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态感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07040645
  • 作      者:
    黄焱红等撰文/摄影
  • 出 版 社 :
    成都地图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旅游记者走天涯系列:生态感悟》把多年来刊登于这本杂志和书刊上的一些故事。分门别类地汇编为“民族掇采”,“历史回声”,“生态感悟”,“乡村故事”本小书。这些故事已经不是原版,经过重新编辑,图片和文字都改动得更加充实。风情并貌的介绍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景色。让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当地文化,做一次书面旅游。
展开
精彩书摘
  用博斯腾湖的芦苇固定流沙
  一股的公路可能最怕水。天降暴雨发洪水,时常冲毁路基,而泥石流更会给道路带来灭顶之灾。而沙漠公路根本不怕水,因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的降雨量也不过几毫米。但它怕风,风起沙移,曾埋没过无数的村舍、城堡,何况平坦无遮拦的路!因此,沙漠公路从开筑那天起,就同时着手护路。
  这里的风,几乎一年四季天天不断。微风起时,吹掠细微的沙粒顺地面疾走;狂风大作时,竞能席卷数以百吨计的黄沙,在空中奔腾,一刹那朗朗的白天就突变成乌云密布的黄昏。风一经停歇,飞沙落下,即刻堆成厚厚的1米多深的尘埃。历史上的一些探险家就是这样葬身沙海的。当地的百姓称之为“黑沙暴”;即便是常年生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土著居民,每望到天边腾起黑色沙尘,也会魂飞魄散,急忙躲避这灭顶之灾。每年的3月到6月,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季,也是恶魔般的“黑沙暴”大施淫威的季节。以人类现时的能力,治风治沙还难以得心应手,但做一些防御的工夫,还比较现实。当我们乘车进入沙漠腹地,一眼看见的,便是公路两侧布满方格的沙山。那一尺见方的格,都由插入沙内的芦苇杆构成,连起来像一片片巨大的鱼网,将公路两侧的沙丘笼罩。“鱼网”顺着沙漠公路,从北到南延伸300多公里。这网用于固沙。养路工人用铁锹将芦苇杆扎入沙丘,形成的方格,阻止了流沙随风而动,侵入路面。我停车时曾问过工人,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的芦苇杆?工人回答,不远,就在库尔勒附近的博斯腾湖区和塔里木河下游的湿地里,都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哩!
  ……
展开
目录
额济纳的胡杨林
华北泽国白洋淀
横穿死亡之海
武陵之巅梵净山
千辛万苦 水到渠成
金色的阿尔泰喀纳斯
风起科尔沁
闯“三江并流”腹地
热带雨林探奇
穿越沙海的坦途
秋游长白山
搜寻博格达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