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 捕捉城市灵魂内容摘要
我出生于城市,成长于城市。年轻时出国留学,也去过一些外国城市,但总是局限于看一些标志性的建筑和著名的景点,很少从城市的总体和文化背景去“阅读”它们,现在想来,失去了不少增加知识的机会,也错过了许多乐趣。我开始滋生“阅读”城市的念头,是在1980年代后期。那时我担任中国建筑学会的秘书长,有机会经常出国参加会议或有其他事务,于是就希望能更深地了解访问过的城市,最好能感触到它们的“灵魂”。有人会说,仅凭几天的接触,你就想了解一个城市?我也胆怯过一阵,然而,“阅读”本身给我带来了信心。荷马的史诗,固然需要有一批精通原文的学者去研究,但是如果没有广大的读者(有的人只是读了其简写本),它的伟大就会大打折扣。《红楼梦》也是如此,谁都有权去阅读它,喜欢宝玉,咒骂凤姐,讨厌贾政等等,而不一定非要知道秦可卿是如何死的,才有资格去“阅读”。瞬时的印象,往往带来些少有的真实性。凡是到过北京、上海、西安的外来人,哪怕每地只驻留一天时间,都会承认它们各有特点,有的还可以说出很多。相反地,在这些城市住过很久的人(像我)却对许多“特征性”的东西习以为常,反而不一定说得出太多。海明威在巴黎酒吧泡过很久,他写的《太阳照样升起》就是讲的这种生活,然而,我并没有通过它更多地了解巴黎。印象当然带有主观性。我有一位美国建筑师朋友,到过北京两次,回去后写了篇感想,说在北京体验到一种“软性极权主义”,并以从首都机场到城里的那条绿树成荫的高速公路为例。这条路我走过多次,可从来没有想到它和“极权主义”会有关系。这种主观性,当然是很难免的。“阅读”书本也是如此,比如,看过《红楼梦》的人们对凤姐的印象就不可能一样。所以,我主张更多地去阅读城市。你、我、他,像对小说、诗歌、绘画一样地去阅读自己到过的城市,捕捉最初的印象,访问它的标志,但也不忽略它的“母体”(那些林林总总的民房);观察人们的活动,有条件时,看一二本描述它的书(导游的也在内)。然后,想一想,它的特点是什么,或者说,它和别的城市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这样,你就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十几年中,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阅读”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得其乐”的“方法学”(见本书第一篇)。我总是试图从几个方面去“阅读”一个城市:自然和人造、标志和母体建筑、最新和最老建筑、交通方式和饮食场所,等等。另外,我总是要访问几栋本地建筑师所设计的建筑,因为他(她)们往往是城市“灵魂”的显现者。由此,我惊喜地发现:当我在试图“阅读”一座城市时,城市本身也总是在有意或无意地展示自己的“可读性”,有时简直到了可以对话的地步。越是珍惜自己特色的城市,这种对话性也越显得强烈。相反,那些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却只能给人以一种文化的失落感。为此,我把自己的一些“阅读”体会写下。承蒙《读书》和《世界知识》的支持,在两刊上分别发表过若干篇。现在把它们汇集一起,加上新写的篇目,做了文字的修饰,特别是选配了一些照片,奉献给有心去“阅读”城市的读者,并祝贺你们取得阅读的乐趣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