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雕花门楼 武夷古民居的记忆》:
大埠岗
去大埠岗很方便,就在邵武至泰宁的路边。空旷的河谷盆地中间,从大山边延伸出一条低缓的山冈,仿佛长长的象鼻。整个乡镇就坐落在象鼻形山岗上,距离盆地的平面二三十米高,最外面地势陡降,于是建了些吊脚楼。一眼望去,像是装载在一长列火车上的村落。
我同福州的漆画家沈克龙谈起大埠岗,他说:“大埠岗,我去过。大埠岗的建筑太有特色了,可以写成一本书。村庄的选址,风水,还有水道,都典型体现了古代的堪舆学观念。你有没有注意到那条水渠?为了水渠的引水,许多房子改变了朝向。房子建在高地上。也是农业社会的观念,不与田争地……”
大埠岗的鼻形高岗,中间是一条长街,沿斜坡而下,两旁是房屋。高岗上用水不方便,于是古人完成了一项杰出的引水工程,沿斜坡而下,曲曲折折,绕进人家的房前屋后。我说它杰出。是因为这条水渠至今仍在使用,水量大,流得十分欢畅。从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这条水渠,整个村子,不同的时段,限定不同的用水。比如早晨是饮用水,白天是洗衣洗菜用水,傍晚就刷马桶洗脚盆用水了。乡规民约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大埠岗的老房子,剩下得不多。最好的一幢是傅家大院,水渠从屋前流过,精细的青砖雕花门楼,门前竖起两根高高的石旌表,门环是铁的,纹饰考究,乌黑发亮。大厅里,连墙裙的方砖也没有放过,镂空雕刻着动植物的图案。屋主人,一个中年妇女见惯了来拍照的摄影记者,说:“你们一直来看,你们要,就把房子买去。”
“这可是宝贝,我们买不起。”
“老房子换你们城里的新房子好不好?”
我并不真的喜欢住这种老房子,没有卫生间,没有浴室,漏雨,隔音差,没有隐私。我了解它的一切缺陷,我就是在一幢老房子中长大的。古代的生活方式和我们今天毕竟不同,人人都想迁新居。我喜欢老房子,只因为它承载了一种悠久的生活样式,我欣赏的,是其中蕴涵的文化意味。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