全被有发达的颅纹饰。靠前方正对第四及第五上颌齿的平面处,有一甚大的丘形隆起,名第四上颌齿隆,内藏强大的第四上颌齿根。眶前嵴系统的眶前外侧嵴即由其后内侧向后方延伸。体的内侧壁低窄而呈垂直位(图38:B),构成鼻腔本部(或固有鼻腔Cawim nasi proprium)的外侧壁。壁的中部有一朝向后方的巨大开孔,把整个外侧壁分隔成近乎等长的前内侧段和后外侧段两部分。前内侧段较近中线且与中线平行,后外侧段自孔的外侧缘向外后方倾斜。孔在两段之间向前方扩张成一巨大的深腔,此腔名鼻甲前隐窝(Preconchal recess)。隐窝的内侧壁称为前鼻甲(Preconcha),后外侧壁称为鼻甲(Concha)。鼻甲的外后侧另有一隐窝,称为鼻甲外侧隐窝(extraconchal recess)。该隐窝的前方有两个开孔,背方较大的一个向前方扩大成鼻甲内的鼻腔隐窝(caviconchal recess);腹侧较小的一个为上颌窦的后孔。在鼻腔外侧壁前内侧段的前端和后外侧段的后背方各有一开孔,前者为上颌窦的前孔,后者为鼻甲后腔(postconchal cavity)的开孔。此腔的内侧壁称为后鼻甲(postconcha),实际上扬子鳄的后鼻甲很不发达,并不明显地向内侧隆起。这些鼻甲和隐窝,起着扩大鼻腔面积的作用。
鼻突(图18:A,图38:A)沿体的宽部向内并向后延伸,其前端渐窄而未入体的前缘,后端较宽,形成一尖端向后的三角形薄板,板的后缘向外前方倾斜,并以锐角与其后方的轭突相会。鼻突的内侧缘与中线平行,其腹面形成狭长的接合面,压接着鼻骨侧缘的大部分,并在其表面的鼻颌缝上形成眶前内侧嵴的中段;内侧缘的前段有一小段接前颌骨升突,后端也有极小的一部分与前颌骨前支的尖端相接。鼻突的后部以其腹面宽阔的接合面压贴于泪骨的前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