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不屈不挠的博学<br>第一讲 寻找“当代文学”<br>第二讲 赵树理的文学史意义<br>第三讲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典《创业史》<br>第四讲 “寻根文学”的兴起<br>第五讲 “新写实小说”的潮流<br>第六讲 莫言的《红高梁》与“新历史小说”<br>第七讲 余华的小说<br>第八讲 小说的精神:《暗示》<br>第九讲 《上海宝贝》:后殖民时代的欲望书写<br>第十讲 告别“伤痕文学”<br>第十一讲 重写文学史:洞见与盲视<br>附录一 制度化的文学与文学化的制度<br>附录二 文学存在的权力与制度<br>后记内容摘要
文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无足轻重和并不讨好的休闲娱乐。文学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这已经成为了困扰许多文学工作者的一件事情。<br> 文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这种困扰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在米勒中心为美国宪法二百周年庆典举办的一个有关宪法的讲座上,肯尼思提到在洛克菲勒基金会发生的一场重要的争论。攻学家和生物学家常常对社会科学家和人文学家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东西: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新的各种谷物和麦类,而你们这些社会科学家除了单纯地重复过去,又做过什么呢?”<br> 所以被讲述的历史始终是一个故事,并且总是具有传奇的性质。我们只有通过帮事才能接触历史。“历史除非以文本的形式才能接近我们,换言之,我们只有通过预先的(再)文本化才能接近历史。”文学史也是一个故事,或者说需要一个故事。问题在于这个故事是由谁讲述的?谁有权力讲述故事?<br> 《写在当代文学边上》以十一篇学术讲演构成,始终围绕文学这个中心,试图从文化、生活、人性等诸多方面,解释文学以及人文学科的种种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