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欧罗巴秋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6026767
  • 作      者:
    郑健著
  • 出 版 社 :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作者简介
    郑健,高级编辑,大校军衔,曾任第六届全国记协理事。发表2000余篇新闻稿件,计250余万字。单独或与人合作出版了《脚下是祖国的土地》、《大国仪仗》、《山的气势海的情》、《苍生大医》、《雁出白洋淀》、《青年聂荣臻》、《聂荣臻与傅作义》、《谁在驾驭战争》、《明亮的“新闻眼”》等9部著作,其中《青年聂荣臻》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另有上百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散见于报刊。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集子是作者访问欧洲的收获。他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的成员,两次出访都适逢秋季,秋季是欧洲最迷人的季节。作者倾注笔墨间的秋韵,并非仅指自然风光。面对斑斓的景观,作者静下了心。走进热闹的市面,沉了下去。他尽力挖掘沉淀的历史文化。尽管行程匆匆,但寻求很仔细,观察很认真,思索很深刻,留下的记忆也就很鲜明。写山写水,写城写乡,着力之处还是写人文。他力求写出山水的文脉,写出城乡的底蕴。
    
    对于人生、社会,我始终抱着宜亲宜依的态度。宜亲宜依,方可增加感情。对于写作而言,宜亲宜依才会得到灵感,产生好的作品。在时空之秋、人生之秋的两次出访中,我以激情去迎接欧洲,又以平静去观察、分析、认识欧洲;既将往昔对欧洲的认识倾囊调出,又不囿于原有的认识,而凭借自己的目光、心灵去获取新的更准确的认知。我写的文章,既写景写情,但更多的是写人文。对于看到的东西,我不想简单地类比,简单地得出一个结论。但对于真善美,我不能不赞赏;对于假恶丑,我不能不鞭挞。于是,便写成了这样的40多篇小文章,这样的一本小册子。
展开
精彩书摘
    一个晚上没睡好觉。5点多钟起床,简单地洗漱完毕,我出了房间。走到涅瓦饭店门口,果真见朦胧的涅瓦河对面,停着一艘军舰。
    昨天从莫斯科乘火车到达圣彼得堡。晚上11点到涅瓦饭店住下后,我找出地图,想把饭店的位置确定一下。没想到饭店名副其实,就在涅瓦河边;更没想到,“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就锚泊在涅瓦饭店北面的河里。
    上初中时,学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知道毛主席所讲的一声炮响,来自“阿芙乐尔”号。后来进入高中,有关苏联十月革命的知识增长了,滋生出崇敬与向往“阿芙乐尔”号的心愿。历史的原因,这种崇敬和向往只能深埋在心底。苏联剧变,在苏维埃大地上飘扬了74年的镰刀锤头红旗落地,列宁亲手缔造的十月革命的伟大成果被葬送后,我觉得这辈子可能看不到“阿芙乐尔”号了。没想到这次出访提供了机会。
    在我们访问圣彼得堡的日程表上,没有安排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但是,如果不参观,我会遗憾一辈子。我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参观,在8点钟代表团集体外出前赶回涅瓦饭店。
    我上了河滨的大道,先是大步流星地走,后来干脆跑起来了。
    河滨的大道上还没有行人,偶有车辆通过,快得吓人。我不顾这些,一个劲地往东跑。五六分钟后,碰到一座桥,按昨晚看地图上的标示,这该是铸造桥了。我跑过桥,踅身向西跑去。又跑了五六分钟,“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就在眼前了。
    当年在沙皇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中,“阿芙乐尔”号最先站到起义人民一边。1917年5月12日,列宁向舰上的官兵发表了演说,使他们深受教育。11月6日,官兵们把“阿芙乐尔”号开到涅瓦河口,停泊在尼古拉耶夫桥下。第二天上午10时,舰上的电台向全国播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革命军事委员会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令它在当天晚6时20分之前无条件投降,但遭到拒绝。于是列宁作出决定:攻打冬宫。晚上9时45分,随着“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包围冬宫的士兵和工人开始进攻,第二天凌晨2时全部攻占冬宫。“阿芙乐尔”号的炮声,揭开了十月革命的序幕,“阿芙乐尔”号则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苏联卫国战争中,法西斯德国打到圣彼得堡(当时称为列宁格勒),“阿芙乐尔”号上的官兵组成“波罗的海舰队独立特种炮兵连”,将其中的9门主炮拆卸,部署在城外打击敌人。第十门主炮、指挥员和炮兵班则留在舰上迎战。在面临可能被炸毁的危急关头,“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自沉于港湾中。战后被打捞起来,1944年修复,1948年11月起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和中央军事博物馆分馆,停放在涅瓦河畔,供人参观。
    我放慢脚步,走近“阿芙乐尔”。巡洋舰停靠在河岸边。风浪拍打着舰体,它不理会;海鸟在船舷边飞腾,它在静观。将近一个世纪的沧桑,舰姿依旧雄伟,舰炮依旧高昂。
    我从我能达到的各个角度,拍了十几张照片。想把自己也拍上去,但我的相机不能自拍。正在为难时,前面步履匆匆,走来了一个人。我一看,差点儿没叫出来。那不是昨天在车上认识的那位“东南亚人”吗?
    昨天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的火车上,相邻的包厢里坐着位20多岁的年轻人。从那略显瘦削的身子、黝黑的面庞、深陷的眼窝,我判定他是东南亚人,甚至可能是居住在这一带的华人。我用汉语向他问好,他不懂。他叽里呱啦讲了几句,我也不懂。我们的翻译走过来,说他讲的不是英语,她也不懂。
    到圣彼得堡后,不知道他怎样下的车,晚上住在哪里,更不知道他此行欲何为。但现在我知道,他把参观“阿芙乐尔”作为首选,也知道他是迫不及待地赶来了。应该说,此时他也知道我把参观“阿芙乐尔”作为首选,也迫不及待地赶来了。
    我们彼此会心地笑了。
展开
目录
前言:人文散文的探索
薄雾,笼罩着红场
马克思雕像前的红玫瑰
“阿芙乐尔”诗情
碑前燃烧着不熄的火焰
忍耐的胜利
在朱可夫的办公室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没有桥,就不是圣彼得堡”
凝固的交响乐
《天鹅湖》的呼唤
涅瓦河畔的歌声
俄罗斯新闻掠影
不该忘却的记录
“斯帕西巴,多明海!”
巴黎,中国不会忘记
高大的“巴黎公社社员墙”
“法兰西感谢你们”
法兰西的一面旗帜
埃菲尔铁塔般的人物
诺曼底海滩的十字架
不对称的美
两座交相辉映的高峰
法兰西民族的翅膀
“香飘万里”之秘
“电影创造法国”
法兰西最诱人的魅力
卢浮宫的“镇宫之宝”
袖珍国里的大世界
天然去雕饰
大英博物馆
诗化的剑桥
古城秋色
别样的历史再现
脚踩东西两半球
德国有个波茨坦
走向它的路径不会荒芜
柏林市中心,一座纪念碑林
乘着歌声的翅膀
“秩序规范生活”
种有菩提树的地方
又一个黎明
碧绿连着蔚蓝
芬兰的桑拿浴
恬静的小国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走进俄罗斯村
神秘的布里亚特
后记:我言秋日胜春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