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散文学综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3637836
  • 作      者:
    方遒著
  • 出 版 社 :
    安徽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金蔷薇论丛:散文学综论》将散文置于历史的变化过程之中,并将其放在与小说诗歌的关系中,在其矛盾和转化中,从范畴论、本体论、创作论、批评论的角度揭示散文的特殊规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散文与诗歌在形式的审美规范方面,有着“统一和多样,单纯与丰富”各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在诗中,无疑是统一和单纯占据主导方面,在散文中则应该是多样和丰富占据主导方面,因而散文的统一不同于诗的统一,而是一种有限的统一。孙绍振指出,“散文的片断性,过程的非连续性,效果的非强化递增,从形式的审美规范来说,都与格式塔的完形趋向律矛盾,都不利于形成一个闭合性的统一形象。以诗的标准或小说的标准来比,散文形象的统一性是有限的,因为散文的特点就是散,或者就是不完全统一,统一都是和多样结合在一起的”。关于散文的这一特点.我们将在“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的一章中继续讨论。
    二、散文与小说、戏剧的分野
    李广田在《谈散文》①中指出:“小说中或有故事,或无故事,但必有中心人物;散文中或有故事,或无故事,却不必一定有中心人物”;“小说宜作客观的描写,即使是第一人称的小说,那写法也还是比较客观的;散文则宜于作主观的抒写,即使是写客观的事物, 也每带主观的看法”;“小说以人物行动为主,其人物之思想、情感、性格等,都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即使偶然描写一些自然景物,也还是为了人物的行动;散文则不必以人物行动为主,只写一个情节,一段心情,一片风景,也可以成为一篇很好的散文”;“小说须全作具体描写,即使是议论,是感想;或是一种观念的陈述,也必须纳入具体的描写之中;散文则可以作抽象的言论,如说吩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论断等”。李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散文与小说的区别。林非认为,“这是相当全面的符合实际情况的科学分类标准’”。
    戴瑞琳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散文与小说、诗歌的区别:从艺术形象的功能上看,“小说注重客观画面的描述,客观性占优势,情感和思想往往隐而不露,所以小说的形象功能是客观再现性。诗歌虽然不乏对客观的物象的呈现,但形象功能不在描绘生活图像,反映其现实性,而是藉此作为媒介和手段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和思想,所以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表现性。散文处在再现性和表现性之间,具有双重的特点”。从艺术形象的运动特点看,“小说是连贯式的,以客观牛活为发展线索;诗歌是飞腾式的,节奏快,幅度大;而散文却呈现跳跃式特点,它多省略一些细节的过程,在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留下许多空白,让典型化处理的层段由主观情感串起”。从运用语言的特点看,“小说的语言纪实性强,描写叙述细密,行文自然铺陈;诗歌的语胄高度浓缩,抒发性强,形式上有分行排列、押韵等特点;而散文的语言既有小说的纪实性,又有诗歌的抒发性,是虚实并重的”②。
    高建群认为,就作品内容而言,“小说一般是客观的状写,散文一般是主观的宣泄”;“散文离诗近一些,小说则离戏剧近一些。小说渲染气氛,铺陈场景,设制悬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像演一场栩栩如生的大剧。散文则不屑于这些手段,它是主观的,以自我扩张,表现自我为目的,散文家不管他写什么,他都永远是在夫子自道”;“小说家像魔鬼一样,他把自己埋藏得很深,而让自己身上的种种恶、种种善,化为掌中人物,走到社会中去为善为恶。当这些有翼的天使或恶魔,进入千家万户以后,他则躲在自己的阳台上,叼着雪茄窃笑”,“散文家则是一些古道热肠的赤子,他无法掩饰自己,他一个活生生的自我,就在他的作品里”。就作品的语言而言,“散文是美文,语言美和意境美。而这两点,对小说艺术来说是次要的,甚至几乎是有害的,小说中的叙述语音,其实不是作者的叙述语言,而是视角人物的叙述语言。视角人物的经历、接受的教育、经济情况、社会地位等等,限制了他的语言能力和表达方式。他通常用日常语汇讲话,语言美在这里成为矫揉造作的东西。如果视角人物不用自己的语言讲话,而用作者强加给他的语言,那无疑会是个蹩脚的小说”①。
    散文除了不同于诗歌、小说之外,也不同于同以散体文字写作的速写、报告及论文。1942年.葛琴为桂林文化供应社出版的《散文选》撰写了序言《略谈散文》。她认为这些散文有三个特点t第一,它不同于诗与散文诗.在形式上比较自由,在内容上不采用虚构的题材,它是作者对真实的人和事及周围环境、自然景物所抒发感想的记录;第二,它不同于速写和报告,对故事的描述并不那么看重,而以抒发作者思想感情为主}第三.它不同于杂文,虽然发些议论。但它更接近于诗,“诗的感情”是其极为重要的因素。1961年,井岩盾发表的《谈散文》也指出:“所谓散文,是指那些用优美的、精练的语言写成的或者记事、或者抒情、或者写景、或者发表议论的作品。如果和其它种的作品比较地说来,那么,记事固然要清楚,但是并不仰仗或并不完全仰仗故事(或事实)的情节构成一篇独立的作品,因而区别于小说;抒情固然要淋漓尽致,回肠荡气,虽有韵味,但并不仰仗或并不完全仰仗于文学的韵律,因而区别于诗;议论固然要逻辑严密,透彻人微,但是篇章之中必须感情动荡,记事必须优美形象,趣味丰富,读来决不使人只感觉到一篇道理,因而区别于一般的论文。”①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散文以其主观的抒发性区别于小说、报告、论文等文体;同时也可以看出,散文与诗歌的区分跟散文与小说等文体区分的意义有所不同;后者更能说明散文与诗歌之间存在某种程度质的相似性,也更能突出散文的文体特征。正因为如此,刘锡庆则干脆将散文与诗歌归人一个大类,他在论述叙事文学的小说、戏剧与抒情文学的诗歌、散文的分野时说:
    小说、戏剧等为“向外”(社会)的叙事文学,它们对社会人生的虚拟、搬演,反映了“人”对社会现实这个“外部世界”的关注、探究,其主要功能是:反映客观现实,再现纷纭人生,由“内,,(主体)而“外”(现实)地真实描绘典型、形象,活画出国人的“魂灵”,以启悟人生、净化人的心灵……而诗歌、散文等却是“向内”(自身心灵)的抒情文学,它们对“人”自身情感和心灵的审视、窥探.反映了“人”对自身心灵这个“内部世界”的关注、把握,其主要功能是,表现心灵世界(内宇宙),倾吐主观感情,由“外”(现实人生)而“内”(主体心灵)地真诚抒写情感、体验,裸露出自我的“魂灵”,以沟通人性、陶冶人的性灵…………
    …………
展开
目录
序    孙绍振
散文范畴论
第一章散文范畴的宽泛性
第一节  同名异实的“散文”概念
第二节  造成散文疆界模糊的因素
第三节  散文范畴宽泛性的合理性

第二章“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
第一节  “广义散文"、“狭义散文"所指
第二节  “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的关系

第三章散文的分类
第一节  散文分类的意义与原则
第二节  散文分类的方案举隅

散文本体论
第四章散文与其他文体的关系
第一节  散文与诗歌、小说等文体的分野
第二节  其他文体和艺术对散文的渗透

第五章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第一节  “形散神不散”说的由来
第二节  “形散神不散”说的批评
第三节  “形散神不散”说的再认识

第六章散文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表现自我的主观性
第二节  排斥虚假的真实性
第三节  运笔如风的自在性
第四节  文情并茂的精美性

散文创作论
第七章散文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良好的文化教育环境
第二节  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八章散文作者的修养
第一节  人格情操的修养
第二节  思想文化的修养
第三节  文学艺术的修养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