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由源及流——西藏地域文化概说1.西藏高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风景平均海拔高程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突兀于北半球中纬度亚洲大陆南部,祖国的西南端。西藏自治区座落在青藏高原的主体部位。茫茫世界之野中的这片棕色高地,以其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被称之为“世界第一高原”,或把世界喻为一座屋宇而称之为“世界屋脊”,或以其高极与南北极相并列称之为“地球第三极”。总而言之作为世界高地它是之最的极致。
在色块拼成的地图和立体的模拟图示上,可以领略到大高原风格的独立特行——北端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4000米的落差,急降到海拔约1000米的塔里木盆地与河西走廊;东面的岷山-邛崃山-大雪山,与海拔300-400米的四川盆地,高差达3000多米;而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则在6000米以上,遥遥地俯视着海拔仅只50米的印度恒河平原。
青藏高原生成因果的奥秘已被科学界所揭示。遍布于高原地表的海底生物化石印证着这里曾经历过亿万年前的原始海洋。距今大约3000万年前,由于印度洋的海底扩张驾驭着印度板块向北漂移,与亚洲板块相撞,青藏高原方始由北向南脱海成陆。地质专家们说,雅鲁藏布江就是这两块大陆的缝合带。许多人不远万里从地球的各个角落来到西藏,说是为了看一看作为陆地板块缝合线的雅鲁藏布江,看一看江边的蛇绿岩。西藏这地方已成为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板块说、大陆漂移说的地质史教科书。
迄今,高原面上还残留着原始海洋、板块碰撞、高原隆升的痕迹——石化了的各种贝类、菊石、放射虫;蛇绿岩是海洋的残片,它曾生成于深海洋底,而今暴露于雅鲁藏布江南岸的光天化日下。
深山雪谷中的羊卓雍湖,曾与雅鲁藏布江相通连,青藏高原不均衡的隆升分割了它们。现在,海拔4410米的羊湖已成为内陆湖,它高高在上,与山下的雅鲁藏布江落差达850米。
遍布于漠野大荒的热田、温泉,是来自大地深处年轻的岩浆活动,显示了高原内部至今仍然极为活跃的地质运动。
在许多地方,河流切割数以千米计,地层出露自距今二十几亿年的元古代直到当下第四纪全新世作垂直呈现。
大自然赋予青藏高原以奇特的地貌和壮丽的风光。构成高原地貌骨架的是一系列巨大山脉。东西走向的山系自南而北为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喀喇昆仑-唐古拉、昆仑山;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由东而西是宁静山脉、他念他翁山脉和伯舒拉岭。这些雄伟的山系使年轻的大陆倍添风采久享盛名。
是千山之巅,也是万水之源。源于亘古冰川奔流而下的雅鲁藏布、怒江、金沙江、澜沧江、沱沱河等著名江河,纷纷注入恒河、布拉马特普拉河、长江、黄河、印度洋和太平洋,它们都曾参与了沿途各流域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史。
除了高山大川,西藏还拥有众多的神奇美丽的微地貌。湖泊、冰川、土林,垂直分布的气候带和植物带。海拔7700米的南迦巴瓦峰,自下而上依次为:热带雨林、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高山草甸、雪峰。它把山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北半球一应气候带的植被类型都集大成于一身。
高寒地带的崇山峻岭,参差峰巅穿越雪线,终年冰铠雪甲披挂。它们映衬在清纯无比的蓝天背景中,在灿烂的阳光下光采照人。西藏人历来把这片生养自己的土地称作“岗坚”和“岗迥”,那意思就是“雪山之乡”——“雪域”。
雪域西藏,地广人稀,大到1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200多万人生存其上。由于西藏境内的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各地人群的生活方式也姿态万千。文化构成了地理环境发展的最后环境。
在西藏东部,纵贯青藏高原的巨大山脉在边缘处一个大回环,一列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横贯藏东,崔嵬大山之间是深邃的三江峡谷。在昌都一带,著名的三大江与著名的三大山相间并列蔚为奇观。从西向东依次为伯舒拉岭、怒江;他念他翁山、澜沧江;芒康山、金沙江。惊心动魄的地貌造就了豪放的康巴性格。身材高大的康巴人脉管里涌流着大江大河般桀傲不驯的血。这个具有经商传统的人群足迹遍及全藏、汉地和国外。藏地人在享用着康巴人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不免对其敬畏有加。由其禀性中的激情生发,金沙江畔林立的狭长布条的经幡风马构成的巨幅软雕塑气势宏大;数以亿万计的石块垒成的玛尼堆成为大地艺术震撼人心。
平均海拔高达5000米、面积广为60万平方公里的藏北高原,荒漠、半荒漠的砾石戈壁奢侈地占据着此地,气候寒冷,草场贫瘠,宽而有力的西风带一年有半地经过,自然灾害频繁。藏北牧民勉力于生存之争,是沉默厚道的一群,在殷切的神山崇拜和格萨尔英雄传唱中获取精神的平衡与慰安。有人把藏北牧业文化形象地称之为“牦牛文化”。
西藏腹心地区的拉萨日喀则一带,为一江两河的拉萨河、年楚河、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气候宜人,比较富庶。城市乡村密集,寺院庄园也很集中。自吐蕃以来的千数年间便成为西藏政治、宗教、经济、文化中心。作为藏区传统文化的主体,向来是藏区的礼仪之邦,语言中敬语很多,习俗严整规范,在过去的时代里尊卑贵贱有序。与“牦牛文化”相对应,有人把农业文化称之为“青稞文化”。
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地带的喜马拉雅山麓两侧,是门巴族、珞巴族、登人、夏尔巴人聚居区。在某些部落中,直到前不久还保留着村公社的残余,原始末期的家长奴隶制。崇信万物有灵,并保存着繁屑的祭拜仪式。西藏人历来把这里看作“佛法不到的蛮荒之地”,曾作为苦役犯的流放地。其实此地受惠于印度洋温暖湿润的季风,山青水秀,是藏区独具秀丽风格的风景区。它的文化也有别于腹地藏文化而自成体系,国际学术界称它为“喜马拉雅文化”。
遥远的西部阿里高原,辽阔而壮美。它名副其实地成为山之巅、水之源。著名的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在此发端,纠集成结,再逸向东北东南;源于冈底斯和喜马拉雅的四条大河狮泉河、象泉河、马泉河、孔雀河分别向西北、西南和东南方向流入印度、尼泊尔,成为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支流哥格拉河的上游,最终汇入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尤其是,这里曾作为一座大陆桥,纵横交错着古代文化走廊。历史阿里由此一度再度领有了古代西藏的辉煌而后衰落:先于吐蕃繁盛的象雄仅仅留下了一些土质的洞穴,而千年前崛起的古格王朝似乎就毁灭于三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迄今有关象雄-古格的历史文化之谜依然是个诱惑。当代阿里的生活娱乐和衣饰妆扮中,浓郁古风袭人。
这种自然与人文相吻合的地理分布,差不多均匀地占据着青藏高原的东西南北中。它所蔚成的五大自然板块与五大文化板块交相重叠之奇观,形成了藏文化内涵丰富的多元一体格局,使西藏同时秉有了自然与人文的双重魅力。
2.高地的文化地理与文明进程史前西藏并非一般人所主观以为的那样封闭,由于考古工作进行较晚且程度有限,远古时代才变得迷离恍惚。通过国内考古学者几十年尤其近些年来的努力,发掘出相当一批史前文化遗存,一度失落的链环正在拼接,预想未来可能大致恢复明晰一个西藏高原文化源头的面貌。[注1]
史前时期通常意指文字记载历史之前的时代,是与以文献记载历史的时期相对而言。这一时期可以包括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乃至铁器时代。但由于历史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史前期的下限就未必一致。例如西藏的史前阶段的下限就未有公认的权威界定,在此取一个尚待斟酌的倾向说法:西藏的史前时期大致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金属时代”,其下限约迄于吐蕃王朝崛起之前的公元五、六世纪。亦即西藏文字出现之前。
由于西藏高原地处亚洲大陆的腹心地带,正好是中亚沙漠草原和西亚山地河谷与南亚热带平原及东亚山地平原的交汇之处,使得西藏高原的远古文明从它的发端处就置身于亚洲古老文明的包围之中:西面是历史悠久的西亚河谷文明;北方是强悍的中亚草原游牧文化;东面是源远流长的黄河、长江文明;南邻则是植根于热带沃土的印度古老文明。因而从文化地理上来说,西藏是亚洲古文明的荟萃之所。交流、传播并集散发生于史前文化的旧石器时代,而且在其后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从未间断。对此仅有考古资料为证。
目前所知西藏高原最早的人类文化大约出现在距今数万年的更新世末期——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高原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已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地点八处。由于石器标本均为地表采集,缺乏相应的地层关系,只能以石器工艺技术和地质地貌学分析为依据,推测它们属距今五万年至一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它们的文化面貌具有整个亚洲旧石器工业传统的基本特征,与华北地区同期文化遗物较为相似,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域特征。研究表明,这一时期与西藏旧石器时代文化可能发生过交流的主要应为中国华北和西南地区及印度河上游流域地区的同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遗存已经考古发掘的有距今5000多年至4000多年的昌都卡若遗址、距今3500-4000年的拉萨曲贡遗址。卡若文化当属那一时期高原东部以农为主,兼有畜养,狩猎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性经济文化类型;曲贡文化则属于已具相当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兼有狩猎的经济文化类型,并已开始跨入青铜时代的门槛。此外,见于这一时期的“林芝文化类型”由于其生态环境不同,文化面貌不同,虽大约与卡若遗存的年代相当,但属有别于卡若和曲贡文化的另一种地域性文化类型,是藏东南地区的史前山地农业文化。还有一种以细石器为特征的所谓藏西北文化类型,代表着距今7500-5000年前的西藏西部及北部的以狩猎经济为主体的高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
这四种文化类型,大致代表了目前所知的西藏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分布、不同时期阶段、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经济基础的原始文化。与周邻地区的川西、滇北、甘青及南亚次大陆克什米尔等地的同期文化相比较,学者们认为在新石器时代源于或经由西藏高原的文化交流的规模比我们想像的还要广泛,那些石器、陶器、骨器体现着相互交流和交互影响,诉说着尘封已久的那一段史前史中的人类生活。
进入早期金属时代的标志是原始岩画。显而易见,它们是由金属器具凿刻而成。属于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还包括发现于藏北、藏西地区的石丘墓和大石遗迹;分布于藏南、藏东和雅鲁藏布江中游等地区的早期石室墓。西藏高原的青铜时代面目不清,学者们只好暂以“早期金属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之后至吐蕃时代之前的最后一段史前史断代。
从原始岩画这儿,开始了对于本书命题的有意味的叙述。因为石器时代的遗物更多地体现着它的物质性,岩画却可以形象地经由具象的原始人之手,传达彼时彼地先民们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描画宗教的和非宗教的各类生灵图像和现今已成“之谜”的各种抽象符号。
也只是在近年间的考古调查过程中,对于各地裸露于旷野岩壁三几千年的岩画才告发现,公之于世。它们相对密集地存在于北部、西部高原牧区人迹罕至处,在藏南、藏东以农耕为主的地区也有发现。岩画的制作方法多为凿刻法、敲琢法及磨刻法,内容题材多以争战、狩猎、神灵崇拜及动物为主。表现了这一时期在高原西北部活跃着一支以狩猎业和牧业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原始土著文化,他们的狩猎场面,他们的放牧生涯,他们的部落迁徙,他们所拥有的金属武器和工具,大约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军事征战能力吧。尤为重要的是,早期岩画中还出现了一些太阳的形象,姿态怪异、亦人亦兽或饰有羽毛的形象,应该与西部早期原始本教的神灵崇拜有关。
万物皆有生命、万物皆有灵魂的原始思维曾经长久地笼罩着这片雪域大地,构成了原始崇拜和早期本教的认识论基础。早期本教以祷神伏魔、为人禳病、荐亡为业。本教的黄金时代闪耀在象雄王国鼎盛时期。古象雄的疆域曾横穿整个藏北高原,从横断山脉北侧直延伸到阿里高原。它的时间自公元八世纪一直伸展到上限不明的远古岁月。当佛教传入藏地,经历了长期激烈的佛本斗争后,衰败了的本教以特别的方式参与了对于佛教本土化的改造。由此藏传佛教体系中,从内容到形式都或明或暗地存留着本教的痕迹。而象雄文化的流泽深远,人们在今天的藏文、藏医、习俗、歌舞……中仍可见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踪迹。
公元前后,以雄厚的农业文明为背景的藏南河谷的雅隆部落,经历了兼并北方诸部落、土邦的本土之战,一举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盛极一时的吐蕃王朝,史无前例地改变了青藏高原的政治文化格局,随后便开始了民族扩张史:作为马背上的孔武民族,其时的吐蕃王国具有称雄四海的雄心,并果然一度扩张为雄踞中亚的庞大帝国。
结论:由于西藏文字出现较晚,部落集团对于高原本土统一较晚,生产模式因地理环境原因差距拉大等原因,其下限也晚于中原汉地等地区。随着雅砻部落对西藏高原的统一(即使是形式上的),王陵的出现,及农业大规模的发展,西藏地区史前期宣告结束。
千万年雪风在平阔的高原面上经年累月地吹过,时光携走了全部的历史岁月,此前的先民、部落、氏族、土邦,象史前的流水一样荡然无存。史前期结束,只留下一个单一民族。史前期结束,但千万年间高原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流脉沿着历史的河床流贯古今。其间古道壅塞,河床已改,沿途有新水源注入,流淌到现代。这方水土:源远流长的水和深厚凝重的土,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的生存风格和思想风貌。
3.弥满神佛文化色彩的高原土地 一则神话说,“绿松石有自己的世系。绿松石的父亲是绿松石王唐普,母亲是玉郭。绿松石曾参加过一场战争:远古时代,天和地发生了战争,铁和铜也发生了战争,岩石在天空翻飞,蓝松石岩也在天空飞旋,湖水翻转。经过战争之后,神绿松石与天结成了盟友。在七层天绿松石之间也发生了战争,最后神绿松石战胜了‘念’绿松石取得了胜利。”……
物活论、万物有灵的本土信仰精神伴随了整个先民时代。我们从古老传说与数千年间的岩画中依稀可见。早期本教之“本”,据德国藏学家霍夫曼考证,来源于藏语动词“本巴”,表示用拼作圣歌的咒语去交通神灵。按照古老的宇宙三分观念,高原诸神大致被分为天上神、地面神和地下神。这一观念一直持续到吐蕃统一高原时。传说吐蕃前身的雅隆部落第一位首领即天神之子下凡。其后七位首领(国王),都在其子13岁能骑马射箭时逝去,沿天梯光绳返回天界。后来,天神的形象渐渐暗淡,世间和地下神崇拜至今尚存。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和印度两路传入,经过与土著的本教的长期斗争和相互渗透,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特色在于:信仰的是释迦牟尼的教义,但在某些神灵仪式方面,又吸收了本教内容形式,诸如在房顶树经幡、煨桑烟等。概括藏传佛教特点,一是人民信仰普遍,二是政教合一,三是活佛转世,四是密宗修持。千余年来,雪域大地笼罩着浓烈的宗教气氛。
自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崩溃后,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内乱时期,到了十三世纪的元代,当西藏的大门重新开启,人们举目四望,见周边国家的佛教已经衰落而改宗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了。出于宗教文化方面的认同和政治经济方面的需求,藏民族明智地选择了归属祖国之路。那之后的时代,从元至明及清,乃至民国,七百多年的时间,是一部西藏各僧侣集团与中央王朝的频繁交往史。上层僧侣成为西藏的形象和代言人。千余年间,西藏高原兀自沉醉于古旧的神佛梦幻之中。除了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西藏朝向外部世界闭锁了门扉,不再接纳外来之风。犹如世界的盲点,直到一个多世纪以前,至少西方世界还没有“发现”它的存在;犹如世界的边缘,直到本世纪中叶,情形仍是这样的:在高原的上空,晴朗时神佛之光闪耀,阴霾时,则栉巫风,沐巫雨。在当代,那些民间的神话虽然仍存在于乡野牧场,虽然在上了年岁的人们那里仍然信仰弥笃,许多现象虽然在我们看来已濒于末流和末路,但较之其它民族和地区,仍然是普遍的和深入的。
高原大地太久的政教合一、神王统治时代自不必说。纷繁的教派和遍布的寺庙群自不必说。因为人们对西藏的寺院宗教说过太多。
只说民间宗教。它更贴近这片高寒土地。严格讲,神与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不仅因为佛祖释迦牟尼生前一向反对神灵和偶像崇拜,不仅因为在西藏占正统地位的佛教对于民间神信仰的不以为然,不仅因为前者是本土的,后者是外来的。所以宗教上的学院派们认为神灵崇拜是不足取的现世的急功近利,以至于我采访过的知识分子、乡间小活佛克珠就表达了正统的观念:“善父栽树,恶父造神”。
但一切理性的认识对于民间影响不大,人们仍可把雪域大地称之为众神之邦。与人间社会并行不悖的是神灵世界的另一时空。神灵之多有如恒河沙数。天地间神鬼攒动,层次分明,各司其职,不相统属,但为特定地域及特定人群互为所属。曾有一度,我对这片土地上的诸神系列极感兴趣。根据我在拉萨、山南农区乡间的第一手采访资料,归纳成一个目前尚存的不太完整的保护神体系。
高层次保护神,即藏传佛教最大的两位护法神班丹拉姆和贡布。据说由于他们是在释迦牟尼在世时宣誓护法的,所以生有三只眼。他们与马头明王、大威德金刚之类外来的众护法不同的是,更多地带有本土性质——其实他们原是本土神,后被佛法收伏。他们与乡间诸神的最大区别则是,他们是超世间神,不仅对人的今生,对来世都有作用。在一些地区的民间信仰中,他们又一变而为乡土神。
稍低些层次的,是“丹玛久尼”——十二丹玛女神,也是藏地护法,一说为班丹拉姆的功能有所区别的十二位化身。
土地神的含意宽泛而模糊。是地下神“鲁”的一种,似乎两种性别都有。其称谓和形象在各地农村又有所不同。拉萨河谷一带称之为“鲁姆嘎姆”——老迈女龙。是土地神,也是农业之神,谷物女神。其象征物为白色石头,一年到头在田野上举行的岁时祭祀,都是为了取悦于她,以求得五谷丰登。
真正属于本土的世间神大约要从“域拉”——家乡神算起。当然域拉也可以由上述高位神灵来担任,但当其被认定为家乡神时,就乡土化了。我所了解的域拉,很少有面目清晰、来历分明的,更多的是仅留下一空名。
“赞”是一种直接相关于人们生活的灵异。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神。大约应该归之为半人半鬼、半神半鬼,介于人(灵魂)、鬼、神异、精灵之间为宜。他由具有一定能量的死人灵魂变化而来。那是因为他临死前或有深仇未报,或有夙愿未偿,或有心事未了,或有恋世之结,总之灵魂的离去受到阻碍,成为游魂野鬼,为害乡里,后经活佛高僧加持,成为当地保护神的。但人们敬奉他,大都是为不要给自己带来灾难罢了。
“赞”大多是僧人死后所变;“杰布”则大多为当地王死后所变。区别在于比前者温和,并非厉鬼而已。
“杰拉”是出生神。一座村庄中可以有若干出生神。在某一出生神辖区内出生者,将来无论去往哪里,都应在约定俗成的日子里来此祭拜杰拉,或托人代祭。但出生神崇拜现象只在山南某些地区存在,拉萨一带则少有发现。
家神更小一些,只限于某一家族和家庭。由于饮食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家神崇拜往往就体现于对灶神的敬奉和禁忌方面。蝎子是灶神的具象,藏历新年要在厨房画上它的尊容;每年新打出的青稞要先敬灶神,搬迁新居前要向灶神敬酒供茶,并说:我们给你盖了新宫殿,请你搬过去吧!
更小的神在人身上。它是生命之灯,男右女左附于肩头。为此,藏族人是不用肩膀负重的民族,以免生命之灯熄灭。另一说为,人的双肩各栖一神,为白色善神和黑色恶神。一生的善恶分别累积于双肩。待到死后,地狱之王自会用一杆秤来称善恶,以便决定让你投生为人还是下地狱受苦。
出门在外要敬路神。在每一路口、山口的“路石”堆上抛一颗石子,挂上布风马。马是路神的标志。
在西藏多神的自然崇拜中,占有空间最广、影响面也最广的是对于神山圣湖的朝拜活动。除了藏区共同崇拜的一批著名神山外,各地方,尤其是藏北各牧民部落都就近选定了自己的神山。山神护佑人畜平安,并使它所保护的部落在天灾人祸中获胜。人格化了的山神是活跃的族类。它们不仅有形象,有性别,还可以结婚,生儿育女,甚至还有婚外恋等古老浪漫的故事。又分文神山,武神山,文武双全的神山。大神山还像牧主一样拥有牧场和神牛羊,有供驱使的佣人牧奴等。神山也像人一样各有属相:属马或属羊之类。朝拜活动就是转山转湖,徒步甚至是磕等身长头。这类活动其实是一种双向交流:朝圣者自身从中获得了功德和福祉;神山由于人的朝拜而增加神性光彩。
佛教在西藏之所以被称之为“藏传佛教”,意指佛教被西藏本土化。无论正统的寺院宗教对本土诸神系列采取的态度多么清高,实际上是一种默许。更有甚者——我在一座正规寺院发现了高僧率领众僧举行的“为大地聚脂”的民间活动。
更有一批传达各种神谕的职业降神者,至今在乡村牧区仍活跃。
在相对静止的社会环境中,一种传之久远的传统就有可能不受扰动地沿袭下来。这正如同自然界的情况,地理、气候环境的急剧变化造成了物种演化加剧,某些衰亡,某些新生,某些变异。而在稳态环境中,古老物种存活至今。喜马拉雅山绉间,还有一些远古孓遗物种像厥类植物生存其间;宁静的海底,海参的形状与两亿年前没有多大不同。
西藏人臆想并架构了一个庞大繁复的神灵系统,他们需要它的存在并相信了它的存在。世世代代的人就生活在魔幻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或许,对于一个地道的西藏人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神灵系统来参与生活,该会感到不自由,不安全,不宁静。
这是西藏新小说中带魔幻色彩的一支之所以得以产生的人文背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