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人文集别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2228523
  • 作      者:
    张舜徽著
  • 出 版 社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張舜徽先生(1911-1992),湖南沅江人,著名歷史學家、歷史文獻學家。生前曾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
  張舜徽先生一生勤奮治學,博涉四部,在傳統學術的諸多領域造詣精深,留下大量論著。他在《八十自叙》中總結說:“余之治學,始慕乾嘉諸儒之所為,潜研于文字、聲韻、訓詁之學者有年。後乃進而治經,于鄭氏一家之義,深入而不欲出。即以此小學、經學為基石,推而廣之,以理群書,由是博治子、史,積二十載。中年以後,各有所述。爰集錄治小學所得者,為《說文解字約注》;集錄治經學所得者,為《鄭學叢著》;集錄治周秦諸子所得者,為《周秦道論發微》、《周秦政論類要》;集錄治文集筆記所得者,為《清人文集别錄》、《清人筆記條辨》。而平生精力所萃,尤在治史。匡正舊書,則于《史通》、《文史通義》皆
  有《平議》;創立新體,則晚年嘗獨撰《中華人民通史》,以誘啟初學。至于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平生致力于斯,所造亦廣。若《廣校雠略》、《中國文獻學》、《漢書藝文志通釋》、《漢書藝文志釋例》、《四庫提要敍講疏》諸種,固已擁彗前驅,導夫先路。”此僅為就其平生著述中較费心力者而言,已足以彰顯先生對學術界的重大貢獻。他的這些成就,使他成為公認的國學大師,更是華中師範大學不可多得的代表性學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本《张舜徽集》是继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的著作《张舜徽集》第一辑推出后的第二辑。第二辑7部5册,内容涉及面更广。本书为其中一册。《周秦道论发微》是诸子学研究中的力作,张舜徽先生将思想史与文献学结合起来,考论周秦道论为人君南面术,见解独到,发人所未发。《史学三书平议》将《史通》、《通志》、《文史通义》中有关史学思想、史家素养、史书体裁、撰写方法等方面的见解,择其要者加以疏证,对会通思想阐发尤其深刻。该书内容丰富,思想精粹,创见甚多,是一部高质量的学术文集。
展开
精彩书摘
  長洲徐枋撰。枋字昭法,號俟齋。崇禎十五年舉人。父淠,官少詹事。甲申之變,淠將殉國,枋日夜號泣,欲從死。沂曰:“吾不可以不死,若長為農夫以没世可也。”乃奉父命,拮据營葬,遁跡不出。初居鄧尉山中,後隐靈巖之上沙。土舍數椽,讀書其中。布衣草履,終身不入城市。家貧,常賣畫自給。雖藜藿不繼,而莫能强以一錢之餽。平日往來,同志數人外,雖至戚罕得見面。睢陽湯斌撫吴,尤欽其節,嘗屏縐從,兩詣山中訪之,卒不得見,歎息而去。其見重於時如此。康熙三十三年卒,年七十三。枋潛心史學,用力甚勤。自言二十年中,所成書有《通鑑紀事類聚》三百餘卷、《廿一史文彙》若干卷、《讀史稗語》二十餘卷、《讀史雜鈔》六卷、《建元同文錄》一卷、《管見》十一篇(詳是集卷二《舆葛瑞五書》)。嘗謂以天下之大,千百世之遠,其言上自謨訓,下至俚諺,無不在天地間,而作史者節之。其事大而軍國,綑而龜莢,無不在史書間,而編年者略之。故言之菁華,莫萃於史;而事之綱領,獨備於鑑。因於其中勒成二書:一日《廿一史文彙》,所以記言也;一日《通鑑紀事類聚》,所以記事也(詳卷五《通鑑紀事類聚序》)。則其從事述造,規為亦甚浩大。其《管見》一書,乃讀《管子》時自抒心得之作(詳卷五《管見序》)。枋又自言年十四五,即泛濫於諸子百家,自漢至宋,說家者流,無不熟覽(詳卷一《答惠生而行書》)。可知其肆力問學,所涉彌廣,又不限於史傳矣。吴江潘耒,嘗從枋考德問業。是集卷一《與潘生次耕書》,誨之諄諄,勉以善處其才。與顧炎武之所以教耒者,若合符契。蓋二人同有難言之隱痛,而處境相似,故所見無殊。至其一身之出處大節,與夫固窮自厲之狀,則卷四《誡子書》中,言之已詳。堅貞不渝,視炎武殆猶過之。
展开
目录
卷一
牧齋初學集[一百十卷]  有學集[五十卷]
夏峯集[十六卷]
舜水文集[二十五卷]
霜紅寵集[四十卷]
愚庵小集[十五卷]  補遗[二卷]
用六集[十二卷]
梅村家藏稿[五十八卷]  補[一卷]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  後集[四卷]
四集[四卷]  南雷餘集[不分卷]
學箕初稿[二卷]
變雅堂文集[四卷]
楊園先生全集[五十四卷]
桴亭先生文集[六卷]  補遣[一卷]
蒿庵集[三卷]
田間文集[三十卷]
亭林文集[六卷]  餘集[一卷]
砥齋集[十二卷]
默庵遣稿[十卷]
鈍吟文稿[一卷]
居易堂集[二十卷]
寒松堂集[十卷]
西堂雜俎一集[八卷]  二集[八卷]  三集[八卷]
艮齋倦稿文集[十五卷]
水田居文集[五卷]
學餘文集[二十八卷]
安雅堂文集亡二卷]  未刻稿[八卷]
薑齋文集[十卷]  薑齋文集補遣[二卷]

卷二
壯悔堂文集[十卷]  遣稿亡一卷]
赖古堂集[二十四卷]
聰山集[三卷]
忠裕堂集[一卷]
魏伯子文集[十卷]
魏叔子文集[二十二卷]
魏季子文集[十六卷]
丘邦士文集[十八卷]
學文堂文集[十六卷]
溉堂文集[五卷]
西河文集[一百一十九卷]
安序堂文鈔[三十卷]
堯峯文鈔[五十卷]
湖海樓文集[六卷]
二曲全集[二十六卷]
潛庵先生遣稿亡五卷]
湛園未定稿[十卷]  西溟文鈔[四卷]  真意堂佚稿[一卷]
湛園藏稿[四卷]  湛園題跋[一卷]
嚴太僕先生集[十二卷]
曝書亭集[八十卷]
讀書堂集[四十六卷]
吕晚村先生文集[八卷]  附錄[一卷]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  外集[六卷]
儋園集[三十六卷]
聊齋文集[二卷]
西亭文鈔[十二卷]

卷三
曉庵先生文集[三卷]
績學堂文鈔[六卷]
受祺堂文集[四卷]  續刻[四卷]
翁山文外[十六卷]  翁山文鈔[十卷]  翁山佚文輯[三卷]
翁山佚文二輯[一卷]
横山文集[十六卷]
七頌堂文集[二卷]
漁洋集文[十四卷]  蠶尾集文[八卷]  續文[二十卷]
西陂類稿[五十卷]
改亭集[十六卷]
某邨文集正六卷]
習齋記餘[十卷]
恕谷後集[十三卷]
青門簏稿[十六卷]  旅稿[六卷]  賸稿[八卷]
白茅堂集[四十六卷]
有懷堂文稿[二十二卷]
羣書疑辨[十二卷]
午亭文編[五十卷]
榕村全集[四十卷]
二十七松堂文集[十六卷]
南昀文稿[十二卷]
遂初堂文集[二十卷]  别集[四卷]
思復堂文集[十卷]
居業堂文集[二十卷]
正誼堂文集[四十卷]
解舂集文鈔[十二卷]  補遣[二卷]

卷四
潛虚先生文集[十四卷]  補[一卷]
通志堂集[二十卷]
朱杜溪先生集[七卷]
義門先生集[十二卷]
飴山文集[十二卷]  附錄[一卷]
朱文端公集[四卷]  補編[四卷]
二希堂文集[十一卷]
存研樓文集[十六卷]
白田草堂存稿[二十四卷]
朱止泉先生文集[八卷]
望溪先生文集[十八卷]  集外文[十卷]  集外文
補遣[二卷]
匪莪堂文集[五卷]
陳學士文集[十五卷]
清芬樓遣稿[四卷]
澄懷園文存[十五卷]
恒齋文集[十二卷]
穆堂初稿[五十卷]  别稿[五十卷]
歿甫集[三十卷]
孟鄰堂文鈔[十六卷]
退庵文集[不分卷]
陳司業文集[四卷]
虞東先生文錄[八卷]
巳山先生文集[十卷]  别集[四卷]
萬卷樓文稿[十卷]
硯谿先生遣稿[二卷]

卷五
鹿洲初集[二十卷]
歸愚文鈔[十二卷]
柳南文鈔[六卷]
香樹齋文集[二十八卷]  續鈔[五卷]
集虚齋學古文[十二卷]
不是集[不分卷]
果堂集[十二卷]
雅雨堂文集[四卷]
青溪文集[十二卷]  續編[八卷]
健餘先生文集[十卷]
雙池文集[十卷]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
孔堂初集[二卷]  文集[一卷]  私學[二卷]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