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从平凡走向辉煌:三星和现代创始人的传奇历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1227233
  • 作      者:
    (韩)洪夏祥著
  • 出 版 社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洪夏祥,出生于首尔(原汉城),著名传记作家。著作有纪录片:《您了解那个年代吗?》、《华侨,微型社会的故事》、《安东尼奥的葡萄))等两百余部;传记:《李健熙》、《日本的窄巷》、《法国的窄巷》小说、《韩国雇佣军》。
  曾获韩国MBc(文化广播电视台)广播大奖作家奖,韩国日报“白象出版文化奖”等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从身无分文的穷学生到腰缠万贯的商业巨头,从默默无闻的庶民之子到呼风唤雨、无所不能的重量级人物,郑周永、李秉哲的创业之路已经成为韩国乃至世界商业领域所共同关注与赞叹的焦点,郑周永和李秉哲,作为现代和三星这两个世界性知名品牌的创始人,他们不仅创造了20世纪韩国的商业神话,本身更是承载了一段段发人深省、诱人沉思的传奇与佳话,本书不仅记叙了三星企业的辉煌历程,更再现了郑周永和李秉哲的创业之路!
  亚洲新兴企业三星,几年前还是索尼的追随者,而现在,却跻身于世界500强企业之列,成为了许多中国企业的追随者,是什么成就了三星企业的辉煌呢?本书作者对三星公司进行大量追踪研究,写成了这部全面诠释三星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力作。本书大胆采用了分析加评论的语言风格,旨在深入浅出地阐述三星公司的成功精髓,为那些有志于以三星为学习标杆,成为与三星公司一样卓越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展开
精彩书摘
  1945年韩国解放,韩国的民族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韩国的民族企业只有金研洙的京城纺织、朴兴植的和信百货商场、李东万的大东矿业等屈指可数的几家。
  很多企业家开始创业。郑周永的老乡,今天大农集团的朴龙学,开始在家乡江原道通川经营酱油工厂,解放后到了首尔。李洋球从咸兴来到首尔,开始用自行车销售点心,1948年在西小门洞成立了东洋食品公司,也就是今天好丽友东洋集团的前身。新东亚集团的创始人崔成模开始在沙里院经营米加工厂,后来到首尔开办了橡胶工厂。可隆(Kolon)集团的创始人李源万在日本开办帽子工厂,携180万元巨款回国开办了一家名为庆北企业的化纤公司。
  另外,双龙集团的创始人金成昆在那个时候移居首尔,把他在安阳的朝鲜纺织公司出售,在首尔成立了金星纺织,这就是今天双龙集团的胚胎。
  LG集团的创始人具仁会也于1945年在釜山成立了朝鲜兴业社,主要是以日本对马岛为对象经营木炭,由于风浪遭受失败,转向了化学工业。
  也就是说,伴随着韩国的解放,韩国本国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那些企业为现在的大企业奠定了基础。
  1945年刚刚一解放,李秉哲就来到了首尔。大邱的三星商会和朝鲜酿造厂蒸蒸日上。可是,他抱着在首尔开创更大事业的想法来到首尔。李秉哲把家搬到首尔是那年的五月份。原本在大邱经营酿造厂和三星商会的他带着家小搬到了首尔,住在惠化洞125号的传统韩式住宅,这个地方现在就是拍摄《共同警备区》的电影公司——明电影公司的办公地。
  在这个地方,李秉哲花了一年的时间对于未来的事业苦思冥想,最终下决心从事贸易。
  当时正值韩国物资匮乏的时期,他判断如果从事贸易的话,一定会大有作为。
  1948年11月,他在位于钟路二街的英保大厦附近(现在的YMCA)借了一座200平方米的建筑物,悬挂起了“三星物产公社”的牌匾。
  三星这个品牌现在闻名于世,可最早开业时,连房子都是向别人借的。
  把公司的名字起为“公社”,是由于当时韩国国内商家的主要客户都是澳门、香港的华商,这个名字便于他们的理解。
  三星物产公社是以股份制的形式起步的。李秉哲出资’75%,剩下部分是由赵洪济(后来创办了晓星集团)、金生基(后来创办了永进药品)、李午硕、文哲浩、金日钰等人共出资剩余的25%。李秉哲担任社长,赵洪济担任专务,金生基担任常务。李秉哲没有一个人出资,他采用一种合资的方法是他的一种经营策略。
  当时李秉哲经营公司的方针大致如下。这是他到首尔后一年休息时间里思考的成果。
  第一,公司的职员,不限金额,都可以投资入股,最终的利益分配根据出资的多少按比例进行公平的分配。
  第二,无论是社长还是普通员工,都要本着彼此相互尊重的精神恪尽职守,在公司建立根据能力的大小进行赏罚分明的制度。
  第三,要保证员工们的生活,在不妨碍公司运营的前提下,尽可能营造一家人的公司氛围。
  当时李秉哲让职工们拥有25%股份的理由,在于让每一个出资者都感觉到公司的利益与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奋发向上。P30-31
展开
目录
1.大地主的儿子和贫农的儿子
2.“海归”和离家出走的少年
3.年轻的米店老板和二十出头的大地主
4.星标面条和阿道汽车修理厂
5.三星物产公司和现代汽车工业公司
6.理发师的启示
7.大麦草坪和白糖
8.高级布料和高灵桥工程
9.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
10.汉江大桥和东京构想
11.权利面前的两个人
12.开办工厂和对外出口
13.越战工程和韩国肥料公司
14.Pony(小马)汽车和东洋电视台
15.郑周永的船和李秉哲的彩色电视
16.中东特运和三星电子
17.先想后做和先做后想
18.李秉哲、郑周永在半导体业的较量
19.对属下的爱与培养
20.优秀的企业家具有识人的慧眼
21.信任与考察
22.玩出名堂
23.正规的高尔夫和红色的高尔夫
24.李秉哲和郑周永的节俭
25.两位巨人的最后时日
26.王子之乱和接班人们
27.王国的功臣们
28.巨人的时代结束后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