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以构建“约克纳帕塔法”世界而享誉文坛的著名美国作家福克纳去世近20年后,一颗文学新星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这就是生于斯,长于斯,并且把大部分作品的背景置于家乡山东高密而营造出一个“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新锐作家莫言。这两位既不同时,也不同地,分属于不同文化圈的作家在创作上却颇有相通之处。鉴于此,本书拟从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创作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福克纳和莫肓展开平行比较研究,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比较长短,分出优劣,并尝试对他们的文学价值进行评估。<br> 《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为“武汉大学外语学院博士文丛”中的一本。<br> 研究者们首先注意到莫言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福克纳的影响这一事实,进行了一些影响研究的工作,确认了福克纳在哪些方面影响了莫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平行比较研究,探讨他们在不存在影响的地方有何共同之处。与此同时,作为在本国文坛有着重要地位的作家,福克纳和莫言也都飘洋过海,在对方国度的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福克纳在中国文坛显然是以巨人形象出现的。受到广泛的尊崇,近年来中国学界对他的研究热情也如同温度计上盛夏的气温节节攀升,而莫言在美国也随着著名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教授对他的好几部长篇小说的翻译和出版而引起越来越多读者的兴趣,美国学界对他的研究热情也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长。随着中美文化、文学交流的日益密切,对这样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更好地认识作家本人和他们的创作,也将有助于两个民族、两种文化的了解和交往。鉴于此,本书拟从文学道路、文艺思想、创作主题、人物塑造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福克纳和莫肓展开平行比较研究,同中见异,异中见同,比较长短,分出优劣,并尝试对他们的文学价值进行评估。<br> 全书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br> 绪论部分首先简要回顾了福克纳在中国以及莫言在美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福克纳的大部分短篇小说都以各类文集的形式在中国翻译出版,而他的19部长篇小说中也已经有8部译成了汉语,有的小说还有好几个译本。在研究方面,出版了一批关于他的传记,其中有中国学者撰写的,也有从外文翻译的。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一部福克纳评论集。中国的学术期刊在过去的十年间刊发了200余篇福克纳研究文章,涉及福克纳的大部分作品。这些文章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理论对福克纳的作品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莫言已经有4部长篇、2部短篇小说集(《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师父越来越幽默》和《爆炸》)译成了英文在美国出版,美国学界关于他的评论文章也有数十篇,这些文章有的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肯定莫言的独特性。有的肯定其创新性的叙事技巧和叙事角度,有的称赞他的想像力丰富,有的探讨他对人性的拷问。在绪论的其余部分,在简要介绍了陈春生、李迎丰、美国学者托马斯·英奇对福克纳和莫言的影响研究后,阐明本书的研究目标、范围、重点、思路,提出本书的研究原则是“将历史方法和批评精神结合起来,将案卷研究与‘文本阐释’结合起来,将社会学家的审慎与美学家的大胆结合起来”。<br> 本书的正文分四章,分别就福克纳与莫言的创作历程及文艺思想、他们的部分主题、部分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他们的创作特色进行平行比较研究。<br> 第一章分五节。第一节采用传记研究的方式,考察了两位作家少年时代听到的民间故事、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他们文学兴趣的形成和后来的创作造成的影响号探讨了促使他们萌发当作家的心理因素,回顾了他们在创作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和得到的帮助。第二节从历史的角度研究了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时代风潮如何影响了他们的创作,考察了他们各自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传统和转型期社会特殊的精神风貌,分析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既继承也反叛,既有吸收也有扬弃的特点以及他们对于时代精神的把握。第三节采用历史和文本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他们与故乡的关系:故乡为他们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他们艺术创作的一个舞台;他们对故乡既爱也恨,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对故乡既有赞美,也有毫不留情的批判;他们的创作虽然聚焦在故乡的土地上,但却能赋予这个原乡一种普遍性,获得一种超越性。第四节根据他们作品主题和风格的变化对他们的创作进行了尝试性分期,认为他们的创作都经历了对主流文学的应和、建构起独具特色的艺术世界和遭遇自我超越的困境而开始走下坡路的三个阶段。第五节从文艺与人性、文艺与真实性、文艺与独创性、文艺与言志及载道几个方面考察了两位作<br> 家文艺观的异同。<br> 从第二章到第四章,主要是文本分析。在第二章里,就作品中关于“恶”的表现、亲情的叩问、爱情言说、家族历史叙事和死亡描写对两位作家的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恶”的问题上,他们通过描写与展现各自社会和文化中种种丑恶现象以及人物的邪恶行径,对现存政治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和人性进行了严肃的反思。在亲情问题上,他们主要从家庭关系方面着手,描写父母与子女对立而隔膜、兄弟姊妹之间彼此嫉恨甚至冰炭不相容的关系。扭曲的家庭关系是作家们对于现存社会的一种批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作者自叙传的性质.在对爱情问题的处理上,两位作家都表现出一种现代意识,他们主张灵肉一体的爱情,即精神之爱与肉体之爱两者兼而有之,而不应有所偏废。在爱情如何建立这个问题上,两位作家以各自不同的人物爱情模式做出了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自己的情感要求、倾向和经历。两位作家的家族历史叙事也表现出较大的共同性。他们在作品中摹写家族从辉煌到衰败的图景,追寻家族沦亡的成因,表现出近似的历史观。在死亡主题的探寻上,他们注目于死亡的社会意义,而不从本体论的角度关注死亡。在他们的笔下,死亡往往是人物从困境中突围的一种方式,但死亡也常常起<br> 着凸显杀人者形象,塑造杀人者性格的作用。因此,死亡描写也构成他们进行人性反思和社会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br> 第三章对比分析了福克纳与莫言笔下的四类人物:硬汉形象、军人形象、少女少妇形象、恶棍形象,找出了他们的共同性。分析了他们彼此的差异,探讨了西位作家在塑造这些人物方面不同的思想根源、创作心理和文化影响。福克纳的硬汉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决定自己行为理念的勇士。而莫言的硬汉大多是凭藉天生的血气之勇行事的莽汉。就军人形象而论,福克纳的军人注重证明自己的英雄气概,维护自己的荣誉、权利和尊严,而莫言的军人则非常关注现实生活问题,常常受着肉体欲望的侵扰。福克纳的军人是有别于普通人的超人,而莫言的军人不过是穿上了制服的常人。他们都塑造了一系列动人的少女少妇形象,但他们对女性的态度不一样。福克纳对女性是同情的,也是讥讽的、鄙夷的,而莫言则是崇拜的,尽管这种崇拜有时候带有色情意味。他们塑造了不少恶人形象,集中表达了他们对于特定人格、品质、价值观念的否定与批判。福克纳笔下的恶人都是行径卑劣、无爱心、无道德意识的恶棍,凭借一己之力为恶;而莫言笔下的恶人则是欺压良善的恶霸,凭借他们手中的权力作恶。他们还在作品中塑造了一大批有着很多共同特性的社会底层人物,对他们给予深切的同情。但是福克纳对他们是同情多于批评,而莫言对他们是既深切同情,也不留情面地批评。<br> 第四章对福克纳与莫言的创作特色进行对比分析,就他们创作的想像性、小说的诗化倾向、小说结构、叙事角度、语言风格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他们都有丰富的想像力,但是莫言擅长想象、营造外在生活场景,而福克纳则擅长人物内心活动的拟想,福克纳比较理智,有所节制,莫言比较激情,容易失控。他们都通过淡化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感觉化的叙述和描写、对于自然界诗情画意的描写等手段来追求小说的诗化譬他们在小说的结构形式上颇下功夫,寻求通过不渐变化的小说结构来增强小说的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打乱事件的正常条理,使情节变得迷离、模糊、零乱,他们有效地扩展了小说的蕴涵和张力。他们都大胆进行了各种叙事角度的实验,但是莫言的实验由于蔑视基本的叙事规则常常陷入失败,而福克纳由于能在遵守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创新,实验大多比较成功,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他们都是非常重视语言的艺术家,但是在语言运用的恰到好处上,莫言与福克纳相距甚远.莫言的语汇有特点,但也是他的弱点,而福克纳的语汇有特点,也正是他的优点所在。福克纳驾驭句子结构的能力超群,而莫言这方面表现平平。在比喻的运用上,福克纳用得贴切隽永,而莫言则较为牵强生涩。<br> 在人物语言的把握上,福克纳表现得游刃有余,而莫言表现得身手不灵。<br> 结语部分对此前各章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总结。对一些重要的观点进行了强调。虽然比较文学一般而言不是为了在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间分出高低,但是既然比较的目的是为了鉴别,是为了发现精华,剔除糟粕,那么对具体作家或者作品的比较就不应该回避好坏优劣的判断和价值高低的评估,故而本书经过具体详实的比较后对莫言和福克纳的文学价值做出了判断。笔者认为,就他们的作品在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批判性而言,两位作家各有侧重,各有千秋。难分高下;但由于莫言很少塑造具有道德意识的人物,他的人物形象缺乏一种伦理上的感染力,他在人性的关怀意识上不及福克纳。在艺术手法方面,莫言的弱点更多,显示了与语言大师福克纳较大的距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