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国家的人》是冯内古特自1997年第十四部小说问世之后,出版的第一部非虚构性作品,可以称之为随笔或评论。《没有国家的人》也是作者自1997年宣布封笔以来的第一部作品。这是一个知识分子对现实世界、特别是对美国现行政策的批判书,表达了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世界良心。《没有国家的人》写作形式极其自由,作者在不同的话题之间来回穿梭,时而政治评论,时而文学艺术,时而历史人生,嬉笑怒骂,遣怀低吟,皆成文章。全书呈现多主题的变奏,时而文学艺术,时而政治评论,时而历史人生,特别是对“9·11”以来的美国社会和美国人的心灵有敏锐而透彻的把握。字里行间体现着作家高超的幽默感,洞察世事的卓越智慧以及对世界的忧患意识。有时乐观,有时沉痛,甚至绝望,而思想的活力和批判的力度贯穿始终。书中还有作者本人画的草图和手写字体,强烈得传达出冯氏特有的行文风格。
展开
邓金明
八十好几的冯内古特老先生,出书了。
这个老嬉皮写《五号屠宰场》那会儿,中国的“顽主”们还穿开档裤哩。几十年过来了,老家伙的火气一点没见少,新书《没有国家的人》里头,把美国骂了个遍。他骂布什政府“有最令人恐怖的精神变态人格”;他骂比尔?盖茨,认为应该是他的“生命生成转化,而不是该死的电脑”;他骂美国文化,认为“美国文化中,有两样东西火星人永远无法理解。那便是,到底什么是口交什么是高尔夫?”他骂美国发动的战争,骂美国所谓的民主政治,骂科学技术带来的环保问题,只要他看不惯,张嘴就要骂,活脱脱像贾府里头的焦大。
但美国人很有趣,你越骂他越喜欢。他们非但没有用“土和马粪”堵冯老先生的嘴,反而奉他为座上宾。2000年,老先生当选为“纽约州作家”;2002年,老先生八十大寿这天,纽约市长又宣布该日为纽约的“库尔特?冯内古特日”。美国人民那就更买老先生的账了。《没有国家的人》在美国一面世,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而且一呆就是八周,一口气卖出了25万本。
谁敢说冯内古特老呢?他还能骂人,能抽烟,能画画涂鸦,能拍广告。1995年,老先生为著名的酒广告“绝对伏特加”画了一幅自画像作为宣传海报,海报利用“冯内古特”和“伏特加”的谐音,取名为“绝对冯内古特”。在这幅自画像中,冯老先生自己玩着绳挑,旁边桌上是一瓶伏特加,瓶塞是一只猫头,暗示了老先生的成名作《猫的摇篮》。这只是老先生的众多涂鸦画之一。在《没有国家的人》中,就有一幅画在信纸上的老先生八十二岁时的自画像,浓密的卷发,巴伐利亚人的胡须,嘴巴永远叼着纸烟,还有就是冯内古特的标志性签名,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个“米”字符号。冯内古特是这样解释这个符号的:“我把自己的肛门画在签名中。”这就是冯内古特的风格。他能喜欢保罗?克利和乔治?布拉克的绘画,认为托斯陀耶夫斯基的《卡拉玛佐夫兄弟》能告诉人们关于善恶是非的一切;也敢于在“9.11”之后声称,恐怖分子是“非常勇敢的人”,“他们为自己的尊严而死”。
回避争议就不是冯内古特。他能从“五号屠宰场”的死人堆里幸存下来,他是德裔美国人,他出生在11月11日这天——这似乎就决定了他的黑色幽默、他的异议姿态以及他的光棍精神。是的,“没有国家的人”,实际上就是“光棍”,也就是嬉皮,一种完全从个人立场反战争反政府反现代技术的人文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翻开《没有国家的人》,你可以不相信冯内古特理想主义的单纯,也可以质疑他对当今美国、对现代生活的论断,但你无法不被他言谈文字的率直、坦诚、干脆和真实而感动。是的,就是他,一读他的文字就知道是他,就是那个从西方60年代运动走来的家伙,就像“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一样,几十年都没变。
《没有国家的人》作为冯内古特的一部文艺、时政论集,有很强的美国风格,言论求直而不求微妙精细。典雅的欧洲人也许会对这种没有一点正经但其实很正经的嬉皮文字、这种坦荡荡毫无遮拦的公路风格嗤之以鼻。但美国人喜欢,就像他们永远喜欢巨无霸汉堡、喜欢好莱坞式的电影结局一样。当美国人想玩一点微妙的时候,黑色幽默就产生了。《没有国家的人》中便有这种典型的冯氏黑色幽默。比如:“进化是多么富有创意,我们就是这样捕获长颈鹿的”,又比如“善没有理由战胜不了恶,只要天使们能像黑手党那样组织起来”。其实,黑色幽默也是一种在美国才会流行的风格。美国有移民,有嬉皮文化,有爵士摇滚,有美国梦,有自由民主也有大棒政策,有美国式的思想单一也有美国式的逻辑混乱。这是一个如此悖论、笑料频出的国度,这个国度的人民是如此能被嘲讽以及自嘲,冯内古特能受到欢迎,也就并不稀奇了。
但冯内古特并不仅如此,他的黑色幽默更多植根于个人生活史上的不能承受之重。《没有国家的人》中的头两篇文章,是全书写得最好的文字。冯内古特回忆了二战时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他的代表作《五号屠宰场》写的就是发生在德国德累斯顿一家屠宰场里的故事。被德国俘去的一些美国军人就关押在这个屠宰场里。战俘们使用的蜡烛和肥皂是用人体的脂肪制成的,杀人在这里和屠宰牲畜一样轻而易举。在当时德国纳粹已经兵败的情况下,英军仍然对德累斯顿实施了大轰炸,结果造成十三万五千人死亡,德累斯顿沦为一片废墟。冯内古特是当时幸存的七名美军俘虏之一,他亲眼目睹了德累斯顿的毁灭。他写道,“我见过这个城市先前的模样,从空袭避难所出来后,又看到了它被轰炸后的样子,其中的一个反应必定是笑。上帝知道,这是灵魂在寻找宽慰。”在冯内古特看来,甚至最单纯的玩笑也是基于恐惧唤起的些微痛苦,更别提那种没有笑声的玩笑了。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深陷苦难是那样的无助,以致任何安慰都没有用时,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笑了。
1944年,冯内古特的母亲在母亲节那天自杀,当时他出门在外。他的妹夫后来也死于车祸,随后几个小时他妹妹也死于癌症。冯内古特曾经试图自杀,但后来放弃了。玩笑也许是一种最好的平静方式。至少冯内古特还能拿自己“开涮”。冯内古特年轻时经营过一家瑞典牌子的汽车销售公司,后来破产了,冯内古特调侃说:“我现在确信,很久以前那次作为商人的失败经历很好地解释了一个深刻的谜团:为什么瑞典人总不把诺贝尔文学奖给我。”但是谁知道呢,也许八十高龄的冯内古特没准就能挺到斯德哥尔摩给他打电话这一天。
冯内古特先生,干杯
李娟
美国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被视为“黑色幽默”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五号屠场》、《猫的摇篮》、《囚鸟》、《冠军早餐》等作品已经为中国读者所熟悉。1997年,冯内古特发表《时震》后,宣布封笔,表示不会再写另一本书了。不少人以为冯内古特从此告别文坛。2005年9月,“七故事”出版社却推出了他的随笔评论集《没有国家的人》(AManWithoutACountry)。几周之后,该书便登上了亚马逊和巴诺网上书店的畅销排行榜。出版方立即决定将印数由原来的五万册加到十一万册。
由于之前冯内古特宣布封笔,因此目前市面上的《时震》被认为是冯内古特的最后一部作品;如今,这部《没有国家的人》来到中国,老冯内古特无疑又给中国读者带来了一个惊喜。《没有国家的人》的美国版是棕灰色封面,配有冯内古特的自画像,而他那拐来拐去、窝成一团的签名也甚为醒目。如今它来到中国,装帧变成了明亮耀眼的黄色,就如同这鲜明的颜色对视觉的刺激一样,这部作品的内容读起来也十分够味。
冯内古特上一部收山之作《时震》写的是宇宙中的时空连续统一体出现了一个小故障,“宇宙因失去主见而颤动了一下”,“突然收缩了十年的时间”,于是人类的时间发生了混乱,不得不重新把原来的生活再过一遍。冯内古特本人自称也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扮演了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如果说前一部《时震》整体上还有一个科幻框架的话,这本由专栏文章辑成的《没有国家的人》,信手写来,更显得毫无顾忌,贴肉下刀。《没有国家的人》中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他在芝加哥左翼杂志《当代》上每月两次的专栏文章,由编辑整理、连缀成现在的这部集子。翻开这本书,我们会发现冯内古特保持了一如既往的不羁,那种根植于残酷现实的幽默感是读者非常熟悉的,随处可见“冯内古特式”的名言。话题涉及社会制度、战争、环境污染、原料危机、小布什政府等等,其中有对文学艺术的议论,对战争的看法,对时下政局的针砭,还有回顾自己某一段往事时发出的感慨和议论,讥诮辛辣,作料生猛,在某些地方可谓是骂得畅快淋漓,口无遮拦。
虽然他的不少评论经常是手操利刃,毫不留情,但看似冷眼旁观的冷峻姿态中实则透露出他的深切忧患和关怀意识。这种热忱掺杂在嬉笑怒骂之中,痛击读者的神经。亲身经历过德累斯顿大轰炸的冯内古特写了《五号屠场》,在《没有国家的人》里,他又加上一句:“当然,关于战争,我不谈它的另一个原因是,它是不可言说的。”深沉的一笔。冯内古特将自己称为“没有国家的人”,不仅在于他本人的德裔身份,更因为亲眼目睹过国家、种族之间的仇视厮杀。恐怕对他而言,更愿意站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这个世界。他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生物化学,小说作品往往有科幻成分。虽然对于别人把自己归入科幻作家感到耿耿于怀,但不可否认,在恣肆想象和大胆虚构衬托下的悲悯情怀,无疑具有某种更为恒久的意义。这么说来,的确可以把他看作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冯内古特被称为“词语漫画家”,不仅文字犀利,如漫画线条,而且本身也喜欢涂画。他向来喜欢在文字作品里加上他的插图,《冠军早餐》即是典型代表,冯内古特的讽刺揶揄跃然纸上。《没有国家的人》也收入了他手写的“箴言”,在“作者手记”中,冯内古特交代了它们的来历。这些单独成页的插图,更让这个集子像是一幅个性鲜明的文字拼贴画。
冯内古特的作品以“黑色幽默”而著称。他笔下的荒诞无稽让人发笑,之后又笑不出来。在《没有国家的人》的最后一节即12节里,冯内古特说虽然“幽默是一种远离残酷生活,从而保护自己的方法”,但是“我可能再也开不了玩笑了——因为它不再是一种令人满意的防御机制。有些人很是风趣,有些人并非如此。我过去是这样的,但现在或许不是了。太多的打击和失望,使幽默再也不能发挥作用。”这种真诚的自剖让人感动,但作为读者,请问,有谁能够接受冯内古特先生再也不开玩笑?
冯内古特曾经给自己的作品做过一次由A到D的评分,其中《猫的摇篮》、《五号屠场》等作品他给了A+。2005年《没有国家的人》出版后热销,年过八旬的冯内古特称之为“暮年的一杯好香槟”。如今已是84岁高龄的他,还会不会再写下去?我们不禁要问——也许,冯内古特先生有兴趣再来一杯?如果这一问显得多余,那么,让我们暂且陪他饮尽这杯。
冯内古特先生,干杯。
谁能击败冯内古特
李占舟
一个人天分高,能坚持,虽然长寿,头脑并不发昏,也不倚老卖老,那么他的言论就值得我们洗耳恭听。
库尔特?冯内古特就是这样的智者。这位美国黑色幽默派代表人物年逾八旬,依旧斗志昂扬。《没有国家的人》中,现实世界在冯内古特的“逼视”下卸掉外壳,摘除面具,没有温情脉脉,处处惊心动魄。
像往常一样,冯内古特不叫嚷怒骂,也不故作深沉,他只是用化工专业训练出来的思维方式逐条剖析,用童年时期就运用自如的调侃语调揭穿诡计。让我们来看看他奋力攻击的目标:精神变态的小布什团伙,没有同情心和羞耻感的人,电子社会,所谓的经济繁荣,并不和谐的婚姻家庭,争夺财富的战争,毁灭性越来越强的新型武器。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苦痛后会反观此前生存状态,冯内古特也不例外。1945年2月13日,在德累斯顿,135000人一夜之间被英国炸弹夺去生命,整座城市遭受灭顶之灾。作为幸存者,作为战俘,冯内古特看见人力造就的地狱。他开始痛恨一切反人道的、蔑视生命的“混蛋”。美国9?11事件之后,冯内古特的这种痛恨变得更为猛烈。
或许真应了那句“老头更有力量”,现在的老冯内古特战斗力比以前还要强。但是,这种战斗力来自恐惧。他担心美国“太强大”:“现在全世界惧怕、仇视我们,就像当年惧怕、仇视纳粹分子一样。”全球化某种程度变成了美国化,大型跨国公司工作人员下班才能讲母语,到底什么是“国家”?我们在推动什么前进?这些问题显得不合时宜,也似乎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老冯内古特却一直在追问,终于得出如下结论:“除了图书馆和芝加哥杂志《当代》外,我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
正是由于“没有国家”,冯内古特的批判显得更肆无忌惮,一针见血。他不再需要遮遮掩掩,不再需要什么科幻,往往直奔主题,一招制敌。“科幻小说”的写作经历带给他的是另一种超脱:站在“我们这个星球”的角度看问题。
恨得愈强,爱得愈烈。冯内古特酷爱的包括布鲁斯音乐、大家庭、人道主义、马克?吐温、亚伯拉罕?林肯,当然还有埋藏正义的图书馆和敢于愤怒的左翼杂志《当代》。生命力成为他生活中至高无上的主题,他抵御着快节奏和虚假情感,希望从时代所抛弃和碾碎的物件中找到拯救人类的“圣杯”。
让一个如此苍老,如此接近死亡的愤怒者站出来吹响号角,让一个已经放弃出版书籍的作家重新整理思想和文字,不知道是我们的荣幸还是我们的悲哀。为了获得更强劲的思想,进行更健康的行动,我们要喜欢老家伙,靠近冯内古特这个不折不扣的男人,倾听他的声音。
在《没有国家的人》结尾,冯内古特呼吁不要“让最后的生物因我们而死”。冯内古特这个老家伙一边等待着死亡,一边期待着被击败,期待自己关于末世的预言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