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出版说明
斯捷潘诺夫传略
主要人物表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尾声
附编
(一)列宁:《旅顺口的陷落》
(二)旅顺口战役历史日程表
(三)中西日俄日历对照表
(四)关于1864年8月22日日内瓦公约原则适用于海战的公约(1899.7.29)
(五)日本和俄国和平条约(1905.9.5于朴茨茅斯)
(六)注释中世界战史索引
内容摘要
早在59年前,毛泽东同志就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号召我们,要“认真地研究历史……特别重要的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百年史……,近百年的经济史,近百年的政治史,近百年的军事史,近百年的文化史”。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研究近百年的历史呢?这是因为近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历史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和变化。数千年的封建社会转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这种改变,首先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
1941年,原苏联作家斯捷潘诺夫(A·CTEIIAHOB)著就了长篇历史小说《旅顺口》,忠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防御战,记录了两个帝国主义在中国领土和领海上进行的为控制远东重要战略经济区和重新瓜分势力范围的侵略战争。由于小说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于1946年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一等奖。《旅顺口》写作的最大特点是,基本反映了旅顺口防御战中的历史原貌,写出了沙皇封建制度的腐败,热情歌颂了俄罗斯下层官兵的英勇无畏。可嘉的是,《旅顺口》还写出了武器的发展史、战略技术史,并高度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但在歌颂俄罗斯下级官兵英雄主义的同时,恰恰也强烈地散布着殖民思想。这也难怪!因为斯捷潘诺夫的童年是在旅顺度过的,他的父亲即为沙俄侵略者中的一员,在日俄战争中任老虎尾炮台司令。旅顺口战役中,作者12岁。以后,他是作为日军战俘与其父返回家乡的。他从小就被殖民侵略思想熏染着。这些,均必须给以批判。所以对于本书,有导读的必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