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来自然史 : 掌控人类命运的自然法则 幻象·新未来系列(一部关于未来的自然历史,既充满希望又切合实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达到人类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未来愿景)
0.00     定价 ¥ 6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353021
  • 作      者:
    [美]罗布˙邓恩
  • 译      者:
    李蕾,张玉亮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4-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关于未来的自然历史,既充满希望又切合实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达到人类与自然界共生共存的未来愿景。


  ★著名生物学家邓恩向我们展示了当人类试图操纵支配进化、人类文明和最终世界的普遍规律、生命的未来时会发生什么。


  ★地球需要的不是被“修复”,而是人类学会顺应自然规律可持续发展。


  ★ 从生物进化角度剖析人类的发展及未来,阐述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微生物等物种的进化趋势及植物类的衍变,以及对未来生物领域发展的展望。


展开
作者简介

  罗布˙邓恩,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应用生态学特聘教授,哥本哈根大学全基因组学进化研究中心教授,研究领域为人类的生物多样性。作为科普作家中的后起之秀,他的首部著作《众生万物》曾获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目前,他一共出版了七部著作,著有《显微镜下的室友》《生命探究的伟大史诗》《我们的身体,想念野蛮的自然》等。曾为《美国国家地理》《科学美国人》《BBC野生动物》《自然史》等杂志撰稿一百多篇。他目前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

展开
精彩书摘

  引言(节选)

  最近,哈佛大学的迈克尔·贝姆(Michael Baym) 和他的同事们共同建造了一个巨大的培养皿,即“巨型平板培养皿”,这个培养皿内被分为不同的区域。我会在第十章介绍这个巨型培养皿及其分区。这个培养皿作用巨大。贝姆将琼脂放入巨型培养皿中,对微生物来说,琼脂既是食物也是栖息地。培养皿每一侧外部区域内都只放了琼脂,没有其他东西。由外向内,每一个区域内抗生素的浓度依次增加。然后,贝姆在培养皿的两端释放细菌,以测试它们是否可以进化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这些细菌不具有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它们进入巨型培养皿时就像绵羊一样毫无反击之力。如果琼脂是这些细菌“绵羊”的牧场,那么抗生素就是狼。这个实验模拟了我们使用抗生素抑制体内致病细菌的方法、使用除草剂来清理草坪上杂草的方法,同时还模拟了我们为控制自然所采取的种种措施。

      那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呢?物竞天择的法则预测:只要基因突变引起遗传变异,细菌最终应该能够进化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但这可能需要数年或更长时间,时间长到细菌在还没有能力蔓延到装有抗生素的区域之前,就有可能已经弹尽粮绝。

      但是,事实上它没有经历几年那么久的时间,它只历时十天或十几天就成功了。

      贝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实验,但每次结果都一样。细菌长满了第一列分区,然后速度暂时减慢,直到一个或多个谱系进化出对最低浓度抗生素的耐药性。这些细菌谱系随后填满了整个分区,并再次放缓速度,直到另一个谱系以及许多谱系进化出了对下一个最高浓度抗生素的耐药性。这个过程一直持续,直到这些细菌谱系进化出对最高浓度抗生素的耐药性,并涌入最后一列分区,那架势就像大水漫过堤坝。

      如果我们加速观看贝姆的实验,会感到这个实验有些可怕,同时也妙不可言。它的可怕之处在于,相对于我们的力量,细菌的滋生可以从毫无防御能力迅速发展到势不可当。基于对物竞天择法则的理解,我们认为它的美妙之处在于实验结果的可预测性。这种可预测性包括两个方面。实验表明细菌、臭虫以及其他生物群体可能会出现抗药性演变。同时,这个法则还有助于我们管控好自己的“生命之河”,减少抗药性进化的概率。坦率地说,领悟物竞天择法则的真谛是人类健康福祉和生存的关键所在。

      还有其他自然界的生物法则,其结果与物竞天择法则相似。物种面积法则是指根据某一特定岛屿或栖息地的大小判断该地区有多少物种。这一法则使我们能够预测物种灭绝的时间和地点,也能预测它们会在何时何地重新进化。走廊法则则决定了哪些物种将在未来随着气候变化而迁移以及其迁移的方式。躲避法则阐述了物种躲避害虫和寄生虫使后代兴旺的方式,这一法则能够合理解释人类比其他物种高级以及子孙兴旺的原因。当我们逃避(害虫、寄生虫等)的可能性减少时,该法则为我们指明了在未来几年内将面临的一些挑战。生态位法则决定了物种(包括人类在内)的未来栖息地,以及随着气候变化,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这些生物法则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产生的后果不会因为我们是否关注它们而发生改变。所以,在许多情况下,由于我们忽视它们,所以产生很多麻烦。不重视走廊法则就会使我们盲目地帮助不良物种(而不是有益或简单的良性物种)繁衍生息。忽视物种面积法则会导致不良物种的进化,例如生活在伦敦地铁的新物种蚊子。忽视躲避法则,我们无法确定寄生虫和害虫伤害我们的身体和庄稼的时间和环境地点,错失躲避的良机。反过来,这些法则也很相似,它们的相似点在于,如果我们人类足够重视它们,并且认真考虑它们对未来自然史发展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一个更加适合人类生存、更加包容的世界。其他法则与我们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关。作为人类的行为法则,它们与范围更广泛的生物学相比显得更狭隘,也更混乱;它们既是趋势,也是规律。然而,它们是在不同时代和文化中重复出现的趋势,这些趋势与理解未来有关,因为它们表明我们最可能采取的行为方式,也告诉我们倘若违背规则,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类行为的法则之一就是控制,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想要化繁为简,就像人们看到一条古老湍急的河流,就想试图改变它的河道一样。未来的生态状况将与过去数百万年前大不相同。首先,人口数量将会急速膨胀。目前,地球的一半以上都被城市、农田、废物处理厂等人工生态系统覆盖。与此同时,我们直接掌控着地球上许多最重要的生态进程,并且把生态环境搅得一塌糊涂。人类消耗掉了地球上一半的净初级生产力,即地表的绿色植物。其次,气候问题。在未来二十年里,气候条件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到2080年,数亿物种也需要迁移到其他地区甚至新大陆才能生存。我们正在

  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重塑自然,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

      在重塑大自然时,我们的行为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控制欲望:农耕简单化、工业化程度加强,或者接着说上面那个例子,制造更强效的杀菌剂。在我看来,这种方法通常存在弊端,而且这个弊端在不断变化着的世界中尤为突出。世界瞬息万变,我们的控制欲违反了多样性的两个法则。

      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大脑体现了多样性第一法则。最近,生态学家发现能用创造性思维执行特殊任务的动物更容易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乌鸦、渡鸦、鹦鹉和一些灵长类动物都属于这类动物。这些动物依靠智力减缓各种困境带来的认知压力,这就是认知缓冲法则。倘若长期稳定的环境发生变化,这类动物也能适应,并且大肆繁衍。所以理论上讲,乌鸦也能一统天下。

      多样性第二法则是多样性稳定法则:随着时间推移,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多就越稳定。掌握这一法则并且了解多样性的价值对农业发展非常有利。作物种类丰富的地区年作物产量会更稳定,作物匮乏的风险会更低。尽管我们在面对自然变化的时候倾向于避繁就简,甚至彻底重塑大自然,但保持大自然的多样性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当我们企图支配自然界时,常常把自身置于自然界之外。我们说起人类时就好像我们不再是动物,而是一个孤零零的物种,与其他生物隔绝,遵守另一套规则。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离不开自然。依赖法则认为所有的物种相互依存,而相比其他物种,我们人类对于其他生物的依赖性可能更强。与此同时,不能仅仅因为我们依赖其他物种,就说自然对我们也有依赖性。就算人类绝迹,生命法则也依然会存在。事实上,我们对自然界的大肆破坏却也能造福于某些物种。生命史诗的非凡之处就在于它可以独立于人类存在。

      最后,我们规划未来必须要遵守一定的法则,而其中最重要的条法则与我们对自然的漠视和误解有关。人类中心主义法则认为,作为人类,我们习惯设想生物世界中充满了像我们这样有眼睛、大脑和骨架的物种。这要归咎于我们有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也许有一天我们会逃脱这条法则的支配,打破我们古老的偏见——虽然有这种可能,但结合我分析的这些原因,这种可能性不大。

      十年前,我写了《生命探究的伟大史诗》(Every Living Thing),书中讲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活中常被我们忽略的事物。我在书中指出,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多姿多彩、无处不在,而且这本书对我提到的欧文定律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科学家们一再宣布科学的终结(或接近终结),发现了新物种或者种种极端生命现象。他们通常总是认为自己的发现是填补该领域最后一块空白的关键。 “我终于做到了,我们大功告成了。看看我的发现吧!”每当这种言论出现,随之而来的新发现就会证明生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宏大,还有更多的研究空白。欧文定律揭示了一个事实:大部分生命尚未命名,更不用说研究了。欧文定律以甲虫生物学家特里·欧文(Terry Erwin)的名字命名,他在巴拿马的热带雨林中进行的一项研究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维度的理解。欧文针对人类对于生命的理解这一课题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当科学家们同意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运行这一观点时,哥白尼革命就大功告成了。当我们明白生物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广阔和未知,“欧文革命”也将大

  获成功。


展开
目录

  引 言 .

  第一章 生命中的出其不意. 

  第二章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都市文明” 

  第三章 偶造方舟

  第四章 最后的逃离 

  第五章 人类生态位 

  第六章 乌鸦的智慧 

  第七章 多样性降低风险性

  第八章 依赖法则

  第九章 受损系统和机器授粉蜜蜂 

  第十章 与进化共存 

  第十一章 自然未尽于此

  结 语 人类灭绝后的世界 

  注 释 

  术语对照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