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边地母亲: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纪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6034026
  • 作      者:
    公丕才著
  • 出 版 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目前国内第一部以建国初期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创作的全景式长篇纪实文学。有评论家称:“是一部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也有人说:“是一部当代女兵屯垦戌边史”……作者说:“是一座当代新疆母亲的纪念碑。”
展开
作者简介
    公丕才,山东沂蒙山人。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79年10月入伍。近30年军旅生活中习武习文并举,先后发表过26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和舞台艺术作品,出版有《雪白的夏季》、《天殉》、《走过边关》、《兵车行》、《一条山路和一场战争》、《游牧天界》、《放歌昆仑》、《天边的高原》10多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舞台剧作集,从先后获得过解放军文艺奖、“五六个七变冷当了我的面拟制皇军一工程奖”、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国潮”报告文学奖、解放军新作品奖、天山文学艺术奖、敦煌文艺奖、西藏文学奖、电视剧金星奖等国内外大奖,现任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专业创作员,国家二级编剧,兰州军区昆论文艺奖评委。
展开
内容介绍
    《边地母亲》是他的节假日劳作之果。在这部作品中,他却以一种极为智慧的方式,把鲜为人知的历史角落,描绘的光光堂堂,洋洋洒洒,让读者与作品中人物一起大悲大喜大起大落。他在精神光焰中,以一位精神游牧者的姿态,在历史的边缘和大大小小的缝隙里,竭尽心智,完成了一段历史的复原。从这层意义上说,他是从遥远的边关走来的一位对当年五万进疆女兵,进行深层关照的探究者。<br>    《边地母亲》写的是作者所熟悉的新疆。在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的历史史册上,本书展示的无疑是最让人心动神凝的一幕。这一幕是属于女人的。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二、六两军十万官兵,在王震将军的率领下进军新疆。他们放下伴随了他们多年的枪炮,拿起已经陌生了的锄镐犁铧,肩负起开发新疆的使命。在刚刚走过的烽火硝烟中,那些铮铮汉子们想的是如何炸敌堡,如何端敌窝,如何与他们的对手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拼个输赢,见个高低。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br>    当年,张骞赤裸着身子把匈奴女人压在了身下。之后王震的10多万 “光棍”兵,遍布天山南北的军营,走到哪里都能听到:“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的呼声。于是,王震伸着手对周恩来说:“给我几万女人吧!”总理答复,可在全国各地征招未婚女青年参军进疆,解决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br>    当王震和陶峙岳,这两位从湖南走来的国共两党的高级将领,将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之后,他们都惊呀的发现:在新疆部队22万兵员(含新疆国民党“9·25”起义部队和 “三区民族军”部队)中,有近十九万官兵没有成家,而仅30岁以上的 “老光棍”,就达十万之多。<br>    十万老光棍,集结在一片土地上。<br>    十万老光棍,集结在一座军营里。<br>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br>    十万光棍,是5000座少林寺和尚的总和。这可是一座由十万座火山组成的,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群。<br>    更何况在这十万老光棍的身后,还有近九万条正在向着“老光棍”行列,走来的年青光棍……<br>    一时间,从新疆军区到西北军区,从西北军区到中央军委、党中央,几乎所有关注这片土地的决策者们,都将目光投向新疆部队30岁以上的十万的“光棍兵”……<br>    张骞为什么扑向了匈奴女人那是什么时候?好像是在汉代吧。<br>    阳关外的边野上。白天,阴山上挂着的是汉武帝家的太阳。晚上,大漠上升起的还是汉武帝家的月亮。<br>    张骞扛着一竿7尺多长、顶端飘扬着牛毛的“旌节”,带着那支100多人的队伍,跌跌撞撞,疲惫不堪地走到了河西走廊西部,一片天地混沌的沙海……<br>    迷路了。张骞和他这支肩负着汉武帝“凿空”使命的队伍,迷失在了茫茫沙海之中……<br>    自从进入河西匈奴单于的地盘。张骞一行,几乎是昼伏夜行,弃大道,而择小路,尽力回避与匈奴人的相遇。以求顺利到达大月氏国,去实现武帝“联合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重开东西交通”的宏图大略。<br>    当张骞意识到迷路时,匈奴单于的数百骑兵,已经将他们团团围在了沙海里……<br>    夕阳如血的漠野。汉家兵的利剑,匈奴兵的长刀,把汉韵胡风弹拔地涌血溅浆……<br>    金黄的沙海里,盛开了一朵朵艳红的花儿……<br>    张骞被活捉了,张骞成了匈奴单于的俘虏。<br>    这是公元前138年那个初冬的下午,发生在中国西北一片沙漠中的历史故事。<br>    事件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四十多年了。<br>    张骞,被匈奴骑兵捆在马背上,押进了单于的王庭。<br>    几番拷打,几番审讯。之后,他。一个来自大汉天朝的使者,坠落成了一户匈奴贵族的奴隶--一个原本不属于这片草地的牧羊人。<br>    使命依旧在肩,但却西行无望。<br>    汉武帝赐予的7尺“旌节”,成了张骞手中牧羊的鞭铲。<br>    逐水草而居的日子里,他在静静地等候着时机,也在等待着奇迹的出现……<br>    奇迹,终于出现了。<br>    一天,张骞怀抱着一只羔羊,正在呆呆地望着衔山的夕阳。<br>    突然,寂静的漠野上,传来了一个女人嘹亮的歌声。<br>    张骞循声寻去,只见一位匈奴姑娘,正立在马背上,冲着他唱着一支不知名的歌。<br>    姑娘的眼中,坦露着胡域女子天生的野性。热情泼辣,豪放直露。那歌声、那眼神,是没有丝毫羞涩的。<br>    张骞听不懂她在唱什么,但从姑娘的眼中,张骞读出了情、读出了爱、也读出了性……因为,张骞是男人,男人天生都能读懂色诱和赤裸的含义……<br>    又是一个晚霞如火的黄昏,姑娘依旧仙女下凡般地挡住了张骞的牧归之路。火一样,风一般地向他扑来……<br>    30岁的关中汉子,牛一样的健壮。张骞浑身燃烧起了无法扑灭的烈火,他也向着那堆和他一样燃烧的火,扑去……<br>    天地交合,阴阳相会。<br>    漠野中,惟有汉武帝的“旌节”,还立在西部的原野上,任凭风儿抚弄着顶端的牛毛……<br>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匈奴女人坦露着胴体,在张骞抚摸下,平静地仰望着满天的星斗……<br>    他,想彻底拥有身边的这个匈奴女人,他想有个家。<br>    几天之后,张骞娶回了这位匈奴女人。<br>    大汉王朝的使臣张骞,在匈奴单于的地盘上,安下了自己的另一个家。<br>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br>    张骞和匈奴女人,在匈奴单于的领地上孕育出了混血的儿女。除了那竿“旌节”依旧,张骞似乎完全匈奴化了。<br>    然而,11年之后,一个月淡月疏星的夜晚。张骞却突邀旧部,带着他的匈奴女人,逃出了匈奴王庭。<br>    张骞。一路向西疾进。经罗泊淖尔,绕楼兰,沿塔里木河溯源而上……<br>    一年之后,他终于到达了大月氏国……<br>    次年(公元前126年),张骞又携着他的匈奴女人,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阔别13年的故乡--长安。<br>    民乐宫中。当汉武帝接过张骞双手奉还的、磨秃了的“旌节”时,眼含热泪褒扬了张骞的西行壮举,当即拜太中大夫,封博望侯。<br>    人人都想有个家 <br>    迪化(今乌鲁木齐)南郊。王震正在和群兵们一起运石头,修建和平渠。将军穿着单薄的衬衣,热汗淋淋地拉着一挂小车。把边地上的春寒,让他逼得四处躲藏着……<br>    休息了,将军抓起一团雪洗了把手,招呼大伙儿休息一会儿,抽支烟。<br>    不一会儿,他的身边就聚拢了许多胡子拉茬的老兵。<br>    将军掏出一盒烟来,很快撒完了。<br>    一位老兵从衣兜里,抓出一把莫合烟说:“旅长(359旅的许多老兵一生都习惯称王震为旅长),卷根莫合烟吧,维族老乡送的,吸了不咳,还化痰呢!”<br>    王震说:“真有那么好?来,那就卷一根。”<br>    王震点着烟后,问老兵:“今年多大了,哪时参的军?”<br>    老兵说:“今年37岁啦。是那年您带359旅南下时,在湖南桑植入的伍。”<br>    王震激动地拍了拍老兵:“那咱可真是近老乡哟,成家么?”<br>    老兵笑笑,不好意思地说:“还没呢!现在还是光棍一条呀。”<br>    将军说:“这仗都打完了,人可不能打光棍。现在毛主席命令我们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我们都得把根扎在新疆了。说说看,你们有什么想法?,想不想在新疆讨个女人,生儿育女,成家立业?”<br>    兵们就笑。大笑……<br>    这时,一个胆子大些的兵,使劲挤了进来:“司令员,不是我们不想在新疆取媳妇,只是这里女的太少。少数民族的姑娘吧,你又下了死命令,不让娶。”<br>    王震也笑。<br>    可他心里却在说:“是我王震对不起大家。你们跟我王胡子南征北战多少年,如今都人到中年了,还讨不上个媳妇。”<br>    想到这里,他说:“同志们,现在看来,守边疆比打仗更难。打仗拼得是性命,流的是血。现在要在这里扎下根来,需要拼的是心,流的是泪呀。”<br>    事实上,当时王震兵营里的老兵们,“革命胜利了,想娶媳妇,想成家”和“打下江山了,该让人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等想法,就象瘟役一样,在部队中蔓延开来……<br>    “没有老婆扎不下根,没有儿子安不下心”。<br>    一时间,成了10多万老兵共同的心声和呐喊……<br>    王震说:“给我几万女人吧”<br>    1950年入春以来,王震将军的二、六军,陶峙岳的22兵团和三区民族军改编的五军领导,每个人的案头上,时常都有这样的报告:--某日,某部在塔里木垦荒,有一青年女子从田边走过,几十名老兵说下流话、起哄。连长XXX只顾歪着头看女人,忘了自己手中的砍土镘,结果将自己的左脚砍掉半截;<br>    --某兵团33岁的老战士XXX,多次偷进女厕所,看女同志解手;<br>    --某部营长XX,与驻地一位哈萨克族妇女通奸,被群众打伤后自杀; <br>    --某部13名干部集体要求复员,想回家找媳妇,结婚生孩子;<br>    --某部82名30岁以上的干部和老战士申请回家,其中有红军7人,八路21人……<br>    --某部副团长XXX,看中本团一位比自己小14岁的女卫生兵。XXX,多次向其求婚不成,采取逼婚手手段,枪杀女兵后自杀(摘自兵团档案馆《1950年第二季度违纪事件摘报资料》)……天地万物,阴阳两极。<br>    部队中的性犯罪案件和逼婚、抢亲事件时有发生,而更多地则是在埋怨、在发牢骚、在闹情绪……<br>    男人需要成家,生命需要繁衍,事业呼唤女人。<br>    戍边的将士,不能没有女人爱恋。万里边关,不能成了“和尚线”。<br>    就这样,“男大当婚”。正式摆在了王震将军和他的各级将领面前。<br>    “新疆可是半壁河山呀,如果没有这10万人,怎么可守得住这160多万国土和6700多公里的国境线?”王胡子对徐立靖(时任新疆军区副政委)说。<br>    徐立靖想了想说:“要想拴住这十多万人的军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给他们找老婆,让他们在新疆安家立业,生儿育女,把根子扎在新疆。”<br>    “他们可大多都是为共产党打下半壁江山的功臣噢,要是连老婆都讨不上,我们凭什么让人家在新疆扎根守塞”……<br>    于是,王震向中央领导大声疾呼:“给我们几万女人吧!”<br>    有次,将军去北京开会。期间,他突然拉上彭老总,一起找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家里。刚进门,王震就伸着手说:“总理,我和彭总这次是专门找你要女人,要老婆来了。”<br>    彭总就玩笑道:“我声明一点,我是不要老婆了。王胡子你也不能要了。再要就属于多吃多占了。”<br>    总理笑着说:“你们给中央的报告,我和主席都看过了,老婆问题,的确很严俊呀!十几万老兵多少年南征北战,现在总算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和政权,实现了和平。而他们又要背井离乡,去守新疆,守国防,是该让他们安家立业了。可是中央一下子也给你解决不了那么多老婆吗”……<br>    十万大龄官兵的婚姻问题,事关半壁河山的安危。<br>    据说,那天王震曾瓣着指头,给周总理算过一笔帐,整个新疆部队现在的男女比例是一百六十比一,个别部队高达到五百比一……<br>    不久,中央做出决定,允许新疆军区从内地各省,征招未婚女青年参军,支援新疆建设,解决大龄官兵婚姻问题。
展开
目录
引子<br>第一章<br>第二章<br>第三章<br>第四章<br>第五章<br>第六章<br>第七章<br>第八章<br>第九章<br>第十章<br>第十一章<br>第十二章<br>第十三章<br>第十四章<br>第十五章<br>第十六章<br>第十七章<br>第十八章<br>第十九章<br>第二十章<br>第二十一章<br>第二十二章<br>结束语<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