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吶喊与流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126986
  • 作      者:
    许子东[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子东,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美国加洲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东亚系文学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哲学系博士。曾任华东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及香港大学、芝加哥大学客座研究员。现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论著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当代小说与集体记忆:叙述文革》编(或与人合编)有《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香港短篇小说选1996—1997》、《香港短篇小说1998—1999》、《香港短篇小说选2000—2001》、《输水管森林》、《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再读张爱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呐喊与流言》收录论文、书评及讲稿共35篇,大部分是作者近年新作,也有一些十几前的旧文。以论题分类,大致可分“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重读文革”及“阅读香港小说”三个部分。“呐喊与流言”不仅是我对自己专业(现代中文文学)重新思考的关键词,也可以勉强用来交代我自己近年来的工作。《呐喊与流言》中第二部分从《重读“文革”(思考笔记)》到《革命·历史·小说》的八九篇文章,都是拙著《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三联·哈佛学术丛书,2000)的补充和发展。啰里啰嗦不厌其烦地讨论“文革故事”如何在当代中文文学中被叙述,也算是我的“呐喊”吧(虽然声音不大喉咙沙哑也没什么人要听)。《呐喊与流言》最后部分有十来篇讨论香港小说的文章,则可以显示我对流言形态市民文学的浓厚兴趣。在西西、黄碧云、李碧华、王良和、昆南、也斯等人笔下的食色“流言”之中,我看到了另一种形态的“呐喊”。当然,我自己还有另外一些讨论乃至散布“流言”的方式,虽不在《呐喊与流言》范围之内,但对待“呐喊与流言”的态度却是一致的,集末附录的讲演稿算是一个注解。
展开
目录
    呐喊与流言<br>    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若干线索<br>    张爱玲与20世纪中文文学<br>    物化苍凉——张爱玲小说的意象技巧<br>    一个故事的三种讲法<br>    重读“文革”(思考笔记)<br>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想象”<br>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青年文化心态”——以长篇小说《血色黄昏》为例<br>    为大众解脱犯罪感——简化版“文革”《芙蓉镇》<br>    张贤亮笔下的“畸形屈辱感”<br>    红卫兵梁晓声的自白<br>    对“文革”的两种抗议姿态<br>    见证的危机<br>    革命·历史·小说<br>    选本的权利与责任<br>    《浮躁》:当今中国的时代情绪<br>    莫言的两个语汇系统<br>    追赶时代的《钟鼓楼》<br>    韩少功《诱惑》的诱惑<br>    重读《活动变人形》<br>    众人争说《我的文学观》<br>    百年一觉文坛梦——读《施蛰存散文选集》<br>    幸福的“围城”——读杨绛《我们仨》<br>    “上海文学”与香港文学——兼谈“三城记小说系列”的缘起<br>    此地是他乡?<br>    1997年的香港短篇小说<br>    “后殖民小说”与“香港意识”<br>    “无爱”的新世纪?<br>    2000年香港文学一瞥<br>    简评李碧华的长篇《烟花三月》<br>    也读董桥<br>    白先勇的两种文字<br>    西西选大陆小说<br>    香港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br>    附录一 新时期的三种文学<br>    附录二 现代文学中的上海、北京与香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世纪大讲堂”第94期 2002年11月9日<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