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开篇 奏响生命的乐章
第一章 少年立志
重返故乡,寻访旧居
时局所迫,举家迁往上海
上海,这座著名的城市,是他受到启蒙教育和成都的地方
建设新中国的火热氛围和一部电影两本小册子,奠定了吴祖泽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奋斗目标
第二章 青岛求学
山东大学给优秀的吴祖泽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习知识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只有不断超越自我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第三章 携笔从戎
面对祖国的挑选,他义无返顾地听从了召唤
回到阔别四年的家乡,他的事业从这里起航
是金子,在哪里都闪光
第四章 神圣使命
一切真知来源于科学实践
蘑菇云下的庄严事业
研究工作围绕实战的需要
第五章 与血液结缘
一个民族没有第一流的科学成果,就没有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在这个重要科学领域,中国决不能空缺
抓住机遇,远渡英国求学
开启我国造血干细胞研究之门
第六章 科技创新 造福人类
继承经验重要,创造性地发展更重要
创新,是科学发展的生命、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家永恒的追求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吴祖泽没有停步,他把自己要跨越的横杆又挪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心系大众,研以致用
第七章 全军最高医学研究机构的掌舵人
为中国成功举办第31届军事医学大会创造条件
开掘新颖领域中的“生命之泉”
第八章 乐为人梯育后人
慧眼识才
精心育才
不仅重视个体人才的培养,而且重视学科梯队的建设
第九章 科学研究与产业化
认真思考、反复权衡,确立新的目标
实现理想的道路崎岖不平
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第十章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后记
内容摘要
在伟大祖国欢庆56岁华诞之即,在吴祖泽院士迎来70岁生日之时,作者终于完成了《开掘生命之泉》的写作,三年以来复杂、焦虑的心情,随着这本传记最后一个字的完成,终于变得清澈、宁静了。
1994年,作者刚调到军事医学科学院,吴祖泽院士被任命为该院院长。1995年,作者作为主要工作人员,参与了对他的典型宣传。1999年,总后勤部组织人员撰写反映总后院士群体形象的集子--《二十四颗星的故事》,作者有幸受领了吴祖泽院士撰写一万字通讯的任务,也就是在这次采访中,奠定了作者要给吴院士定传记的决心。这个心愿直到2002年5月才得以实现。
吴志军是一位学新闻出身的作者,却自来有一种对文学的钟情和追求。所以在写新闻报道的同时,竟在短短几年内出版了三本长篇纪实文学。文学关键是对人的观察和研究,这部传记《开掘生命之泉》正是这样。主人公吴祖泽院士是一位著名科学家,作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排头兵,40个春秋忘我工作、不懈探索,取得令世界医学界瞩目的成就。但是以传记文学的形式来一表现一个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对作者和主人公都是一个考验。可喜的是作者吴志军和传主吴祖泽都经受住了考验,一支朴实无华的笔对一颗宽容、平静的心,于是,读者看到了一部真实的人物传记。真实是最重要的,也唯有真实才会存永。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