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超嗜热微生物资源与应用
0.00     定价 ¥ 2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76204
  • 作      者:
    周顺桂,余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5-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超嗜热微生物资源与应用》主要介绍了超嗜热微生物的系统分类与生长代谢,系统阐述了超嗜热菌和超嗜热酶的耐热机制与生态功能,以及它们在环境修复、能源制备、食药产品开发等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超嗜热微生物资源与应用》共分9章。第1~3章系统归纳了全球已发现的约160株超嗜热微生物种质资源,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长环境与代谢类型,并总结了超嗜热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方法;第4~6章分析了超嗜热微生物的高温适应机制与超嗜热酶的生化特征,并探讨了超嗜热酶的工程应用;第7~9章重点介绍了超嗜热微生物在生物能源制备、超高温堆肥、环境污染修复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技术和案例。
展开
精彩书摘
**章 超嗜热微生物概述
  根据*适生长温度的不同,可将微生物分为嗜冷(<20℃)、嗜温(20~50℃)和嗜热(>50℃)微生物。其中,嗜热微生物(thermophiles)还包括*适生长温度分别为 65~80℃和> 80℃且低于特定温度时停止生长的极端嗜热微生物( extreme thermophiles),以及超嗜热微生物(hyperthermophiles)。实际上,极端嗜热和超嗜热微生物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一些能在80℃以上环境中生长且能正常发挥生态功能的极端嗜热微生物,在本书中也被称为超嗜热微生物。迄今为止,嗜热微生物领域的先驱学者 Thomas D. Brock和 Karl O. Stetter等已从火山、热泉和海洋热液喷口等地热区自然生境和堆肥等人工高温生境中分离到上百株超嗜热微生物。
  在系统进化树上,超嗜热微生物主要集中于古菌和细菌根部的短分枝上,其特有的基因和生理机制使其具有极强的耐热性能,*适生长温度*高可达106℃,大部分能够耐受80~100℃高温,甚至能够在121℃下存活(Stetter,1996,2006,2013)。超嗜热微生物也因此成为各种超嗜热酶和代谢产物的重要来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食品、采矿、能源和环保等多个行业的特定高温环境中。本章简要概述了现有超嗜热微生物的发现历程、进化位置、栖息生境、种质资源及应用前景等,以期为超嗜热微生物的系统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发现
  一、超嗜热微生物的发现历程
  嗜热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实质上就是生命的温度上限不断被刷新的过程(图1.1)。1879年,Miquel*次在土壤中发现了能在72℃条件下生长的嗜热细菌,后于1888年自法国塞纳河分离出了**株能够在70℃条件下生长的嗜热芽孢杆菌(Sharp etal.,1992;Jenkins,2005)。然而,直到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到在热泉等一些极端高温环境中存在的生命,才真正开始极端(超)嗜热微生物的相关研究。
  1965年,Thomas D. Brock及其研究小组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研究光合微生物的不同温度梯度分布时,*次在温度高达90℃以上的热泉溢出液中发现了大量能够迅速生长的丝状微生物,并成功分离出了**株极端嗜热细菌——生长温度为 40~79℃(*适生长温度 70~72℃)的 Thermus aquaticus,以及**株超嗜热好氧古菌——生长温度为 55~85℃(*适生长温度 70~75℃)的 Sulfolobus acidocaldarius(Brock and Freeze,1969; Brock et al.,1972)。随后,包括*适生长温度为 70~75℃的 Thermomicrobium roseum在内的一批极端嗜热微生物在黄石公园热泉中被分离出来( Jackson et al.,1973)。尽管这些极端嗜热微生物能在75℃的环境中迅速生长,但大部分在100℃时会被杀灭(Stetter,2013)。为此,研究者们开始走访世界各地温度高达100℃以上的低海拔热 /沸泉、深海热液区等,试图从中发现更多超嗜热微生物(Brock,1995)。
  图1.1 早期研究发现的部分超嗜热微生物
  Fig.1.1 Some hyperthermophiles discovered in the early stage
  1981年,Stetter和 Zillig从冰岛热泉中分离出**株超嗜热产甲烷菌——生长温度高达 65~97℃(*适生长温度 83℃)的 Methanothermus fervidus和**株*适温度达到90℃的超嗜热厌氧古菌——能在 80~96℃下生长的 Thermoproteus tenax(Stetter et al., 1981;Zillig et al.,1981)。随后,Stetter等又从意大利武尔卡诺火山下的海底硫质喷气口发现了*适生长温度高达 105℃的 Pyrodictium occultum(Stetter,1982;Stetter et al., 1983)。1997年,Bl.chl等从深海热液喷口黑烟壁分离出 Pyrolobus fumarii,生长温度高达 90~113℃,生命的*适生长温度至此被刷新至 106℃(Bl.chl et al.,1997)。2003年, Kashefi和 Lovley发现分离自深海热液喷口水样的 Strain 121(与 Pyrodictium occultum的 16S rRNA序列相似性为96%)能够在高达121℃的沸水中存活,该菌也是目前在自然界中发现的生长温度*高的微生物。
  此外,科研人员还陆续从深海热液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生长温度为70~103℃(*适生长温度 100℃)的 Pyrococcus furiosus、84~110℃(*适生长温度 98℃)的 Methanopyrus kandleri、85~108℃(*适生长温度 95~106℃)的 Hyperthermus butylicus、67~95℃(*适生长温度 85℃)的 Aquifex pyrophilus、68~102℃(*适生长温度 95℃)的 Stetteria hydrogenophila和 55~94℃(*适生长温度 83~85℃)的 Thermococcus thioreducens(Fiala and Stetter,1986;Kurr et al.,1991;Zillig et al.,1991;Huber et al.,1992;Jochimsen et al.,1997;Pikuta et al.,2007)。Jones等(1983)从高温高压的 2600 m深海热液口分离出的超嗜热产甲烷古菌 Methanococcus jannaschii,*适生长温度为 85℃,也是**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古菌( Bult et al.,1996)。进入21世纪以来,超嗜热微生物研究在诸如系统分类学、微生态学、基因组学、酶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中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超嗜热微生物的进化位置
  嗜热微生物的系统分类学始于 1977年,Carl R. Woese根据 16S rRNA序列在分子水平上将原核生物分为真细菌( Eubacteria)和古细菌( Archaebacteria)两个类群,随后又提出由真核生物域( Eukarya)、古菌域(Archaea)和细菌域(Bacteria)构成的生命三域进化系统(图1.2)。超嗜热微生物出现在古菌域和细菌域中,且绝大多数为古菌,处于系统发育树根部,分支较短。此外,由于其生存的极端环境(如高温、高压、缺氧和富含还原性气体等)与地球的原始环境相似,科学家们提出超嗜热微生物可能是生命*早起源的假说( Woese et al.,1990)。化石证据也表明,嗜热微生物可能在 32亿年前就已经存在(Rasmussen,2000)。
  然而,一些实验证据却与该假说相悖( Forterre,1996)。例如,通过分析常温微生物 Escherichia coli的 DNA聚合酶Ⅰ和来源于 Thermus aquaticus的Taq聚合酶的结构与功能,发现超嗜热的Taq聚合酶可能起源于常温微生物。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地球上*早的生命形式可能是常温微生物,超嗜热微生物的耐热特性可能是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获得的(Korolev et al.,1995;López-Garcia et al.,2015)。目前,关于地球上*早生命形式的研究尚未有定论(曾静等,2015),但有关超嗜热微生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生理生化性质等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地球生命的起源。
  图1.2 基于小亚基 rRNA的进化树(Stetter,2006)
  Fig.1.2 Small subunit rRNA-based universal phylogenetic tree
  第二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生境
  嗜热微生物生长、繁殖并组成群落的特异性环境被称为热生境,其热能主要来自地热、自热、光照和人为加热等。其中,地热生境是*为典型的嗜热微生物栖息地,其热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刚性岩石圈之下流动的高温地幔物质。一般情况下,地幔物质虽然无法到达地表,但能够加热周围的大片岩石区域;还能通过与渗入地下的大气降水、深海冷水间形成对流,以热液、蒸汽的形式上升溢出地表,形成热泉、喷气口和热液喷口等特殊生境(图 1.3);甚至能在地壳薄弱或断裂处以熔浆的形式喷发从而形成火山。
  图1.3 超嗜热微生物的典型生境
  Fig.1.3 Habitat of hyperthermophiles
  A.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热泉;B. 弥漫硫磺蒸汽的意大利武尔卡诺火山;C. 深海热液喷口的黑烟囱(Dick,2019);D. 北京顺义超高温堆肥工厂
  无论是在陆地还是海洋,都能产生诸如此类的地热景观,随之产生的热量和涌出的各种矿质元素也塑造了各种*特的热生境。此外,微生物学家推测,在地壳深处的油井、地热工厂热井中,也存在主要由嗜热、超嗜热微生物构成的地下微生物群落及地下生物圈(Deming and Baross,1993;Takai et al.,2001)。热生境的多样性孕育了嗜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而新的热生境的发现往往能推动嗜热微生物新菌种的发掘与研究。
  一、陆地地热生境
  陆地地热生境以热泉和喷气口为主,其中,喷气口又分为硫质喷气口和沸泥池等,通常位于火山附近。由于大气压的限制,陆地地热生境的温度一般不会高于该地区水的沸点,从中分离出来的超嗜热微生物*适生长温度大多处于 80~90℃。例如,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82~88℃的热泉泄水渠上部发现的 Thermosphaera aggregans和 Thermocrinis ruber,*适生长温度分别为 85℃和 80℃(Huber et al.,1998)。
  地热温度梯度大于30℃/km的地区被称为“热斑”。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热斑特征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热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大西洋中脊地热带和红海–亚丁湾–东非大裂谷地热带。我国境内的地热区主要分布在 4个水热活动密集带,包括藏南–川西–滇西密集带(含近 60处沸泉)、东南沿海地区密集带、胶辽半岛密集带、台湾及其邻近岛屿密集带(含 8处沸泉),主要为温泉、热泉,*高温度为120℃(喷气口)(汪集肠和孙占学,2000)。一般而言,陆地地热生境中含有丰富的硫元素,从中分离的超嗜热微生物通常还具有嗜酸性。例如,在温度高达 100℃、pH 1.7~6.5的冰岛酸性热泉中发现的 Tbermoproteus tenax,其*适生长温度和 pH分别为 90℃和 5.0(Zillig et al., 1981)。在日本箱根大涌谷酸性温泉分离出的Sulfurisphaera ohwakuensis,其*佳生长条件为 85℃、pH 2.0(Kurosawa et al.,1998)。
  二、海洋地热生境
  海洋地热生境以海底热液喷口为主,一般具有高温、高盐分、高静水压、酸性,且富含硫化物、H2、CH4、CO2、金属物质等特点。深海冷水与熔融岩浆在将近1000℃的条件下相互反应,形成富含各种还原态有机物和CH4、H2、H2S、S等无机物,以及含Fe、Mg、Zn等重金属和含Si的高温流体(Dick,2019)。这些高温流体在喷出地壳时,与低温且富含氧化态物质的海水混合,促使多金属硫化物颗粒或者硫酸盐颗粒析出并沉积,通常形成能喷发300~400℃热液的“黑烟囱”或“白烟囱”,有时也形成喷发速度和热液温度相对较低的喷穴或热液卤池。
  在全球海洋系统中,纵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的三条洋脊彼此连接成环,在整体
展开
目录
目录
**章 超嗜热微生物概述1
**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发现1
一、超嗜热微生物的发现历程1
二、超嗜热微生物的进化位置3
第二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生境4
一、陆地地热生境5
二、海洋地热生境5
三、人工高温生境6
第三节 超嗜热微生物资源及应用前景6
一、超嗜热微生物资源概述6
二、超嗜热微生物的应用前景8
参考文献9
第二章 超嗜热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13
**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种质资源13
第二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生长条件22
一、生长温度22
二、pH24
三、含盐量24
四、营养物质27
五、对氧的依赖与抗氧化性29
第三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能量代谢31
一、化能自养型32
二、化能异养型33
参考文献34
第三章 超嗜热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43
**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分离纯化43
一、样品来源与保存43
二、超嗜热微生物的筛选与分离44
第二节 超嗜热微生物的鉴定与保藏53
一、生理生化鉴定53
二、细胞膜结构鉴定54
三、呼吸醌、极性脂和脂肪酸测定54
四、G+C含量测定56
五、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56
六、DNA-DNA杂交分析57
七、全基因组测序57
八、超嗜热微生物的保藏58
第三节 研究案例59
一、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中嗜热菌的分离59
二、生物电化学系统对超嗜热菌的富集60
三、Pyrolobus fumarii新菌种的分离鉴定61
参考文献64
第四章 超嗜热微生物的高温适应机制71
**节 细胞膜的高温适应机制71
一、嗜热微生物细胞膜的特点71
二、超嗜热细菌细胞膜72
三、超嗜热古菌细胞膜73
第二节 核酸分子的高温适应机制74
一、DNA的高温适应机制74
二、RNA的高温适应机制76
第三节 蛋白质的高温适应机制77
一、热稳定蛋白的结构77
二、热激蛋白的功能80
第四节 相容性溶质的高温保护机制82
一、相容性溶质82
二、超嗜热微生物的相容性溶质82
参考文献87
第五章 超嗜热酶90
**节 超嗜热DNA聚合酶90
一、超嗜热细菌DNA聚合酶90
二、超嗜热古菌DNA聚合酶92
第二节 超嗜热氧化还原酶95
一、含钨醛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95
二、产氢膜结合氢化酶97
三、超嗜热硫氧化还原酶99
四、其他超嗜热氧化还原酶102
第三节 超嗜热水解酶104
一、超嗜热糖苷酶104
二、超嗜热蛋白酶108
三、超嗜热脂肪酶110
参考文献111
第六章 超嗜热酶工程与应用119
**节 超嗜热酶的制备与纯化119
一、超嗜热微生物的规模培养119
二、超嗜热酶的提取123
三、超嗜热酶的纯化124
四、酶的活性测定129
第二节 超嗜热酶基因的遗传改造130
一、超嗜热酶的重组表达130
二、超嗜热酶的分子改造132
三、超嗜热酶的过量表达133
第三节 超嗜热酶的工程应用135
一、α-淀粉酶的工业应用135
二、TaqDNA聚合酶的商业应用136
三、基因组技术在超嗜热酶工程中的应用138
参考文献140
第七章 生物能源制备技术146
**节 燃料乙醇生产技术146
一、燃料乙醇制备的原理146
二、产乙醇的超嗜热菌150
三、燃料乙醇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52
第二节 生物制氢技术154
一、生物制氢的原理154
二、产氢超嗜热菌155
三、生物产氢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56
第三节 生物产甲烷技术158
一、生物产甲烷的原理158
二、产甲烷的超嗜热菌159
三、生物产甲烷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61
第四节 生物产电技术163
一、生物产电的原理163
二、产电的超嗜热菌164
三、生物产电技术的开发与应用165
参考文献167
第八章 超高温堆肥技术172
**节 超高温堆肥中的微生物172
一、超高温堆肥的发现172
二、堆肥中的超嗜热微生物173
三、超高温堆肥的群落演替176
四、超高温堆肥的产热机制178
五、超高温堆肥菌剂的开发179
第二节 超高温堆肥的腐殖化180
一、堆肥理化性质变化180
二、可溶性有机质转化182
三、腐殖酸的形成187
四、超高温堆肥的促腐机制191
第三节 超高温堆肥碳减排与污染去除193
一、温室气体减排193
二、新污染物降解197
三、其他污染控制199
第四节 超高温堆肥工艺与工程案例203
一、超高温堆肥工艺流程203
二、超高温堆肥工艺特点204
三、超高温堆肥工艺的经济性分析206
四、工程案例分析207
五、超高温堆肥技术规范209
参考文献210
第九章 超嗜热微生物修复技术220
**节 超嗜热微生物浸矿技术220
一、微生物浸矿作用机制220
二、高效产酸的超嗜热浸矿微生物221
三、主要的超嗜热微生物浸矿技术223
四、应用案例225
第二节 超嗜热微生物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226
一、超嗜热微生物的抗性机制226
二、具有重金属污染修复潜力的超嗜热微生物229
三、超嗜热微生物在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231
四、应用案例232
第三节 超嗜热微生物有机污染修复技术233
一、超嗜热微生物有机污染修复机制233
二、具有有机污染修复潜力的超嗜热微生物236
三、超嗜热微生物在有机污染修复中的应用237
四、应用案例240
参考文献24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