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42612654
  • 作      者:
    [以]高德拉特(Eliyahu M.Goldratt), ( )科克斯(Jeff Cox)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1999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德拉特(EliyahuM.Goldratt)、科克斯(JeffCox),高德拉特博士是以色列物理学家及企管顾问,他与科克斯合著《目标》,大胆地藉着小说的手法,说明如何以近乎常识的逻辑推演,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结果一炮而红。《目标》迄今已翻译成十九多种文字,全球销售量达三百多万册。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誉为最成功的一本企管小说。
  《目标》这本书反映了一位科学家对管理问题的种种思考。高德拉特原本设计了一套昂贵的软件来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为了说明软件的功能,他写了《目标》这本书,来解释他独创的“制约法”(TOC,Theoryof Constraints),但是起初根本得不到出版商青睐。他们质疑:“由物理学家写的企管小说?把科学方法应用在企业管理上?没有人会读这样一本书的。”
  高德拉特不气馁,利用商展和各种机会,自己推广这本书。不久信件就如雪片般飞来,一位企业主管在信上告诉他:“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书!我规定所有员工在读完这本书以后,才准休假。这本书让我们公司脱胎换骨!”高德拉特把这封信连同全部书稿,寄给北河出版社(NorthRiver Press),一本畅销书于焉诞生,连品管大师戴明博士读了以后,都大力赞扬。
  这部小说中不断指点主角的导师钟纳可说是高德拉特的化身。高德拉特二十岁时就立志要教导别人思考的方法,他对于传播观念,抱着极大的狂热,可以一天只睡三个小时,奔波世界各地发表演说。他还创立了“高德拉特学会”(AvrahamYGoldrattInstitute)来推广观念,训练人才。辅导对象除了通用汽车等大企业外,还包括教师、美国空军将领等各行各业的人才。高德拉特的其他企管小说包括《绝不是靠运气》(It’sNotLuck)和《关键链》(CriticalChain)。
展开
内容介绍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被誉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企管小说。包括哈佛商学院在内的欧美许多大学都把它列为财经企管学生的必读。《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出版十余年来,已被译成十九种文字,销售达300多万册!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作者高德拉特是以色列一位物理学家和企管顾问。他用小说笔法,来解释他独创的“TOC制约法”。《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将工厂实行了TOC以后,如何由危机四伏而化险为夷,达到否极泰来。企业管理的许多基本法则,在生动的叙述中让读者自然地接受。《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脉络分明,高潮迭起。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好像书中的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小说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图景。工厂面临重重危机,总公司对此已忍无可忍,宣布以三个月为限,如果再元改进,即要关闭工厂。而厂长由于家庭与工作严重“失衡”,导致家庭生活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作为本书主人公,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男人,他将如何面对……
  《目标:简单而有效的常识管理》脉络分明,高潮迭起。而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好像书中的一切都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展开
精彩书摘

    6 工厂到底赚不赚钱?
    当我把别克汽车停在工厂停车场的时候,手表正指着四点三十分。我今天很有效的逃离了办公室。我伸手拿公事包,然后下车。办公室大楼似乎一片死寂,仿佛突袭之前的宁静。我知道他们都在里面等着我,准备随时扑过来。我决定让每个人都大失所望,先绕到工厂去,我只是想以崭新的眼光,看看周遭的一切。
    我走向通往工厂的大门,然后走进去。我从公事包中,拿起我一向随身携带的护目镜,墙边的桌子上放着一堆安全帽,我偷了一顶,自己戴上,然后走进去。
    当我转个弯,走进其中一个作业区的时候,三个正坐在长凳上看报纸闲聊的家伙吓了一大跳。其中一个人看到我,用肘部推了推其他人。他们立刻把报纸折起来收好,动作干净利落,就好像一条蛇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草丛中溜走一般。三个人顿时正经起来,镇定的分头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走回去工作。
    我过去可能会放过他们,但是今天这可把我惹火了。该死,这些工人明明知道工厂现在景况不佳,我们已经裁掉这么多人了,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你以为人人因此就会更拚命工作,来挽救这个工厂,但是这里却偏偏有三个每小时领十二美元工资的家伙,坐在那儿偷懒。我跑去找他们的领班理论。
    我告诉他有三个工人坐在那儿,什么也不干,他给了我一些藉口,说他们大致能跟上进度,只是坐在那里等零件送来。
    于是我告诉他:“假如你没有办法让他们认真工作,我会把他们调到其他部门去。现在赶快找点事情让他们做。假如你不能好好用人,你就会失掉这些人,听懂了没有?”
    我离开后,回头看见领班吩咐这三个家伙把一些材料从走道的一头搬到另一头,我知道他可能只不过找点事来让他们做做,但是管他的,至少这三个家伙现在忙着工作。假如我不吭声,谁知道他们会在那儿坐多久?
    我猛然想到:这三个家伙现在有事做了,但是这会帮助我们赚钱吗?他们可能在工作,但是他们现在有生产力吗?
    我真想回去告诉领班,想办法让这几个家伙真的生产出一些东西。但是,也许他们目前真的无事可做,而且,即使我能把这几个家伙调到能让他们发挥生产力的部门,我又怎么知道这样做能帮我们赚钱呢?
    真是奇怪的想法。
    我能够假定要人们工作和让公司赚钱是同一件事吗?我们过去都抱着这种想法。我们的基本原则是,让所有的人员和设备都不断的工作,不停的想办法催赶产品出门;无事可做的时候,就制造一些工作出来;当我们制造不出工作的时候,就调动人员;而当我们把人员调来调去,但他们还是无事可做的时候,我们就裁员。
    我环顾四周,大多数的人都在工作,游手好闲的人是少数的例外,几乎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工作,但是我们却不赚钱。
    有个阶梯弯弯曲曲的沿着墙壁,向上延伸到一部起重机。我爬上去,站在平台上俯瞰整个工厂。
    每时每刻,这里都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几乎我所看见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变数。假如你细想起来,这座工厂(或任何一座工厂)的复杂度实在会令人脑筋错乱。现场的情势不断改变,我怎么可能控制得了工厂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呢?我怎么可能知道工厂所采取的任何措施对于我们赚钱的目标而言,究竟是有生产力,还是没有生产力呢?
    答案应该就在我手上沉甸甸的公事包里。公事包里装满了刘梧为今早的会议准备的各种报告和报表。
    我们的确有各种衡量指标,我们也假定这些数据能告诉我们究竟我们有没有生产力,但是,结果数据告诉我们的却是像某个人是否依照我们付他的工资,做满他的“工作”时数;数据也告诉我们每小时的产出是否符合我们为这个工作所设定的标准;数据还告诉我们“产品成本”、“直接人工差异”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但是,现在我怎么样才弄得清楚这里所发生的一切是否真的能为我们赚钱?还是我们不过是在玩会计游戏而已?这中间一定有一些关联,但是我该如何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我走下楼梯。也许我只需是赶快贴张公告,斥责在上班时间内看报的行为就好了。但是这样就能让我们转亏为盈吗?
    当我终于踏入办公室的时候,已经过了五点钟,原本可能在等候我的人大半都离开了。法兰可能是最早下班的几个人之一,但是她留了一堆字条给我,几乎把电话筒都盖住了。大半的留言似乎都来自皮区,我猜他逮到我跷班了。
    我心不甘情不愿的拿起电话筒,拨了他的号码。老天爷大发慈悲,电话铃响了两分钟,都没有人接电话。我静静的吁了一口气,挂断电话。
    回到椅子上,望着窗外的落日余晖,我继续思考衡量指标的问题,以及我们用来评估绩效的所有方式,例如:工作是否跟上进度、交货是否准时、存货的变化、总销售额、总支出等。想要晓得我们赚不赚钱,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门外轻轻的响起敲门声。
    我打开门,是刘梧。
    我先前提到过,刘梧是工厂的财务长。他是个大腹便便的长者,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他依着会计师的传统,带着副胶边老花眼镜,即使身着昂贵的西装,他的样子多少还是有一点古板。早在二十年前,他就从总公司调来这里工作,如今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他每天最盼望的就是去参加会计师大会,然后好好的放松一下。他大半时候,都温文有礼,但是假如有人捉弄他,他就会完全变了一个人。
    “嗨!”他站在门口和我打招呼。我招手让他进来。
    他说:“我只是来告诉你,皮区下午来过电话。你不是应该和他一起开会吗?”  一
    “皮区想要什么?”我问,不回答他的问题。
    “他需要更新的数字。”他说,“好像因为你不在那儿,他有点恼怒。”
    “你把他需要的数字给他了吗?”我问。
    “对,大部分的数字。”刘梧说,“我把数字送出去了,他应该明天一早就会收到。大部分的数字都和我给你的差不多。”
    “其他数字呢?”
    “我还需要再整理一下,明天应该弄得出来。”他说。
    “送出去以前,先给我看看,好吗?让我知道一下。”
    “没问题。”刘梧说。
    “嘿!你现在有空吗?”
    “有,什么事?”他问,或许期待我会告诉他我和皮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坐下。”我告诉他。刘梧拉了张椅子坐下来。
    我沉吟片刻,想要找到恰当的字眼。刘梧期待的等着。
    “我只是要问你一个简单而基本的问题。”我说。
    刘梧微笑着说:“我喜欢这样的问题。”
    ……

展开
目录

作者序 科学与教育的探索
导读 以简单常识处理复杂问题
前言 勇敢的挑战基本假设
1 晴天霹雳
2 把我买下来
3 人人自危
4 机器人真的提高了生产力吗?
5 目标是什么?
6 工厂到底赚不赚钱?
7 决心放手一搏
8 有效产出、存货与营运费用
9 三个基本问题
10 都包含“金钱”两个字
11 我不要猜谜,我要解答
12 工作永远都排第一位!
13 荒野探险的启示
14 火柴游戏与生产流程
15 恍然大悟
16 太太离家时
17 危机处理
18 寻找生产瓶颈
19 钟纳发威
20 人生也面临瓶颈
2l 小小的胜利
22 老古董再度披挂上阵
23 改革,再改革!
24 问题蔓延了吗?
25 忙碌,不代表有效率
26 办法其实很简单
27 这山还望那山高
28 缩短生产周期
29 成本会计的矛盾
30 该柬的终于来了
31 最后的审判
32 “常识”管理
33 交换位置
34 新官上任的难题
35 混乱中建立秩序
36 成本的世界Vs.有效产出的世界
37 昨日是,今日非
38 打破惰性
39 还是瞎子摸象
40 当自己的钟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