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学的变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3356096
  • 作      者:
    吴俊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编辑推荐
    犀利的文风,敏锐的思维,缜密的言说,学院批评家吴俊将学院精神与新锐姿态融为一体,介入文学发生的现场,发现被遮蔽的秘密,澄清文学的尴尬,质疑文坛的众生相,面对无从命名的文学变局时代,再次为读者展现一道当下文学批评的人文景观。
展开
作者简介
    吴俊,1962年生于上海,先后就读于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鲁迅个性心理研究》、《文学流年》、《东洋文论》等十余种,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或其他专业学术机构的奖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学院批评家吴俊的最新文学论著。面对无从命名的文学变局时代,作者以理性的思想激情介入文学发生的现场,发现被遮蔽的秘密,澄清文学的尴尬,质疑文坛的众生相,在喧哗之中坚执批评的正义。犀利的文风,只眼独具的敏锐,缜密的理论言说,将学院精神与新锐姿态融为一体。《文学的变局》再次作为读者展现一道当下文学批评的人文景观。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正处在一种“变局”的状态之中,这对当下的文学批评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如何对应并回答文学现实的逼问,考验着文学批评的智慧。《文学的变局》试图通过对作家作品现象、文学(史)思潮变迁和一般的文学社会现象等的分析,表达作者对“文学变局”时代的基本认识和思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林白最近引人关注的作品是《妇女闲聊录》。一般读者的反应我不得而
    知,批评家们则(几乎)一致叫好,评价很高。但我的感觉完全不同。也许是
    我对这部作品的好处至今仍比较隔膜,所以反应迟钝。虽然我以极大的耐心
    读完了这部作品,但它丝毫没有激发起我的兴奋感,也谈不上任何阅读快感
    ,甚至还几次想弃之不看了。这部作品难道没有新鲜感吗?决非如此。它的
    语言、文体和故事,对我都是非常新鲜的。而且,从我所了解的林白其人其
    作的历史来看,她写这部作品的理由和状态,对我也是新鲜的。那我为什么
    非但没有阅读好感并还会产生厌倦心理呢?(我的这种感觉如果稍嫌表达过分
    的话,那么至少也可以说我对这部作品是不以为然的。)下面可以简单地说
    明一下我的理由,就算是读后感吧。
    首先是这部作品的语言(叙述)方式。它是用近乎完全的口语、口述的“
    实录”方式构成的,其中还夹杂了大量的方言。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
    长篇小说,这种方式显然是非常极端的。对此,有人或许会誉之为文学(语
    言)的“革命”创举。但从我的文学观念和经验判断(特别是实际阅读的体验
    )来看,口语、口述的实录必然会带来表达(叙述)上的支离破碎和重复累赘
    ,而这种后果对文学作品非但毫无文学意义,而且还是深刻的伤害。方言的
    频繁乃至过度使用,后果也同样如此。我认为《闲聊录》在语言(叙述)上的
    这种极端方式,实际上会造成并不断增加阅读的疲劳感和倦怠感,说得严重
    一点,这种方式其实是在拒绝读者的阅读。
    但是显然,作者对此倒是刻意为之的,许多批评家也持赞赏态度。这就
    产生了一个问题:这种语言(叙述)方式究竟有无文学的(革命)价值?抽象地(
    从理论角度)来回答这一问题,我想不会有太大意义;专就《闲聊录》来说
    ,我的回答无疑更多是倾向于否定的。语言(叙述)方式上的极端性,或许对
    作者的写作动机(心态)具有某种快感,也或许会迎合或暗合了某种社会观念
    和文化理论,但就文学语言的成熟度而言,极端性的主要价值无非体现在实
    验性方面。如果说《闲聊录》在语言(叙述)上多少真有点文学的(革命)价值
    ,那我也只能在实验性意义上对其有所(保留性地)肯定。而它在这方面的过
    度和极端,则足以令我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实验其实是此路不通。通
    俗地说,这不是小说,或,小说不能这样写法。在此,我想引用一下弗吉尼
    亚·伍尔芙说过的一段话的大意。她说,自己这一代作家的作品,包括乔伊
    斯等人,充其量只是文学的手稿;真正的大师,还是托尔斯泰。我想说的是
    ,实验或文学革命乃至颠覆,当然也是需要的,并有所文学价值,甚至还会
    形成一种时势,但它也就仅此而已了,并不能构成成熟的文学(作品)形态。
    实验与成熟之间,距离应该是明显存在的。我以为伍尔芙有超越同侪的明智
    和文学判断力,而且,眼界阔大。许多批评家对《闲聊录》的褒扬,我其实
    能够理解其中的缘由,但说一句得罪同行的不恭敬的话,我认为其中有失对
    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判断。是不是一眼看到了这样一部“惊世”之作太激
    动了所致?
展开
目录
自序  1
文学世情
我看林白  3
王安忆的叙事技艺  9
《暗示》的文体意识形态  23
王蒙的“世情书”  34
漫说叶弥及其小说  37
越过青春沼泽的期待
——潘向黎小说蠡测  40
青春祭小说
——读南妮《死亡誓约》  45
语言的文学呼吸  48
坚执正义的文学批评  55
我所见的徐中玉先生  60
广陵散尽绝学亡
——话说吴梅生平  65
变局观察
走向终结:中国文学的世纪之交  73
民间性的传统  93
文学杂志:从中介到中心  102
九十年代诞生的新一代作家
——关于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作家现象分析  110
另类文学及其宿命  130
关于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  141
文化与人格的重构
——关于知识分子及中国当代文学的对话  161
大题小做
炒作辨  179
发现被遮蔽的东西  185
质疑公共知识分子  187
公共知识分子“骂娘”  192
文学评奖滥了吗  194
话说文学的“后退”  196
上海:小说的“空洞化”  198
有关或无关乎男女
——《谁与争锋——世纪之交的经典读本》
(短篇小说卷)序言  203
我喜欢她们的理由
——《谁与争锋——世纪之交的经典读本》
(中篇小说卷)序言  206
“八十后”的挑战  210
文化明星不足非  212
我们时代的精神症状  214
为人性美好而文学  21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