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同志(1890-1974)是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历任教授、所长、浙江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并担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1948年被选为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个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成绩,应该计入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之内。自1916年至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竺可桢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160余篇,内容除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在公务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仍然对科普工作倾入极大的热情,除积极进行科普创作外,还为广播电台作科普讲演,对北京天文馆、自然博物馆的创建也付出了很多精力。他晚年与宛敏渭合著的《物候学》,可谓科普创作中之珍品,曾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的荣誉奖。
竺可桢不仅在科学界、教育界受到人们广泛的尊敬,在科普界也有崇高的威望。
宛敏渭,安徽省庐江县人。1910年1月出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3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气象班(大专)。他是安徽省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曾任安徽省气象测候所代理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物候组组长。他是中国农业气象学、物候学开创人之一。
宛敏渭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从事我国古代节候演变源流的考证研究,50年代悉心于农业气象学的研究,60年代后从事于全国物候观测网的创建,开展物候季节与农时预测的研究。物候观测网由45个协作单位建立农时预报点,经过25年的实验研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物候学与农时预测作出了贡献。“中国物候学与农时预测的研究”项目,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宛敏渭1984年获中国气象学会“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气象学家”荣誉证书,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从事科学工作五十年气象学家”荣誉奖状。他与竺可桢合著的《物候学》、《物候学(增订本)》一书,6次出版,共发行20万册,深受读者欢迎。此书经日本丹青鲶合研究所译为日文本,1988年在东京出版。198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最高奖--荣誉奖。代表著作有“二十四气与七十二候考”、“中国之物候”、“论北京物候季节的划分与农时预测”(1981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还有“论我国的物候季节与物候指标的应用”、 “竺可桢对我国物候学的贡献”、与人合作编著《中国物候观测方法》,主编《中国自然历选编》与《续编》,与人合作绘制《中国动植物物候图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