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自序/梁小斌
2003年笔记·90节
人性的开启过程,就是人发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越来越多的过程。包括水勺、包括心脏跳动,都是暂时借给你,暂时栖息于此……
2002年笔记·101节
有人说,我们没知识,但我们有力气。我们没力气,哪怕坐在那里,也能管管事、看看门。人出发时,内心是藏有应付外界的工具的人的本身就是工具。他把自己的全身上下想了一遍,于是就走了出来。最为卑微的人也是如此,有对于自身工具属性的基本评估……
2001年笔记·31节
《圣经》里耶稣在说:“这是我的身体,你们吃吧,”,耶稣指着圣餐上的面包。面包本来就是面包,在威严的指示下,变为像耶稣身体一样的面包,这就是修辞学的开始……
2000年笔记·53节
我谈不上是世界的主宰,但至少可以主宰我身边的茶杯、手上的笔之类吧。我的心灵里好歹有几个能够指挥动的奴隶。我们的确经常在想,有些什么东西已在我掌握之中,或者将被我掌握……
1988年笔记·43节
当我想模仿他们的欢乐,挤进他们的欢笑丛中,我发现自己不行。他们玩世不恭对女人的评价,也引出我的玩世不恭,我真的感觉不行。他们出去跳舞,快步走向台阶,他们并肩行走,我跟在后面。我装作也想跳舞,我跟着他们走……
1987年笔记·41节
界线是不是由铁丝网构成,或者是一条白色石灰线,这并不重要。界线有时在哨兵的头脑里。厚实的皮靴可以踏去地上的任何界线,铁丝网也可以搬走。但我并不认为,界线真的被踏灭了。界线现在换了一个地方,重新把人圈起来……
1986年笔记·41节
因为我被打败了,所以显得善良……
1985年笔记·57节
被拋弃是一种荣誉,对这个时代来说。我思前想后觉得自己是个无用的人。但我逐渐从这里摒除了自己的自卑感,我的生活是一种自豪。我惟独在深思中才感到思想的温暖。惟有思想温暖人心……
1984年笔记·66节
假如是上帝叫人受难,我不会说什么。假如是国家要我牺牲,我只不过会有所怀疑。最根本的是,假如另外一个人欺负我,我一定要反抗。实实在在,我们不过是受人的欺负。所以,要研究人,要研究伪装成上帝、国家的人……
跋:正在复活的寓言/叶匡政
内容摘要
《梁小斌如是说》,一位天才思想家的惊世之作,一本提升人类思想力的杰作。
梁小斌,朦胧诗代表诗人,他可能是中国被埋没得最深的诗人与思想家了。10多年来他埋头于独立思想与写作,几近与外隔绝。直到1998年,他的诗歌被《大学语文》等一些语文教材陆续选入,他才重新在人们的视线中活起来。2000年,他的诗《我热爱秋天的风光》入选全国通用的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他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5-6位当代作家之一。2001年,他的思想随笔《独自成俑》出版,即获知识界好评,并入选《南方周末》年度推荐好书之一。2005年,梁小斌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年度桂冠诗人。
《梁小斌如是说》是从梁小斌九年近百万字思想随笔的精选本。“这个世界从不了解她伟大的人”,对于梁小斌也几乎可以这么说。梁小斌不是我们习惯意义上的文学家,他思想打碎了世间的一切成规陋见,他要还给你的是人的思想的尊严。这本书第一次公开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与自己思想的困境展开搏斗的过程,他总是在人们的思维盲区摸索,对一些从未遭受质疑的进行思考,他表达的不是一时的时尚,而是中国人真正需要的思想与价值。梁小斌文本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他的寓言性,它是关于“中国本质”的一种复活的寓言。在中央电视台的年度诗人推荐语中这么写到: “诗人梁小斌,一个磨难时代的诗歌童话,他坚韧而坚强地持续写作,在生活的边缘依然把诗歌完全融入了生命的状态。
新时期文学启蒙时这位诗人坚实、清澈、透明而深邃的诗句,在中国所有城市的旷野呼啸而过,他朴素而寓意深切的诗歌依然影响着现在的人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