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辑一 京城旧影<br> 什刹海梦忆录<br> 东安市场忆旧<br> 北京的鼓楼和钟楼<br> 旧京第宅<br> 老住宅的夏天<br> 北京城内旧宅园闻见录<br> 北京步军统领衙门的遗址<br> 博多勒噶台亲王府<br> 清代皇帝怎样避暑<br> 慈禧听政为什么要“垂帘”<br> 清代礼俗杂谈<br> 禀报的规矩<br> 清代外官生活方式<br> 堂会戏<br> 辑二 宝襄鉴古<br> 从旧藏蔡襄《自书诗卷》谈起<br> 观真迹展览小记<br> 大米和小米<br> 元人书《静春堂诗集》序卷<br> 宋高宗付岳飞敕书和批答<br> 冬至阳生春又来<br> 从旧藏沈周作品谈起<br> 清高宗南苑大阅图<br> 《国子监敬思堂补植丁香图》诗卷小记<br> 关于雍正时期十二幅美人画的问题<br> 顾二娘制菌砚<br> 漫谈叠石<br> 漫谈假古董<br> 读《说葫芦》说葫芦<br> 牙角器概述<br> 龙柜<br> 漫谈椅凳及其陈设格式<br> 来自避暑山庄的一件画屏<br> 旃檀佛像和复制品的下落<br> 故宫藏《日本变政考》(外一篇)<br> 故宫太和殿“金銮宝座”发现记<br> 辑三 蜗居雪泥<br> 最后一次告祀泰山<br> 敬跋父母遗墨<br> 我家的藏书<br> 《萧山朱氏六唐人斋藏书录》作者按并序<br> 我怎样干上文物工作的<br> 一个参观者对故宫博物院的印象<br> 我青年时代经过的院庆<br> 有关往事的一封信<br> 关于两篇访问记的读后感<br> 饮食杂说(一)<br> 饮食杂说(二)<br> 释北京方言“包桩”“找牢”“龙汉”<br> 为影片《倾国倾城》订正史实<br> 辑四 碧梧翠竹<br> 忆偶虹兄<br> 李世芳印象记<br> 杨小楼、刘宗杨和我<br> 我与张伯驹道兄<br> 记溥西园先生<br> 我所知道的于善浦<br> 回忆陈垣、沈兼士两位先生<br> 忆朱益藩先生和他举办的赈灾书画展览<br> 王世襄和他的《髹饰录解说》<br> 辑五 序跋萃录<br> 《凡将斋印存》序<br> 《帝京旧影》序<br> 《旧京返照集》序<br> 《国宝》导言<br> 《两朝御览图书》弁言<br> 《明式家具研究》序<br> 《明清帝后宝玺》弁言<br> 《明清室内陈设史料选辑》前言<br> 《清代后妃首饰图录》序<br> 《华夏诸神》序<br> 《西安碑林全集》序<br> 《京剧谈往录四编》序<br> 《中国古代家具》序<br> 编后记内容摘要
《什刹海梦忆》作者朱家溍先生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九三学社社员,著名的文物专家和历史学家。他学识渊博,涉及学科既广且深,解决院内外文物、历史等疑难问题,硕果累累,堪称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