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6月11日,上海《青年报》头版,被打通的两个版面连在一起,主题是“100位上海青年对21世纪的承诺”。版面用年轻的面容装点,其中有我的照片。我的边上,是刚到上海、刚成名、和我同龄的歌手王炎。我的文字与当时还没有开汉源书店的尔冬强排在一起,因为有上下文意思上的承接。<br> 作为参与讨论的惟一一名警官,我说了这样的话:“20世纪发生过两次世界大战,与此同时,整个世界的文化也正处于极严重的危机之中,并非战争造成了危机,而正相反。阿尔贝特·史怀泽说:敬畏生命。面对21世纪,我们怀着一颗毁坏不了的善良心,许下质朴如史怀泽那样的承诺。”<br> 没有人会太在意一个人的承诺,即便它惊天动地。<br> 参与那次讨论最小的是1975年生的,今天都已是这个社会的栋梁了。10年前,当我们还想着“21世纪离我有多远”这样的话题时,一些朴实而细小的承诺在今天看来竟然这样子琐碎而真挚:期望21世纪的上海人全都用上抽水马桶和煤气,每个上海人拥有十平方米住房。时间就这样快,今天,马桶已消失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煤气也快变成了天然气;市中心高架下住着的人们都已搬离,那里已经变成了这个城市巨大的绿肺,看着有些奢侈;我为这个城市添了一个新生命。仔细想想,好像只有我的善良心似乎依然在我的体内跳动,没有变化。<br> 我们的今天是未来的历史,不知道今天的年轻人会把这个世纪带向哪里。我想,一些最深沉的人文东西是可以传承的,可以注入一代人的灵魂,浸染着。<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