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思想生成与审美建构<br>第一节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史<br>第二节 文学史演进中的观念先行<br>第三节 思想与审美的互渗互融<br>上编 “五四”文学的启蒙之维<br>第一章 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启蒙思想的高扬<br>第一节 国民话语的中间物形态<br>第二节 “他者偶像”的颠覆与“自我权威”的确立<br>第三节 “民主”、“科学”观念的中国化<br>第四节 启蒙思想与民族精神的契合与错位<br>第二章 新文学的观念更新与思想呈现<br>第一节 白话话语的主体性<br>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与“人学”观念<br>第三节 人的解放及其限度<br>第三章 并非最后的最后觉悟<br>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与形象抒写<br>第二节 革命作家的心灵世界<br>第三节 从思想的狂人到行动的战士<br>中编 “工农兵文学”的革命叙事<br>第四章 从“劳工神圣”到“工农兵”方向<br>第一节 民粹思想与启蒙思想的相互纠缠<br>第二节 到农村去、到工厂去、到民间去<br>第三节 工农兵文学中的阶级意识与民粹意绪<br>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与话语生产<br>第五章 集体主义对个体经验的征询<br>第一节 新生活、新人物、新秩序的君临<br>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集体化与话语方式的政治化<br>第三节 工农兵文学中的英雄叙事<br>第四节 知识结构的失衡与主体精神的弱化<br>第六章 革命叙事的经典化与知识分子的精神形态<br>第一节 权威主义与唯意志论倾向<br>第二节 “文革”期间知识分子的精神形态<br>第三节 “样板戏”文学的审美效应<br>下编 “五四”传统与新时期启蒙<br>第七章 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符号意义<br>第一节 大众化、民族化的路径之争<br>第二节 大众化、民族化的语义分歧<br>第三节 “五四”传统与革命现实之间的艰难选择<br>第八章 新时期文学的精神向度<br>第一节 “文革”期间的民间诗人群体<br>第二节 个人话语空间的重建<br>第三节 宏大主题的消解<br>第四节 “告别”声中的诗学景观<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