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倾听俄罗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20040594
  • 作      者:
    冯骥才[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彻底扔掉了“前苏联”吗?<br>    他们也在激烈地“反传统”吗?<br>    他们正被美国人“美国化”吗?<br>    让《倾听俄罗斯》告诉你!
展开
作者简介
    冯骥才,浙江宁波人, 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著名当代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抢救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1960年高中毕业后到天津市书画社从事绘画工作,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产生浓厚兴趣。曾任天津市文联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会员。1995年亲自出任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艺术顾问。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是一篇历史小说)、《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
展开
内容介绍
    冯骥才《倾听俄罗斯》这样告诉你:“俄罗斯在变与不变之间。变的是社会与政治;不变的是历史的精神与文化的情怀”……这个产生过普希金、列夫·托尔期泰、柴可夫斯基、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列宾和列维坦的俄罗斯,在经历了翻天航的革命和覆地般的解体之后,今天到底怎样?
展开
精彩书评
    冯骥才的卓越贡献<br>    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城市保护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上,完成从文艺家向这样的“社会活动家”的角色转换。对冯骥才触动最大的是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他发现很多城市都破坏掉了自己以往的文化特色而都变成了一个样子。冯骥才认为,工业文明正在逐渐代替农耕文明,在这个过程中,原有农耕文明建构下的非常庞大的民间文化就即将散失,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先进的发达国家都开始对自己的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但目前,我们整个知识界的自觉还不够,加之我国民间文化始终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没有人关心,不抢救就真的会消失。冯骥才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要对包括汉族在内56个民族所遗存的所有的民间文化,大到古村落小到荷包,包括民俗和民间文学,做一个地毯式的考察,而且一次性地做10年。冯骥才一再强调,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保存某种形式,而是为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保留下她的那些美好的情感与精神,对于世界文化来说,东方成果也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矿藏,所以也是未来需要我们重点去探寻的。靠着冯骥才执著地呼吁和奔走,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古老文化的价值。冯骥才说,知识界要做的,就是去唤醒大众认识这些文化的价值,但这是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不是单靠某几个知识分子就能完成的不会结果并了解了其独具的价值,特别是精神上的价值,并能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br>    冯骥才 - 民间文化基金会<br>    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是人类重要的文明遗产。五千年来,积淀深厚,博大而精深.<br>    灿烂,不仅凝结着炎黄百姓的生活情感和人间理想,而且昭示着华夏民族的个性与精神。然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冲击下,民间文化身处濒危,如不紧急抢救和保护,先人创造的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必将急速的瓦解以至消亡。<br>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是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冯骥才发起并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国务院颁布实施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之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当代文化名人命名的公益性民间机构。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汇聚民间的仁人志士,调动社会各界各种力量,抢救和保护岌岌可危的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弘扬与发展中华文化。<br>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于2004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社团管理局正式登记成立(津基证字第004号),注册资金人民币200万元,由发起人冯骥才和台湾著名演员赵文瑄先生捐赠。基金会的决策机构为理事会,冯骥才任理事长,赵文瑄先生任副理事长,理事12人,由国内知名的文化学者、民俗专家以及文艺界、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组成。基金会的工作机构设秘书长办公室,项目部,联络部和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等部门。<br>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将通过严密的管理、规范的运做和合法的基金保值和增值措施,积极开展下述各项公益活动,推动和促进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事业的发展。<br>    遵循基金会的设立宗旨,接受国内外的捐赠;<br>    支持和资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项目;<br>    支持和资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民间文化研究项目;<br>    策划和组织旨在弘扬和发展中华民间文化的文化交流项目;<br>    奖励和表彰对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团体和个人。<br>    冯骥才是我的一大伟人,我们学习了他的好多文章,《花脸》就是一片很好的教材。<br>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br>    《画外话丛书 冯骥才卷》 《逆光的风景》 《摸书》<br>    《冯骥才散文自选集》 《冯骥才卷》 《感谢生活》<br>    《一百个人的十年》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炮打双灯》<br>    《神鞭》 《三寸金莲》 《关于艺术家》<br>    《珍珠鸟》 《雕花烟斗》 《海外趣谈》<br>    《冯骥才小说选》 《乡土小说》<br>    《我是冯骥才》 《秋日的絮语》《挑山工》《俗世奇人》《献你一束花》<br>    《快手刘》 《花脸》《灵魂的巢》<br>    选自《快手刘》<br>    人人在童年,都是时间的富翁。胡乱挥霍也使不尽。有时呆在家里闷得慌,或者父亲嫌我太闹,打发我出去玩玩,我就不免要到离家很近的那个街口,去看快手刘变戏法。<br>    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种戏法比舞台上的魔术难变,舞台只一边对着观众,街头上的土戏法,前后左右围着一圈人,人们的视线从四面八方射来,容易看出破绽。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便禁不住大叫:<br>    "在右边那个碗底下哪,我看见了!"<br>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神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br>    "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自信使我的声音非常响亮。<br>    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br>    "瞧吧,在哪儿呢?"<br>    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穿过黄布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居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br>    四边围看的人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唏嘘之声。<br>    "怎么样?你输了吧!不过在我这儿输了决不罚钱,买块糖吃就行了。这糖是纯糖稀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br>    我臊得脸皮发烫,在众人的笑声里买了块棒糖,站在人圈后边去。从此我只站在后边看了,再不敢挤到前边去多嘴多舌。他的戏法,在我眼里真是无比神奇了。这也是我童年真正钦佩的一个人。<br>    他那时不过四十多岁吧,正当年壮,精饱神足,肉重肌沉,皓齿红唇,乌黑的眉毛像用毛笔画上去的。他蹲在那里活像一只站着的大白象。一边变戏法,一边卖糖,发亮而外突的眸子四处流盼,照应八方;满口不住说着逗人的笑话。一双胖胖的手,指肚滚圆,却转动灵活,那四个小球就在这双手里忽隐忽现。我当时有种奇想,他的手好像是双层的,小球时时藏在夹层里。唉唉,孩提时代的念头,现在不会再有了。<br>    这双异常敏捷的手,大概就是他绰号"快手刘"的来历。他也这样称呼自己,以致在我们居住那一带无人不知他的大名。我童年的许多时光,就是在这最最简单又百看不厌的土戏法里,在这一直也不曾解开的迷阵中,在他这双神奇莫测、令人痴想不已的快手之间消磨的。他给了我多少好奇的快乐呢?<br>    那些伴随着童年的种种人和事,总要随着童年的消逝而远去。我上中学以后就不常见到快手刘了。只是路过那路口时,偶尔碰见他。他依旧那样兴冲冲的变"小碗扣球",身旁摆着插满棒糖的小绿木箱。此时我已经是懂事的大孩子了,不再会把他的手想象成双层的,却依然看不出半点破绽,身不由己地站在那里,饶有兴致地看了一阵子。我敢说,世界上再好的剧目,哪怕是易卜生和莎士比亚,也不能像我这样成百上千次看个不够。<br>    我上高中是在外地。人一走,留在家乡的童年和少年就像合上的书。往昔美好的故事,亲切的人物,甜醉的情景,就像鲜活的花瓣夹在书页里,再翻开都变成了干枯了的回忆。谁能使过去的一切复活?那去世的外婆、不知去向的挚友,妈妈乌黑的鬈发,久已遗失的那些美丽的书,那跑丢了的绿眼睛的小白猫……还有快手刘。<br>    高中二年级的暑期,我回家度假。一天在离家不远的街口看见十多个孩子围着什么又喊又叫。走近一看,心中怦然一动,竟是快手刘!他依旧卖糖和变戏法,但人已经大变样子。十年不见,他好像度过了二十年。模样接近了老汉。单是身旁摆着的那只木箱,就带些凄然的样子。它破损不堪,黑糊糊,黏腻腻,看不出一点先前那悦目的绿色。横板上插糖的洞孔,多年来给棒糖的竹棍捅大了,插在上边的棒糖东倒西歪。再看他,那肩上、背上、肚子上、臂上的肉都到哪儿去了呢,饱满的曲线没了,衣服下处处凸出尖尖的骨形来;脸盘仿佛小了一圈,眸子无光,更没有当初左顾右盼、流光四射的精神。这双手尤其使我动心——他分明换了一双手!手背上青筋缕缕,污黑的指头上绕着一圈圈皱纹,好像吐尽了丝而皱缩下去的老蚕……于是,当年一切神秘的气氛和绝世的本领都从这双手上消失了。他抓着两只碗口已经碰得破破烂烂的茶碗,笨拙地翻来翻去,那四个小球儿,一会儿没头没脑地撞在碗边上,一会儿从手里掉下来。他的手不灵了!孩子们叫起来:"球在那儿呢!""在手里哪!""指头中间夹着哪!"在这喊声里,他慌张,手就愈不灵,抖抖索索搞得他自己也不知道球儿都在哪里了。无怪乎四周的看客只是寥寥一些孩子。<br>    "在他手心里,没错!决没在碗底下!"有个光脑袋的胖小子叫道。<br>    我也清楚地看到,在快手刘扣过茶碗的时候,把地上的球儿取在手中。这动作缓慢迟纯,失误就十分明显。孩子们吵着闹着叫快手刘张开手,快手刘的手却攥得紧紧的,朝孩子们尴尬地掬出笑容。这一笑,满脸皱纹都挤在一起,好像一个皱纸团。他几乎用请求的口气说:<br>    "是在碗里呢!我手里边什么也没有……"<br>    当年神气十足的快手刘哪会用这种口气说话?这些稚气又认真的孩子们偏偏不依不饶,非叫快手刘张开手不可。他哪能张手,手一张开,一切都完了。我真不愿意看见快手刘这一副狼狈的、惶惑的、无措的窘态。多么希望他像当年那次——由于我自做聪明,揭他老底,迫使他亮出一个捉摸不透的绝招。小球突然不翼而飞,呼之即来。如果他再使一下那个绝招,叫这些不知轻重的孩子们领略一下名副其实的快手刘而瞠目结舌多好!但他老了,不再会有那花好月圆的岁月年华了。<br>    我走进孩子们中间,手一指快手刘身旁的木箱说:<br>    "你们都说错了,球儿在这箱子上呢!"<br>    孩子们给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莫名其妙,都瞅那木箱,就在这时,我眼角瞥见快手刘用一种尽可能的快速度把手里的小球塞到碗下边。<br>    "球在哪儿呢?"孩子们问我。<br>    快手刘笑呵呵翻开地上的茶碗说:<br>    "瞧,就在这儿哪!怎么样?你们说错了吧,买块糖吧,这糖是纯糖熬的,单吃糖也不吃亏。"<br>    孩子们给骗住了,再不喊闹。一两个孩子掏钱买糖,其余的一哄而散。随后只剩下我和从窘境中脱出身来的快手刘,我一扭头,他正瞧我。他肯定不认识我。他皱着花白的眉毛,饱经风霜的脸和灰蒙蒙的眸子里充满疑问,显然他不明白,我这个陌生的青年何以要帮他一下。<br>    选自《俗世奇人》<br>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br>    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br>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br>    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br>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br>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br>    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br>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br>    我不管它。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br>    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br>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br>    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br>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暗下来,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br>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br>    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br>    《珍珠鸟》
展开
精彩书摘
    如果你独自驾车,在俄罗斯的大地上奔跑,车里的录音机再放一点音乐,你跑着跑着,就会觉得自己整个身心已然和车外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了。<br>    车窗外永远是无边的未开垦过的原野,无穷的天空,无尽无休、纵横来去的森林,以及无头无尾的河流。一切了无声息,全都静止不动,包括高县在空中的鹰,就像停在天上一动不动;在你疾速前奔时,它们如同画一样贴在你的车窗上。<br>    可是你决不会感到厌倦,因为你恰恰被这一切惊呆了。尽管你去过世界无数的地方,但惟有俄罗斯的大地才会这样的辽阔、浩瀚、原始、雄厚、富饶和充沛。提到富饶,还记得契诃夫那句话吧——“伟大的俄罗斯的土地呵!今天你把一根车杠插进去,明天它就会长出一辆马车来!”<br>    地球饱满有胸膛在俄罗斯!<br>    晚间,在我们下榻的酒店内一间窄小又简陋的餐室里。俄罗斯作家协会设宴招待我们。然而,没有海鲜山珍,美酒佳肴。我的主人是纯粹的民间团体,没有国有资产作为后盾,拿不出<br>    那等规格的大餐。长长的铺着玫瑰红色粗线桌布的餐桌上,只有黑面包、罗宋汤、牛油、蔬菜沙拉以及每人两片炸肉;在切成一半一半的煮鸡蛋上放着亮晶晶的、琥珀色的鱼子。饮料只有加气的矿泉水和当地特产的“沙皇牌”的沃特卡。可是主人们动情的话语和诗朗诵使这一切都变得次要。<br>    可能我也喝了几杯沃特卡,现在怎么也分不清记忆中的那些话是谁说的。好像有一位诗人或者编辑说他弟弟参加过在我国东北打击日本人的战役。一位完全被我忘记姓名的女作家说<br>    她父亲也在中国服过役,所以她至今能够用汉语从一数到十。记得我还说,我能用俄语从一数到十!我上高中时外语课所学的是俄文,我们全班同学还和莫斯科第一百零四中学一个班的学生通信呢。我们每个同学都有一个俄国小朋友。我那个朋友是个女孩子,好像名叫阿霞。但时间相隔太久太久,至今我能够记住的俄文除去“同志”、“再见”和“很好”,再有就是从一数至十了;当时,我真的用俄语从一数到十,赢得了他们的笑声和掌声。<br>    那个晚餐中,尼古拉耶维奇说的话我记得分外清晰。他说解放战争中,他在办公室墙上的一张中国地图上,天天用铅笔标着<br>    “解放中国”的路线。他说得极富情感,他肯定看过我俄文版的作品和介绍,所以他向他的诗人朋友介绍我在文革中非凡与惨痛的遭遇。他说我在那时发誓要记下同时代人的命运而开始冒着生命危险的秘密写作。于是他举起酒杯说:“为文学干杯!”<br>    晃动着无色的沃特卡的酒杯碰得当当响。<br>    我想,为什么懂得我与文学这一生死之交的人不在国内而在俄罗斯呢?<br>    随后,酒意渐浓,谈兴渐高。酒助兴,也生兴。酒还能溶化心中的围栏,而人间所有的诗都是从心中解放出来的。于是主人们纷纷站起身来诵诗。有些诗是他们自己的,也有费特的,<br>    还有普希金和涅克拉索夫的。不论哪首诗——只要从心里冒出来,跟着就从他们抖动的嘴唇中脱口而出。<br>    尼古拉耶维奇说,希望我们的中国朋友也朗诵一首。他当然指的是我。<br>    我忽然想起和一首诗有关的一件事。于是我说,我有位朋友,和我同住在天津,她是俄罗斯文学的翻译家。她译过大量苏俄文学,比如伊林的作品和柯丘宾斯基的小说。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地球上的五星期》的中文译本,还是她从俄语转译到中国的呢。在“文革”期间,她受到冲击,个人婚姻也很不幸。那时,我去看她,她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谈话中泪流不止。我讲了很多道理也无法帮她解脱出来。忽然,我想到了一首诗,背诵给她。不料这首诗却发生了神奇的效力。她被感动了,泪水也自然地止住。我至今还记得那一瞬她眼里闪出的光亮,就像黎明时带着新的一天希望的清亮亮的晨光。<br>    可爱的阿列克也有不可爱的时候,那就是不准时。每次在约定的时间都不会看到他的出现,而在他出现之后,又一准笑嘻嘻用一个小理由塞给我们。一次他把我们撂在红场至少迟误一个小时。他一出现就激情地对我们打招呼,好像他一直在焦急地寻找我们。我们便说好一起噘起嘴板着脸表示抗议。导演胡淼做得过于认真——女人做事总是这么认真,直叫阿列克不断地用中文大声说:“我爱你!”胡淼才对他露出笑容。当然这笑容也是无可奈何的。是呵,第二天见面时他又晚到半个小时!<br>    在时间概念上,德国人的原则是绝对的准时。他们脑袋好像装满齿轮,决不会差一分一秒,所以德国人的机械工业发达,盛产哲学家。日本人也同样精细与严格,但见面之后鞠躬哈腰<br>    一通忙,礼貌用语一大堆,各种“文案”不胜其烦,客观上又耽误掉不少时间。中国人赴约的传统是讲究提前的,所以历史上才有张良约见智叟提前一个晚上的美谈。但后来这种传统被我们糊里糊涂地忘掉了,直到近二十年才又认真起来。我们不认真也不行——因为一切生活都已经“数字化了”。那么俄罗斯人呢?是经济时代粗糙和不负责任的生活养成的这种散漫,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br>    我发现,我们所有的参观活动,一是准会迟到,二是对方决不会表现出不满,乃至拒绝。阿列克也完全不需要道歉和解释,好像他们对这一切早都习惯了。<br>    我想,是不是他们的时空太大?<br>    从空间来说,俄罗斯才真正称得上幅员辽阔。任何两个地方的距离都不会很近。房子大,街长,两个城市之间最少也要跑上一天。所以他们用不着像日本人那样计算空间与距离。从时间上说,白天日照太长,太阳从清晨六点一直照到晚上十点,如果下午三点还没吃午餐,下午的事还没做,他们一定会告诉你,不急,时间很多。<br>    俄罗斯人是时间的富翁,他们就不会一分一秒地精打细算,“准时”的概念又由何而来?<br>    他们冬天太漫长。庄稼不可能一年收两次。每年八九月秋收之后,直到转年春天到来之前,他们至少有半年时间无事可做——在农耕时代他们就这样生活了一千多年。<br>    在寒冷的北方,酒能给予人们身体以热能,也是心灵的一种慰藉。于是那种无色而烈性的沃特卡就浸透了他们的生活。如果有人告诉你哪个人全家酗酒,那并非怪事。醉卧街头的酒徒是他们街头一景。俄罗斯有不少宣传画,是劝戒酗酒的。还记得瓦·格·彼洛夫那幅名画《最后一家酒店》吗?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有时魔鬼的名字就叫沃特卡。酗酒常常使人穷途末路,并成为车祸的第一帮凶。此外,酒还会模糊对时间的界定,助长遗忘,它长久消溶在俄罗斯人的血液里。换句话说,一个血里总含着酒精成分的民族必定是散漫、随意、没准、缺乏规范以及大大咧咧。<br>    可是这个嗜酒的民族,却率真而不善做假。做买卖不会有太多的谎,也就不善于讨价还价。这里惟一的例外是那些在红场卖纪念品的小贩。他们专门向中国游客兜售一种纪念邮票册,每个人都学会几句中国话用来和中国人打交道,还收取人民币。然而他们这种邮票册的要价却总是高出一两倍,直等到我们的同胞把价杀下来一半或一多半,才点头成交。俄罗斯人之间很少这样“砍价”,据说他们这种讨价还价的生意经只是为了满足我们的购买心理。<br>    再说说俄罗斯的冬天太长太冷太寂寞,为此他们对另外三个季节的感受是:对春天的祈盼,对夏天的激情,对秋天的伤感。因为秋天是对一年花开草绿的终结,所以他们伤感。伤感是对逝去的生活的惋惜与怀念;对美好往事的留恋与追忆。无论是列维坦的绘画、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还是屠格涅夫和契诃夫的文字,都深深又浓郁地浸透着这种情感与气息。伤感是最深切的情感。因而,这个民族是情感化的。他们容易感动,或感受到别人被感动的心。他们便自然成为一个艺术上才华横溢的民族。他们没有缜密的思维,却有随时到来的灵感;他们不喜欢数字的绳索,而热爱诗样的放纵的酒。所以他们缺少大哲学家,但在诗歌、小说、音乐、绘画、戏剧、舞蹈等等方面都有着世界超一流的大师。而且由古至今,代不乏人。这因为一切艺术行为的本质全是感情行为。如果我们站在这一点上,去理解他们的随意、散漫、不规范,便会欣然地接受下来。<br>    在访俄的最后一天,我们在莫斯科一家餐厅宴请几位朋友。其中阿列克是当然的一位。我们要用美酒佳肴,表达对他由衷的谢意。然而,不管我们把开宴的时间怎样的一推而推,他仍旧迟迟未到。我们认准他老毛病又犯了,大家都不高兴。可是待宴席进行一半,他忽然出现,满面笑容。我们以为他又用这种小把戏避开尴尬。他突然将一本厚厚的画册举到我面前,原来是我最需要的一本书——《俄罗斯经典作家的画集》!<br>    自从在圣彼得堡的“普希金之家”,我发现除去普希金,其他如屠格涅夫、莱蒙托夫、茹<br>    科夫斯基、果戈理、列夫·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等等全能画一手好画。这真令我惊讶!不仅是我,中国读者几乎没人知道他们全是画家。我希望能得到一些他们绘画作品的照片或相关的书籍,向我的国人好好介绍一下。但是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我跑了许多书店,也没有找到这类的画册与资料。阿列克与我语言不通,但一定和我一样着急。眼瞧着明天我就要走了。所以他刚刚缺席我们的宴请,又跑了许多地方,最后终于在一家古籍书店买到这本老版的画集。所有俄罗斯大作家的画作全在里面!<br>    在他把这本画集放到我手中时,睁大眼看着我,等着我的高兴。他的神气真令我很感动!<br>    我的同伴们都理解他了。胡淼说:“阿列克真的太可爱了。”<br>    阿列克听不懂。<br>    胡淼对他大声说:“阿列克,我爱你。”<br>    阿列克像孩子那样大声笑起来。我们拥抱在一起。<br>    这时,我想起一句话:如果你真的爱一个人(或一个国家与民族),一定不只爱他的优点,而是爱他的全部。<br>    ……
展开
目录
    时空交错的旅行(序言)<br>    文学在乞讨吗?<br>    诗人照耀着我们<br>    列宁在哪里?<br>    阿列克和他的乡村别墅<br>    在俄罗斯,谁更接近大自然的灵魂?<br>    绿色的手杖<br>    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br>    普希金为什么决斗?<br>    看望老柴<br>    从圣彼得堡到杨柳青<br>    金子做的桥<br>    深秋花开应未迟<br>    小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