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22036296
  • 作      者:
    陈晓明主编
  • 出 版 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导言: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一 关于现代性的起源及理论准则
二 现代性的内在特征及其中国的现代性特征
三 在断裂的边界:文学现代性的双重含义
四 文学的现代性研究

第一章  现代性城市与文学的现代性转型
一 现代性城市
二 根基上的变易:现代性的文化建构
三 熊掌和鱼:现代性的悖论
四 回到起点:现代化及其文化变革
五 城市概念下的文学生态

第二章  现代性与女性审美意识的流向
一 二十世纪女性写作的生长点
二 从怨妇吟到厌男症
三 母性神话的重构
四 日常生活对于诗意的消解

第三章  现代性与文学的政治化过程
一 急迫的意识形态化:从政治到文学
二 理论批评的突围尝试
三 创作领域的顽强抗争
四 政治荫护下的坚韧生存

第四章  文学制度与大众文学生产
一 传媒与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
二 大众文学与社会主义文化空间的建构
三 反城市文化的现代化悖论

第五章  现代性叙事与被叙述的历史
一 现代性与现代革命叙事
二 在革命叙事彼岸
三 尴尬的现代性尺度:向传统回眸的当代叙事
四 现代性叙事中的反叛与对垒
五 现代性叙事蜕变:生活短歌与乡间散曲
六 激进叙事中的细节演化

第六章  现代性的别处:乡土与寻根
一 乡土文学所关注的现代性:背景与过程分析
二 楚文化思维模式与韩少功寻找的东方优势
三 儒家仁学的思维模式与陈忠实阐发的白鹿精神
四 儒家互补的优势及其现代意义

第七章  现代性的尽头:非历史化与当代文学变异
一 引方:历史化与现代性
二 回到文学自身:非历史的文本实验
三 虚构的缩减:反历史化的修辞策略
四 本质与深度的陷落:重新历史化的困难
五 结语:现代性的尽头与后历史化

第八章  前卫艺术与大众文化
一 当代文化视野中的前卫艺术与大众文化
二 前卫艺术表征的文化思潮
三 大众文化与当代文学的复杂关系

内容摘要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定名为“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并不是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改变成思想史性质的“现代性”研究,相反,我们一直坚持回到文学史研究本身,回到文学经验本身。当前,文学学科确实受到严重的侵犯,文学研究越来越像是思想史、政治史或文化研究。重心建立现当代文学科学研究的规范,又提到议事日程。这显然不是要杜绝文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沟通,而是重新思考在不同学科的信息更大规模的交互作用的语境中,文学如何保持自身的立足之地和特制的问题。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