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村子里很热闹,老人娃娃都涌到街畔上,看这些来到穷乡僻壤落脚扎根的北京学生娃。队长站在人窝里,手里捏一张小纸片,先念村里人的名字,随后再念北京学生的名字,念到名字的村里人便把念到名字的北京学生领回家去。每走一拨,娃娃就呼啦跟上一长串,推推搡搡热热闹闹一直跟到家。学生们一拨一拨快走完了,这时程幼芬听到队长念了一个王什么民的名字,又念到她和沈小兰的名字。
从旁边走出一个小伙子,一身黑衣服,脸也黑黑的。队长对他说:“两个女的,安顿在你家东窑里。”
小伙子闷着头上前提行李。两个很大的背包卷,一手一个,一抡就扛上了肩膀。还有两只箱子,一帮娃娃争抢着抬了起来。他正要扭头走,队长又问:“东窑里的炕修了没有?”他在两个大背包之间回答:“修好了。”
下了一个坡,拐了几拐,程幼芬和沈小兰随他走进一个柴门院子里。“来啦!”他对着一个窑门喊。窑里马上传出声:“快叫回来!”
程幼芬不懂这“回来”是什么意思。后来才明白,当地人说话,把“进来”都说成“回来”,这倒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进窑后,程幼芬看出,这里就是她和沈小兰要住的东窑,一个小脚老太婆正在替她们扫炕。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老头、老婆、那个叫王什么民的小伙子,还有两个女子。家里三孔窑,一间房。虽说都比较陈旧,但收拾得清清爽爽。她们在房东家里吃了第一顿饭。
饭后,两人到其他几个知青住处转了转,回来时天色将黑。快到房东家,她们看见前边一户人家门口卧着一只大狗。狗没咬,但是不眨眼地盯着她们。两人吓得呆站在那儿,不敢挪动脚步。想喊人,又怕惊动了那狗,扑过来就更可怕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