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奥斯威辛的爱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20050301
  • 作      者:
    (德)蒂洛.蒂尔克(Thilo Thieke)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之际,我们特地编辑出版了这套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丛书。该丛书将中外作家混编,以中篇小说为主,兼及少量小长篇;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艺术地再现了六十余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以及世界人民奋起抗击法西斯战争暴行的壮丽画面,同时也真实而形象地揭露了法西斯分子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凶残以及那场战争给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br>    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人类历史上这黑暗的一页已经翻过了六十年,当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时,我们仍然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为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奋斗。这也是我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所在。
展开
内容介绍
    1940年夏、十九岁的波兰小伙子杰西被德国纳粹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在那里,他与犹太少女希拉相遇、相识并相爱。1944年,机智的杰西偷到纳粹军服和通行证,带着希拉成功地逃出了这座人间地狱。回到乡下后,希拉躲在农民家里,杰西参加了游击队,从此两人便失去了联系。1983年,在美国开珠宝店的希拉偶尔从她的波兰籍女佣处得知杰西的消息,于是这对患难中相受的恋人在分别四十年后又重逢了……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的轰炸机在克拉科夫附近的波兰村庄米恰洛维奇上空发出轰鸣。夜间寒冷而清新,即将破晓的白天预示着一个阳光充沛的日子。
    阿道夫·希特勒规定战争在四时四十五分开始。在当天给德国军队的命令中称,“执行的时刻”到了,“相信元首”。现在,时近清晨六时,就是对杰西·毕莱茨基——所有人都称他尤莱克——也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敌机的轰鸣声把他、他的兄弟莱斯切克和他的朋友斯塔斯切克从清晨的睡梦中惊醒,并一下子就终结了他们的假期。三个年轻小伙子冲到地方小学前的马路上,他们最近几天都是住在这所小学里的。
    “现在你一下就长大了,”十八岁的中学生杰西·毕莱茨基脑子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上空的德国轰炸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毕莱茨基与他的兄弟一道向母亲那边跑去,她已经站在家门前哭泣并哽咽地说:“噢,我的孩子们,现在开战了。”父亲一言不发。他满腹忧虑,沉思地站在他的儿子们面前,沉默无语。
    几周以来他们就知道了,战争就要打起来,不存任何幻想。到最后男人们总是越来越频繁地坐在一起并到杰西的父亲,村秘书卡洛尔·毕莱茨基这儿来打听,他对波兰未来和纳粹德国挑衅的看法。可此刻在西方所炮制的东西,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能想到是什么样子。进攻波兰称之为“白色事件”,一场大屠杀从此开始了,不久就扩展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在一两年之内就变成一片瓦砾,一堆焦土。
    最后的几个月是充满紧张的时期。奥地利与德意志帝国“合并”,随之是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一九三九年三月三十一日英法签订一份协定,共同保证波兰的独立,两个强国并在必要情况发生时共同承担针对德国的战争义务,尽管如此德国对东方邻居的攻击却日益增加。纳粹宣传首脑戈培尔在过去这段时间连续不断地对波兰进行攻讦,称波兰是“欧洲的一个污点”,处于一个“落后的文化地位”,“今天还依旧处在一二六○年的水平”。德国人对但泽自由市并人帝国和解决“走廊问题”的要求越来越急迫。按照《凡尔赛和约》波兰得到一条三十到九十公里宽的通向波罗的海的通道,这条通道把东普鲁士与帝国的其他地区分离开来,并经常导致紧张的局势。
    八月二十二日,德国电台终于在近晚十时许中断了它的节目,并宣布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为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而飞赴莫斯科,没有人再怀疑即将爆发的战争了。
    杰西是克拉科夫一家中学的三年级学生,在骚动不安的战前几周里学校正放暑假,他与母亲和弟弟莱斯切克一道来到乡下父亲那里。父亲是米恰洛维奇地方的村秘书,他为了儿子们能升上克拉科夫高等学校而不得不把一个家分为两地。母亲索菲亚·毕莱茨卡因此心情沉重地与两个大儿子住到有十公里远的大城市克拉科夫,在卢伯尔斯卡大街租了一所有三个居室的住房,而两个小儿子克齐斯托夫和卡洛尔则留在父亲身边。这一家人要在米恰洛维奇度过几天轻松的日子。
    为了躲开父亲的严厉看管,尤莱克、莱斯切克和斯塔斯切克去看望他们的朋友斯塔舒拉,此人在父亲毕莱茨基那里当差。他们在学校的楼房里找到住处,在这儿不受大人们的打扰。
    第一批炸弹轰炸了波兰的城市。人们所害怕的和欧洲为之颤抖的,现在都发生了。战争到来了,许多人都早已知道的这场战争会是一场大战。可在九月一日这一天,一丝少有的轻松感也混进恐惧之中。那种折磨人的模棱两可终于成为过去了。有不少波兰人也相信,德国国防军会被击退的。在战争爆发前两周,波兰驻巴黎大使尤利乌斯·卢卡西维茨甚至强调说,若是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话,那从战争一开始就能占领德国。波兰最高统帅部希望能阻挡住德国军队,并指望西方国家的介入和建立起第二战线。
    杰西·毕莱茨基也被这种爱国主义所感染。他好像在期待这场战争似的。双亲无力而惊恐地站在自家门前,痛苦地看着他。他们没有他那样的乐观主义,他们还在为他们的儿子们伤心呢。可尤莱克“有着去进行战斗的觉悟”,至少不能不战就向“希特勒分子”屈服。他私下里说动莱斯切克还有斯塔斯切克。一天以后,三个人对没有被招募感到失望,于是他们骑上自行车前去克拉科夫的下一座兵营去报名自愿入伍。
    他们随身没有带很多行装。一件衬衣,一条长裤,一点点钱,这就足够了。
    双亲对这些计划一无所知,也不去打搅他们。或许双亲已经通知了军事当局。在大街上看不到一个波兰士兵,而这同时德国的麦瑟尔斯米特飞机在上空横冲直闯,他们几乎无法理解。现役军官的反应令他们极为震惊并严重地伤害了他们朝气蓬勃的热情。这个军官只是微笑。随后他温和地说:“你们还有时间。”并把这三个自愿入伍的人打发回父母家中。
    他们本以为,他们会受到双手拥抱的接待。他们也提出来,他们在学校里接受了义务军事训练,为应付紧急情况做好了准备,但他们决心保卫祖国的反复说明毫无用处。
    现在他们站在兵营门前,对波兰不抱希望了。
    尤莱克的叔父亚历克山大,他父亲最小的一个弟弟,在随后的日子里,有一天传来了消息,也令人沮丧。职业军官开车前往米恰洛维奇,来向卡洛尔·毕莱茨基报告军事形势。虽然这兄弟俩单独在房间里谈了三个小时,可杰西却忍不住靠在门上谛听。“军队出卖了我们国家,”叔叔阴沉地发着脾气,“他们不去战斗,而是后退。”随后他又消失了,回到他自己的部队。
    还在九月六日这天,第一批德国坦克军队穿越了米恰洛维奇,大街上空无一人。德国步兵看起来,好像他们对波兰的反抗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印象似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当天在它的命令中通告:“强大的军事力量”逼近“向克拉科夫撤退的敌人”,“急速后撤的波兰人只采取了微乎其微的破坏行动”。这样在矿区可指望“在很短时间就能重新恢复”矿井中的工作。
    波兰对德国进攻的反抗不可能长时间坚持下去。尽管法英两国已经在九月三日对德国宣战,可在一九三九年的秋天德国的西部边界一直平静。这对德国国防军是一种幸运,因为在这一翼他们的力量显得十分脆弱。华沙终于在九月二十七日投降了,恰恰是已逃往罗马尼亚的波兰政府在那儿宣布存在的日子。大部分军队也越过边界,逃到那里并试图组织起来,作为一支逃亡军队去把反抗德国人的战斗继续下去。就在这同时,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红军占领了波兰的东部省份。“波兰已经完了,”约瑟夫·戈培尔十月十日在他的日记里满意地写道,“元首对波兰的判决是毁灭性的。更多像动物更少像人,完全麻木不仁和一盘散沙。”
    随着语言上的诋毁而来的是恐怖。波兰首先是被分裂开来:在北部是但泽区,在西部是波兹南区,西南方向的上西里西亚被并入德国成为一个行政区,而作为波兰人的“生存空间”是“直辖区”,它的首府是克拉科夫。随之开始了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保安警察部队的任务是在敌对国家里与撤退的部队中所有那些反对帝国和敌视德国的分子进行战斗,这登载在《保安警察和安全局(SD)的国外部队的方针》中。
    此前不久,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被任命为“帝国保安总部”的领导,这是一个新设立的机构,被置于海因里希·希姆莱领导下的保安警察局,由秘密警察和刑事警察组成,它与安全局合并在一起。它的部队就是在战线后方执行新的方针。“重要的居民阶层应尽可能不受到伤害,”海德里希九月七日在一次官方会议上解释说。
    有悠久传统的克拉科夫雅基尔隆恩大学的教授们是理解这句话后面意思的第一批人。十一月六日高等学校的一百八十三位成员在大学的主楼里被逮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送往萨克森豪森集中营。有十二个被捕的人就在集中营的头九个星期里死去。
    从现在起学校就停课了,德国安全警察在克拉科夫进行追捕知识分子。杰西,他的兄弟们,还有母亲都留在米恰洛维奇。在这儿纳粹的恐怖还不是太厉害。当然,关于突然进行抓捕的某些流言传播开来。也有关于波兰将军弗拉狄斯拉夫·西科尔斯基积极活动的消息:他已逃到巴黎,并在那儿建立起一个流亡政府,组织抵抗占领军的斗争。西科尔斯基,也是波兰战斗力量的最高统帅,他成了波兰爱国者希望的象征,杰西·毕莱茨基是这些爱国者中间的一员。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